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M卫星降水产品空间降尺度方法及干旱监测应用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GLE1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降水是地球水循环的重要过程,与水文、气象等过程密切相关,降水研究对于气候变化、水文循环、干旱监测等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的降水产品对水文过程模拟、水文循环、干旱监测等研究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传统的雨量站点分布稀疏且不均匀,难以提供足量且准确的降水数据。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进步,遥感降水产品的获取速度、数据覆盖范围不断提升,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新一代GPM卫星降水产品拥有更高的时空分辨率和更大的覆盖范围,在水文过程模拟、干旱监测等研究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是,GPM卫星降水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空间分辨率略粗糙的问题。因此,进行GPM卫星降水产品的空间降尺度研究,并利用降尺度获得的高空间分辨率的降水产品进行干旱监测等实际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论文以黄淮海平原为研究区,通过GPM、MODIS等多源遥感数据和站点实测雨量数据,针对GPM卫星降水产品空间分辨率过低、传统干旱监测指数干旱监测精度不足的问题,开展黄淮海平原地区GPM卫星降水产品空间降尺度及干旱监测研究。论文首先对GPM卫星降水数据的适用性进行了定量评价;然后,利用NDVI、LST等协变量因子,研制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GPM年-月尺度降水数据的空间降尺度模型,将数据降尺度到1KM;最后,充分利用降尺度得到的1KM月降水量数据,构造新的综合干旱监测指数(Comprehensive DroughtIndex,CDI),为黄淮海平原地区干旱的预测和防治提供数据支撑。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论如下:(1)GPM卫星降水产品在黄淮海平原的适用性研究。通过分析GPM年月降水量与站点实测降水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新一代GPM卫星降水产品在黄淮海平原地区的适用性和单站点的精度,并与TRMM降水产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GPM产品在年、月、季尺度上,均表现出与站点实测降水量之间更高的相关性与一致性;其中,在季、月尺度上虽然优势不大,但在降水量较小的1月份,显著优于TRMM数据。GPM产品的单站点精度同样略优于TRMM数据;其中,53.1%的站点表现出与实测站点数据更高的相关性与一致性。GPM降水产品在黄淮海平原地区具有较高的适用性。(2)GPM年降水量空间降尺度模型研究。通过分析协变量因子与GPM年降水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有效的因子筛选,构建了一套基于随机森林算法(RF)的年降水量空间降尺度模型,并与传统的单因子回归模型(UR)、多因子回归模型(MR)进行对比。结果显示,UR、MR、RF三种年降水量降尺度模型的R2分别为0.7195、0.7221、0.8953;RF能够克服传统UR、MR回归模型的缺陷,对协变量因子之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不敏感且不易产生过拟合现象,能够更精确地获得黄淮海平原地区的1KM年降水量数据。(3)GPM月降水量空间降尺度模型研究。在GPM年降水量降尺度的基础上,进行年降水量降尺度方法的月尺度拓展,构造年尺度因子分解法和月尺度RF模型降尺度法,并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降尺度结果。结果表明,两个模型的降尺度结果与站点实测月降水量基本吻合,但均存在一定的高估现象;月尺度RF模型法的高估现象更为严重,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条带状分布,且在丰水期(5-8月)的降尺度精度低于年尺度因子分解法。整体上,年尺度因子分解法的降尺度精度优于月尺度RF模型降尺度法。(4)基于GPM月降水量降尺度产品的综合干旱监测指数构建。在降尺度获得的1KM月降水数据的基础上,综合VCI、TCI等传统干旱监测指数,构造新的干旱监测指数CDI,并与传统的VCI、TCI、VHI进行对比。结果表明,CDI与土壤水分数据拥有更高的相关性,具有更高的干旱监测精度。监测结果显示,黄淮海平原春末夏初及秋末较易发生干旱;且春旱严重,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极为不利。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神经网络在诸如物体识别,目标检测和语义分割之类的任务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通常来说,具有良好性能的模型所拥有的参数数量往往非常大,而且在应用时有较高的内
在机械传动领域中,齿轮传动是其非常重要的一种传动形式,齿轮的传动系统一般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长时间高强度的承受着大扭转力,齿轮系统可能会出现一些点蚀、磨损或者出现裂纹等故障;二是系统的复杂性,由于机器的不同,牵引电机、齿轮箱等都有差异,因此齿轮系统的结构也是复杂多样;三是由于非线性因素的影响,使得模型的建立和分析有难度,这样使得齿轮传动系统的模型更加复杂。因此,对齿轮系统进行深入的动力学研究有着重
随着气候变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加快新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已成为普遍共识和一致行动。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新能源的发展,目前新能源装机容量已位居世界第一。光伏发电作为最具开发前景的新能源发电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由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受季节、天气、时刻、温度等因素影响,其出力具有波动性和随机性,且随着较高渗透率的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带来电压越限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分布式光伏的大规模消纳。
局部放电是造成高压电气设备最终发生绝缘击穿的重要原因。对局部放电进行在线监测,并及时排除可能发生的故障,对保障人民生活生产用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光纤传感技术
本研究采用具有低毒性、较大体表面积、良好生物相容性、粒径易于合成从30nm到1OOnm并且易于生物大分子结合特点的中空金纳米粒(Hollow gold nanospheres,HAuNs)作为主要材料;硫辛酸(Lipoic acid,TA)与具有质子海绵效应的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imine,PEI 2kDa)反应获得聚乙烯亚胺-硫辛酸(PEI-TA)再连接到HAuNs表面,从而构建了
近几年来,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MDs)由于其优异的机械、电学、光学和热学等物理性质而越来越引人关注。MoTe2是TMDs材料的一种,有着各向异性的晶体结构和高载流子迁移率,其吸收光谱范围能覆盖可见光和近红外区域,因此在电子学和光电子学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到目前为止,大面积合成高质量的MoTe2晶体的技术尚未成熟,这使得了 MoTe2始终难以应用到实际中去。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系统研究了 CV
随着工厂转型升级,工厂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打造智能化工厂成为许多生产企业发展的新战略。在工厂物流的智能化升级中,物流机器人是其重要一环。物流系统中,通常都是
随着光伏的大规模接入电网和需求响应的深入开展,光伏功率预测和需求侧资源的整合越来越重要。需求侧资源(用户、光伏)是需求响应实施的主要对象,这些资源的调度潜力大,但大
家用空调室外机是空调噪声的主要噪声源,空调室外机的噪声与其振动有着直接的关系。在空调出厂前,空调生产商根据空调室外机的振动对其进行故障检测。在生产线上,主要是依靠
伴随社会的全面发展,居民不但物质生活水平得以提高,消费观念和居住认知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微妙的调整,居民更加注重健康生活,对体育运动的消费需求相应增加,体育地产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