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修复水凝胶电解质的研究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上的应用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stem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的进步在加速便携式/可穿戴电子设备快速发展的同时给其储能器件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在实际应用中,各种不可避免的意外情况会给电子设备和其储能器件造成巨大破坏。将超级电容器与具备在受到损伤后自动修复自身损伤特性的自修复水凝胶结合起来,制备出具有自修复功能的超级电容器,将会成为未来储能器件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因此,本论文通过开发简单新颖的方法制备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水凝胶电解质,并将其应用在超级电容器上,从而制备具有自修复功能的超级电容器。
  基于传统超级电容器固态电解质PVA进行改性研究,通过琼脂糖和硼砂增强材料性能,制备出坚韧的PVA10wt%/AG/Borax-NaCl0.1M自修复水凝胶电解质。通过表征分析得知,该水凝胶电解质的自修复功能由以硼酸酯键为交联核心的PVA化学交联网络提供。该电解质具有38.2kPa的断裂应力,36.7mScm-1的离子电导率和81.6%的基于断裂应力的自修复效率。基于PVA10wt%/AG/Borax-NaCl0.1M自修复电解质组装的超级电容器,在电流密度为1Ag-1的情况下,获得了46.9Fg-1的比电容;在400Wkg-1时,能量密度可以达到23.4Whkg-1;在1Ag-1的电流密度下进行10000次恒电流充放电循环后,比电容保持率为71.6%。另外,该自修复超级电容器在弯曲90°的情况下,比电容为46.8Fg-1;经过破坏-修复后能保持96.6%的比电容。
  受聚丙烯酸树脂高粘性、高吸水性的启发,我们将丙烯酸和乙二醇共聚,制备出具有自修复功能的PAA-g-EG水凝胶,其自修复功能主要靠氢键、分子链流动和酯键断裂-形成三者共同作用。该水凝胶的溶胀比最高可达119.7%;以KOH溶液为导电剂,制备出PAA-g-EG50%/KOH自修复水凝胶电解质。该电解质的断裂应力为253.2kPa,离子电导率为16.7mScm-1,基于断裂应力的自修复效率为89.1%。将PAA-g-EG50%/KOH自修复水凝胶电解质与活性炭组装后,在1Ag-1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为67.1Fg-1;经过40次破坏-修复后,比电容能保持68.2%;其能量密度最高可达21.3Whkg-1;且经过40次破坏-修复循环后能量密度依旧能达到12.4Whkg-1。在4Ag-1的电流密度下对该超级电容器进行了10000次充放电循环,得到的比电容保持率为65.7%。
  通过对PAA-g-EG50%/KOH自修复水凝胶电解质进行改进,将丙烯酸与腐殖酸共聚,制备出具有自修复功能的高强度PAA-g-HA0.25%/KOH水凝胶电解质。该电解质表现出3.2MPa的断裂应力,71.7mScm-1的离子电导率和96.9%的基于断裂应力的自修复效率。通过分析其组成成分,我们推测该水凝胶的自修复功能主要靠氢键、分子链流动和酯键断裂-形成三者共同作用。将PAA-g-EG50%/KOH自修复水凝胶电解质与还原氧化石墨烯进行自修复超级电容器的组装,经过电化学性能的测试得知,在0.5Ag-1的电流密度下,其比电容为62.2Fg-1;将该超级电容器进行50次的弯曲后,其比电容为60.5Fg-1;在经过破坏-修复后依旧能保持90.8%的比电容;另外该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最高可以达到16.9Whkg-1。
其他文献
随着对可再生和可持续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发展新型的能源储存装置已经成为当下的热点研究方向。超级电容器具有循环寿命长、功率密度高等特点,但其较低的能量密度仍不能满足商业化的需求,故而寻找优异的具有高能量密度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已经引起众多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钒的储量丰富,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同时钒基材料存在配位多面体以及多变的价态,可使其具有开放式的结构方便离子的嵌入及脱出,是一种十分有前景的电极材料。本论文主要以钒基金属氧/氮化物为出发点,研究其电化学性能,并将其在水系电解液中组装非对称超级电容器。论文主
近年来,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各种应用于该方向的新型材料也陆续被科研工作者研发出来,尤其是集诊断和治疗于一体的多功能纳米材料。众所周知,金属纳米材料因为拥有特殊的理化性质:稳定性好、荧光寿命长、光吸收范围宽、生物毒性低等优点而受到各方科学工作者的重视。其中,使用硫醇保护金属核能形成稳定的金属纳米材料具有稳定性好、易分散、粒径小、光吸收范围宽等优点,可以适用于近红外(NIR)区域的光热治疗(PTT)和光动力治疗(PDT)。而且,这种纳米粒子金属核的结构对其发光、催化和稳定性等性能都有重要影响
