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里透出的寒凉与天空的蓝

来源 :滇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senhua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此时,我正在读着诗人李发荣的一组诗歌《生锈的时间止住海水》 。秋风从窗外阵阵吹过,银杏树小扇子一般的叶子已经变黄。天还尚未黑,虫鸣声已四起,穿着薄毛衫的脊背感到了风中的寒凉之意。而当视线穿过落地玻璃窗,落在不远处被楼房切割成多边形的天空中,一块透亮的蓝于四周灰色的云层中露出来,明亮,柔和、纯粹,仿佛寒凉和灰暗中的一朵火苗,给人以暖意和抚慰。
  秋风里透出的寒凉与天空的蓝。对,这正是李发荣这组诗歌带给我的感受。
  对于一个诗人来说,必须学会关注日常生活。从琐碎,繁杂的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意,提炼场景,将斑驳繁杂,光怪陆离的日常生活场景呈现为文字中的物象和诗人的心象。在不断的书写中形成自己诗歌的整体性和自我的精神向度。很显然,诗人李发荣深谙这个道理。日常性的书写贯穿于他的整組诗歌当中。我注意到这组诗歌中甚至有一首诗的题目就叫 《日常》。无论是《虚拟病历》中:病号1,病号2,病号3,病号4;还是《谒剃头匠》中:有秘而不宣的疼,只对镜中人开放,一个人的时候,他就与影子搏斗,把风暴唤回内心的祖父;《历险记》中:他拆开一个又一个纸箱,把恐惧折叠,再折叠,某种暗藏的力量在一面镜中迫使他成为父亲,迫使他缩回伸出的手的他;《咏叹调》里的兄弟:在银行的台阶上我的兄弟就这样披头散发,肆无惮忌地睡着,阳光正好照在他光着的脚上。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普遍的小人物。他们让我想起周星驰电影中的小人物,所不同的是,周星驰的电影通过无厘头的搞笑,自嘲,自黑,展现小人物在逼仄生存环境中的无奈与挣扎。诗人李发荣则通过大量日常场景构建的细节通道,沿着这条通道呈现人在具体生存环境中内心的撕裂与隐忍,生与死的茫然,对抗与和解。诗人悲悯的光也沿着这条通道照在了他们身上。
  生活场景和细节的大量呈现,铺垫是李发荣诗歌中的一个明显特点。在《虚拟病历中》 :
  月亮挂在两棵香樟树间,南北,流水不息
  急症室,重症监护室,骨科,肝胆内科,1号手术间
  处方笺若干,CT片若干,通行证若干,叛徒若干
  这些平行并置的大量名词,呈现出了一个流水线操作,拥挤、忙碌、充满病痛和无奈的医院场景。在这里有肉体和精神都不得不去面对的折磨和煎熬,有生和死的博弈。而医院从来就是一个充满悖论的地方。这必将走向死的生,一次次和死去搏,而最终,那些和命运有关的大多偏向了命。
  《谒剃头匠》中:蜂窝煤,推剪、缺齿的梳子、大儿子结婚时用的红脸盆、店门口的长凳、右上角裂了一条缝的镜子、透明胶带、一分为二的脸。一个早已被装修时髦,店面大气,发型时尚的新潮美发店逼到破街上的旧式理发店。光临它的主顾也都是一些行将入土的老朽。无论是店面还是顾客,都充满了颓旧的死亡气息和哀伤。
  《夜色降临》写“她”的动作:她踮起脚尖,伸手,仿佛要掰下远处的一棒玉米。她搓,一只手扶门,一只手搓,上下搓,左右搓,严丝合缝,一步一个手印的搓。这样的细节呈现如同电影中的慢镜头,由远及近,一点一点拉近,然后再来一个特写。
  大量的细节呈现让李发荣的诗歌细致,实在。但是,在诗歌写作中,实和虚是需要诗人仔细思量,谨慎处理的问题。当然,我说的虚,不是故弄玄虚的虚,而是对现实场景的提炼,转换。这犹如达利《永恒的记忆》里的时钟,犹如毕加索画牛。诗歌毕竟不是散文或者小说,过于实在的细节呈现有可能破坏原本存在的诗意,丢掉有可能出现的最具诗意的语言,从而使诗歌缺乏空灵之气。诗歌若无空灵之气,就如没有翅膀,飞不起来。当然,诗歌是一门手艺活,虚虚实实的处理,只有在不停的写作中思索,实践,段位才会不断提升。
  在《生锈的时间止住海水》这组诗中,我注意到诗人在很多首诗中都写到了“死亡”。甚至可以说死亡的暗影一直飘荡在整组诗中。生于八八年的李发荣还很年轻,却何以会在诗中不停地写到死亡呢?我想这也许跟诗人的经历、阅读、思索、对生命的关怀以及对生命存在终极意义的追问有关。
  我不知道诗人李发荣是否有过跟我相似的经历。多年前,当躺在云大医院十三楼病床上的我从窗口看出去,远处的街道熙攘热闹,一地阳光,一片活泼泼的生的召唤。当隔壁床接受化疗的老人的头发飞落到我的手臂上,瞬间惊起了我手臂上的汗毛和疙瘩。就是在这样的时候,活着、死亡、生存的意义,这些语词像闪电一样划过并在瞬间照亮我多年来一直懵懵懂懂,一片漆黑的大脑。在后来的日子中,不得不一次次面对亲朋的离去,不得不一次次加入送葬的队伍,看着铁揪,锄头挖出新鲜潮湿的泥土,再看着泥土被重新填上,垒上石头,垒起黑暗。在宁静冷寂的空气中,我感到死亡在施洗着每一个在场的人。经历过这样一次次的施洗,我惊异地发现,我内在的生命竟获得了某种柔软而慈悲的成长。
