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链为螺旋构象的聚苯乙炔衍生物,因具有良好的手性识别能力可应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目前,聚苯乙炔类手性固定相有涂敷型和键合型两种类型,这两类手性固定相中手性聚合物的负载量一般不超过20wt%,提高手性聚合物的负载量,有利于提高手性固定相的分离能力。杂化型手性固定相既可负载较多的手性聚合物,又有良好的溶剂耐受性而受到关注。本论文合成侧基带有脯氨酸三肽衍生物的螺旋聚苯乙炔共聚物,并制备螺旋聚苯乙炔/硅基杂化手性固定相。
通过Stober法合成了二氧化硅微球种子,利用种子生长法使二氧化硅微球种子继续生长,在种子生长过程中加入致孔剂,制备了粒径在5μm左右的多孔二氧化硅微球,并利用SEM、XRD、BET等一系列测试手段对二氧化硅微球的形貌以及孔径进行测试,探索反应条件对硅球形貌以及粒径的影响,优化了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条件,为制备螺旋聚苯乙炔/硅基杂化手性固定相奠定基础。
通过Sonagashira偶联反应、酯基水解以及酰胺化反应来合成带有脯氨酸三肽衍生物的苯乙炔单体N-(4-乙炔基苯基羰基)-L-脯氨酰脯氨酰脯氨酸甲酯(PAA-L-tPro-e);利用酰胺化反应合成了单体N-(4-乙炔基苯基羰基)-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PA-APTES),并通过1H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以Rh(nbd)BPh4为催化剂,以CHCl3为聚合反应溶剂,实现了单体PAA-L-tPro-e与PA-APTES的共聚,合成了共聚物CP-PAA-L-tPro-e。利用NMR、IR和拉曼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分析,表明所合成的共聚物主链呈顺式构型。通过CD光谱和旋光光谱对共聚物手性光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共聚物主链呈螺旋构象,并且溶剂和温度对聚合物主链的螺旋构象有明显影响。
在种子生长法制备多孔二氧化硅微球过程中引入共聚物CP-PAA-L-tPro-e,制备螺旋聚苯乙炔/硅基杂化手性固定相,通过SEM、BET、IR、TG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固定相为均匀规则的球形,粒径在6μm左右,且螺旋聚苯乙炔的含量达到了33wt%。该杂化手性固定相具有良好的手性识别能力及溶剂耐受性,研究了色谱流动相比例以及极性溶剂(CHCl3和THF)对螺旋聚苯乙炔/硅基杂化手性固定相手性识别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流动相比例正己烷/异丙醇/CHCl3为94/1/5时,对17号对映体(N1,N2-二苯基环己烷-1,2-二甲酰胺)的分离因子达到了3.43。
通过Stober法合成了二氧化硅微球种子,利用种子生长法使二氧化硅微球种子继续生长,在种子生长过程中加入致孔剂,制备了粒径在5μm左右的多孔二氧化硅微球,并利用SEM、XRD、BET等一系列测试手段对二氧化硅微球的形貌以及孔径进行测试,探索反应条件对硅球形貌以及粒径的影响,优化了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条件,为制备螺旋聚苯乙炔/硅基杂化手性固定相奠定基础。
通过Sonagashira偶联反应、酯基水解以及酰胺化反应来合成带有脯氨酸三肽衍生物的苯乙炔单体N-(4-乙炔基苯基羰基)-L-脯氨酰脯氨酰脯氨酸甲酯(PAA-L-tPro-e);利用酰胺化反应合成了单体N-(4-乙炔基苯基羰基)-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PA-APTES),并通过1H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以Rh(nbd)BPh4为催化剂,以CHCl3为聚合反应溶剂,实现了单体PAA-L-tPro-e与PA-APTES的共聚,合成了共聚物CP-PAA-L-tPro-e。利用NMR、IR和拉曼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分析,表明所合成的共聚物主链呈顺式构型。通过CD光谱和旋光光谱对共聚物手性光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共聚物主链呈螺旋构象,并且溶剂和温度对聚合物主链的螺旋构象有明显影响。
在种子生长法制备多孔二氧化硅微球过程中引入共聚物CP-PAA-L-tPro-e,制备螺旋聚苯乙炔/硅基杂化手性固定相,通过SEM、BET、IR、TG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固定相为均匀规则的球形,粒径在6μm左右,且螺旋聚苯乙炔的含量达到了33wt%。该杂化手性固定相具有良好的手性识别能力及溶剂耐受性,研究了色谱流动相比例以及极性溶剂(CHCl3和THF)对螺旋聚苯乙炔/硅基杂化手性固定相手性识别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流动相比例正己烷/异丙醇/CHCl3为94/1/5时,对17号对映体(N1,N2-二苯基环己烷-1,2-二甲酰胺)的分离因子达到了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