煤、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将水在太阳光下进行分解制氢是一种可再生策略,它不仅能够替代传统能源,还能够避免燃料燃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目前,二氧化钛(TiO2)和MXene作为光解水催化材料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提高这两种材料的性能成了科研的热点主题。二氧化钛由于禁带宽度的限制,不能很好发挥其催化性能,于是降低材料的禁带宽度被认为是直接改善材料全光谱催化性能的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之一。MXene的稳定性缺陷也限制了其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C3N4修饰改性后的纳米光催化剂具有明显缩小的禁带宽度,具
此时,我正在读着诗人李发荣的一组诗歌《生锈的时间止住海水》。秋风从窗外阵阵吹过,银杏树小扇子一般的叶子已经变黄。天还尚未黑,虫鸣声已四起,穿着薄毛衫的脊背感到了风中的寒凉之意。而当视线穿过落地玻璃窗,落在不远处被楼房切割成多边形的天空中,一块透亮的蓝于四周灰色的云层中露出来,明亮,柔和、纯粹,仿佛寒凉和灰暗中的一朵火苗,给人以暖意和抚慰。  秋风里透出的寒凉与天空的蓝。对,这正是李发荣这组诗歌带给
期刊
深夜,正在熟睡中的他被一阵猛烈的咳嗽声惊醒了。他睡意朦胧地翻过身来,伸出手娴熟地拍拍她的心口。触手处,是一块温热、柔软的无纺布。于是,他口齿不清地问:“打上补丁啦?”  又一阵凶猛的咳嗽声过去后,她虚弱无力地回答说:“打上了。”说完,她就翻过身去,蜷曲着身子,把微微躬起的背拱到他的胸前。他伸出手去揽住了她。被搅动的被窝里蹿出一股熟悉的气息,有点温暖,有点湿润,又有点……浑浊。他喜欢这种气味。这气味
期刊
核电在低碳经济发展中拥有明显的优势,随着核能的广泛应用,放射性废料以越来越快的速度积累。锆基合金包壳材料作为核反应堆安全稳定运行的第二道安全屏障,在核废料中占据很大比重。为了回收Zr金属,降低地质处置库的体积,必须将Zr与其他裂片元素分离。目前,在先进核燃料循环中,熔盐电解技术被认为是很有优势的核废料后处理技术之一。因此,本工作是以Zr和Sr为研究对象,在LiCl-KCl-K2ZrF6(1.03×10-4mol/cm3)-SrCl2(0.097mol/cm3)熔盐体系中利用液态Zn阴极将金属Zr与裂片元素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作为催化剂,将有机质进行氧化进而产生电能的装置。由MFC衍生的海底微生物燃料电池(Benthic Microbiol Fuel Cell,BMFC)可利用海底中的丰富有机质,在海底无人的环境中对微型用电设备供电。阳极作为微生物生长繁殖及产电的场所,为MFC最重要的部分,因此选择适合的阳极材料对提高MFC的整体产电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利用水热法成功制备出金属有机框架MIL-53(Fe),并利用MIL-53
污损释放型防污涂层(FRCs)利用其低表面能及低模量使污损海生物在涂层表面难以附着或附着力很弱,即使发生一些生物污损,也可通过船舶行驶的水流冲刷作用而去除掉,实现“自清洁”,是长效环保防污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污损释放型防污涂层基体树脂大多以有机硅为主,有机硅树脂因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具有耐老化、低表面能、低弹性模量等优异性能,同时也存在着机械性能不理想,与防腐底漆附着力低等短板。本文利用聚氨酯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附着力特性,通过聚氨酯对有机硅进行改性,以改善有机硅机涂料树脂的机械强度,同时保留有机硅树脂的低
为解决能源需求和环境问题,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等新能源技术应运而生。尽管超级电容器具有较高功率密度和使用寿命,但能量密度低,仍不能满足商业需求,因此,对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的研究依然任重道远。碳材料是超级电容器的常用负极材料,比容量较低,本论文选用高比容量的赝电容负极材料为出发点,将其与高导电性MXene复合,进而组装非对称超级电容器(ASC),然后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Fe2O3纳米颗粒,然后通过简单的物理混合制备了以MXene为导电基底的Fe2O3/MXene复合材
石泉村的秋天是从霜降开始的。霜降前后,早晚温差逐渐拉大。夜里外出得披着长袖薄衫,早上从草木间走过,露水会打湿人的裤管。太阳每天都兢兢业业的准时上岗,抽走天地间多余的水分。到了午后,空气越发炽热轻盈,蓝天顶着几朵纯白的云,懒洋洋地向上升高。任何人都同意,这确实是一个好秋天。尤其是那些家里种了沙田柚的人,每天早上出门,第一件事就是手搭凉棚,看看天空,赞叹道:  “天色真好!”  这时候的沙田柚已经用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