  在这组始终飘荡着死亡暗影的诗作中,诗人李发荣以凝视者,见证者、介入者的姿态把死亡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以不同方式带给自己的内心体验呈现在我们眼前。在 《日常》中:“油盐于器,药渣反复煎熬,割腕自杀的女人和服毒自杀的女人是同一个女人,须断肠,救护车呼啸而过,我们谈论更多的是露从何夜白。”在这样束手无策和悲哀的时候,对生命怜悯关怀的光芒也正悄然打开。
  《捕鸣蝉》里,则透出生死两茫茫的无奈。“他们竖起墓碑,白天沉默,夜晚,借腹部的发声器不断喊一个人的名字,献给月亮的银酒杯,穿过栗树林的光,温暖而锋利,寂静无人认领。”读这首诗,我突然就想起苏轼所写: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死亡的利刃高悬于众生的头颅之上,在死亡面前,我们终将学会放下。在《复原》这首诗中:“在化尸炉前,请取出愁和恨的铁,在鬼门关前依次排序,交出一个时代的序列。”死亡带给我们无奈和悲伤,但也正是死亡的存在,才让我们学会放下,懂得珍惜。从这个层面来说,生是好的,死也是好的。所以在电影《特洛伊》中,阿喀琉斯说:“神在暗地里羡慕我们,因为我们会死,而神不会死。”   在读《生锈的时间止住海水》这组诗时,虽然死亡的气息一直漂浮于字里行间,它让我感到了寒凉和悲伤,但却没有让我感到绝望。因为这组诗歌的底色是暖的。诗人李发荣从死中参悟了生,知道生的不易,生的可贵。并由此蕴积了对世间万物的悲悯和关怀,把悲悯和关怀的光照到了那些卑微的生命之上。
  除了对死亡的书写,李发荣的诗也有《即景》《春日》这样轻松温柔的诗歌。《即景》:
  鸟笼挂树干,深色的幕布卷起一角
  里面关押着三年前的画眉。树下走过的人
  吹起口哨,鸟声来自不远处的翠柏
  也可能来自某棵万年青。暖阳下
  踢皮球的母孙二人,满地的枯草和红土
  是他们的影子
  口哨,鸟鸣、暖阳、踢皮球的母孙二人、满地的枯草和红土是它们的影子。声音,光阴的交加,勾画出一幅光影交叠,生动活泼的画面。这首诗并没有表达什么实际的意义,然而诗意也许就在这样的无意义中。
  《春日》中,诗人写道:
  我们努力辨认那些亚热带花卉和植物
  红花機木。吊兰。火棘。杜鹃。鹅掌柴
  辨認它们的学名别称,界门纲目和生长习性
  我们努力辨认它们:满天星。含笑。金樱子
  像一个初为人父的父亲需要摁住内心
  狂乱的心跳。你看,孩子们在花丛中
  雨水,在需要它的地方
  落下
  一个男人隐藏在内心里的温情,活泼泼地跳动出来。时光流水一样逝去,让我们的身体里长出一圈圈年轮。然而诗人,因为怀揣诗歌,没有在坚硬的生活面前变得心冷如铁,没有变得八面玲珑,而是慢慢变得温柔,迟钝。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秋风依旧阵阵从窗外吹过,它必将把这棵银杏树金黄的叶子全部吹落;必将把草木吹得萧瑟干枯;必将把大地吹得荒凉苍白。但天空那一块蓝依旧在,它多像一小块令人安心的湖,多像诗人跳动在文字下的温暖脉搏,在静静地带给我们抚慰。
  我们已怀揣诗歌在路上。当然,对于云南的年轻诗人来说,如何找到自己诗歌表现的路径和风格,是我们应该去思考、去尝试,去实践的一件事情。只有思考、尝试、突破,才有可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诗歌之路。
  本栏责任编辑  胡兴尚
其他文献
泵站出水塔是一种塔式出水结构,主要作用是连接渡槽和上游泵站压力管道,具有纵向刚度大、整体稳定性强等结构特点,导致其能够长时间稳定工作,且服役年限长,因而在大型的电力提灌工程中应用广泛。尽管其整体稳定性强,但在地震灾害发生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局部构件损伤,从而影响出水塔结构的正常运行,甚至出现整体破坏,引发经济、民生等灾难性问题。此外,我国早期的抗震设计标准具有其时限性,在该标准下修建的泵站出水塔结
刘擎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政治学系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思想史、政治哲学、世界政治与当代政治思潮。著作包括《声东击西》《悬而未决的时刻》《中国有多特殊》《纷争的年代》等,新书《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目前正在发售。  Yi:YiMagazine  L:劉擎01  Yi:年轻人的口头禅里有一个“我emo了”“我颓了”,或者“躺平”,一方面这只是随口说说,当作情绪的缓释,但其实没有可能彻底躺
期刊
快步走上咖啡厅的台阶,棕红边框的透明门两边是拼贴的彩色玻璃窗,十二月的风夹杂着冷雨,让人不由自主缩着脖子,头顶是浓雾一般的云,灰色而黏稠,几乎将整片天空遮蔽起来,好不容易看到可以吃饭的地方,我推开门径直走了进去。  店里只有我一个客人,不过暖气开得挺足,温暖瞬间包围着身体,全身的细胞仿佛都被熨帖了一遍,随便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我搓着被冻僵的手,叫来服务员点单。  为了应聘一家传媒公司的记者岗位,
期刊
光催化还原被认为是高效、友好地去除硝酸盐氮最有应用前景的技术之一。铌酸锂(LiNbO3)作为一种非线性光学材料,已被证明对硝酸盐氮的具有良好的光催化还原作用。这是由于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扭曲的钙钛矿结构赋予它独特的物理性能;(2)其足够负的导带电位会带来具有很强还原性的光生电子;(3)由于自发极化的特性,电子-空穴对不容易重新结合。鉴于这些特点,它是用于高效光催化还原水中硝酸盐氮的合适的光催化剂。然而,LiNbO3仍然具有较高的氧化电位、较宽的带隙、偏向紫外区域的光吸收边缘和较少的光生电子以还原硝酸
多孔碳材料因为在比表面积、孔体积、导电性和导热性等方面的优势,在水的净化、气体分离、双电层电容器、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气体储存和吸附剂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采用熔盐电解法和熔盐氧化法制备多孔碳材料,并测试了其电化学性能。
  通过对比查阅的理论沉积电位和实验验证分析了Li2CO3-Na2CO3作为电解质的可行性。在600℃下,通过循环伏安法、方波伏安法和计时电位法探究钨丝为工作电极的阴极上CO32-还原为碳的过程。通过不同扫速的循环伏安法和方波伏安法探究CO32-在熔盐体系的扩散系数并通过
起初看到“河畔草”的名字,最先映入我脑海的是汉代的两首诗,一是乐府《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另一首是《古诗十九首》之第二首《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我不知道作为诗人的“河畔草”是不是突然被其中的一首吸引了,然后悄悄藏起了“河畔草”三个字作为自己的笔名,时至今日仍在默默呵护。我为什么会有这样大胆的想法,因为在读
期刊
天边一颗星  离开饭桌,走出店门  天已经黑了。天黑了真好  在夜色中,一路扔掉瓷娃娃们的笑  扔掉爬满身上的眼珠  風吹来,有点冷,但很舒服  它干干净净地拂过我的脸颊  把那些残余在脸上的目光,耳旁的话吹掉  一个人,朝着西边天空升起的那颗星走  整个天空中,它最亮  我也见过它许多次,却不知它的名字  只是觉得,不停地朝着它走  我就越来越像个初生的婴儿  生日  红酒只剩下半杯  杯口留下
期刊
随着对可再生和可持续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发展新型的能源储存装置已经成为当下的热点研究方向。超级电容器具有循环寿命长、功率密度高等特点,但其较低的能量密度仍不能满足商业化的需求,故而寻找优异的具有高能量密度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已经引起众多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钒的储量丰富,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同时钒基材料存在配位多面体以及多变的价态,可使其具有开放式的结构方便离子的嵌入及脱出,是一种十分有前景的电极材料。本论文主要以钒基金属氧/氮化物为出发点,研究其电化学性能,并将其在水系电解液中组装非对称超级电容器。论文主
近年来,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各种应用于该方向的新型材料也陆续被科研工作者研发出来,尤其是集诊断和治疗于一体的多功能纳米材料。众所周知,金属纳米材料因为拥有特殊的理化性质:稳定性好、荧光寿命长、光吸收范围宽、生物毒性低等优点而受到各方科学工作者的重视。其中,使用硫醇保护金属核能形成稳定的金属纳米材料具有稳定性好、易分散、粒径小、光吸收范围宽等优点,可以适用于近红外(NIR)区域的光热治疗(PTT)和光动力治疗(PDT)。而且,这种纳米粒子金属核的结构对其发光、催化和稳定性等性能都有重要影响
煤、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将水在太阳光下进行分解制氢是一种可再生策略,它不仅能够替代传统能源,还能够避免燃料燃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目前,二氧化钛(TiO2)和MXene作为光解水催化材料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提高这两种材料的性能成了科研的热点主题。二氧化钛由于禁带宽度的限制,不能很好发挥其催化性能,于是降低材料的禁带宽度被认为是直接改善材料全光谱催化性能的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之一。MXene的稳定性缺陷也限制了其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C3N4修饰改性后的纳米光催化剂具有明显缩小的禁带宽度,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