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视觉的物体识别定位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Mag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的生产线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用机械手段代替传统的人力已是趋势。对于机械手来说,确定操作对象的状态及位置是完成抓取任务的前提条件。在物体识别定位系统中,需要通过某种手段对待识别的对象进行检测和定位。为了准确对操作对象进行识别定位,引入机器视觉技术。本文以电机作为对象进行识别定位系统的研究,把待识别电机置于设定的检测空间内,由摄像头获取图像,通过计算机对图像中的电机进行识别,确定其摆放的状态并加以定位,最后结合摄像头内外部参数得出实际的坐标及角度。具体工作与结论如下:(1)以从摄像头获取的电机图像为对象,通过对包括图像灰度化、图像增强、图像二值化、图像边缘检测和图像区域填充在内的相关图像处理技术和算法进行分析与比较,选择了适合本系统的图像预处理方法。(2)由于矩特征对于图像的旋转、比例尺度、平移具有不变性,所以采用不变矩来描述目标区域的形状特征,进行特征提取。对经过图像预处理的电机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后,与模板图像的特征参数进行相似性度量完成识别任务,同时计算出电机在图像坐标系中的坐标及角度。(3)采用张正友标定法进行摄像头标定,建立摄像头模型,计算摄像头内部参数与外部参数。结合摄像头内外部参数,计算该电机在世界坐标系中的坐标及角度。(4)利用MATLAB软件完成了识别定位系统的开发,并利用GUI显示识别定位的结果。经实验得到该系统对电机图像的识别率为90%,x方向的平均绝对误差值为5.9711mm,y方向的平均绝对误差值为4.4537mm,角度的平均绝对误差值为12.56°,平均处理时间为11.4745s。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较准确地对物体进行定位识别。
其他文献
<正> 一子贡是孔子称赞的弟子一般人说,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司马迁的《史记》中《仲尼弟子列传》共列名七十七人,并说“受业身通者七十七,皆异能之士也。”司马迁认为
“弑父”主题在西方文学中源远流长。本文从叙述学、心理学、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了在父系文化的不同历史阶段、在不同性别的作家笔下,“弑父”主题的不同表现。指出西方父系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网络的普及固然对生活质量的提高带来了便利,但也造成了社会的两极分化:虚拟的社会和现实的社会,以及与此相对应的人的分化:虚
长江中下游是我国草、青、鲢、鳙四大家鱼的主要天然产地,是四大家鱼繁殖产卵的场所,具有特定自然环境的江段能促使亲鱼鱼群产卵受精活动的完成。三峡工程建成后由于库区泥沙
<正>一、教学目标1、了解奥楚蔑洛夫前后六次的变色经过,研究"军大衣"细节描写,认识奥楚蔑洛夫这个"变色龙"形象。2、通过对社会环境的分析,理解奥楚蔑洛夫反复变色的原因,进
<正>《诗经·卫风·氓》中的女主人公一直被人们所乐道,很多人认为她的悲剧是由自身软弱的性格造成的。但仔细分析一下,就其性格而言,
清初关中遗民诗群主要由以王弘撰、孙枝蔚、李柏等人为代表的士人阶层和以青门七子及其子弟为代表的故明宗室成员构成。由于受地域文化 ,尤其是受世代相承的关学的影响 ,这个
乡村新教师作为乡村师资队伍的新生力量,他们的生存现状直接影响着其生活和工作,与其之后的职业发展以及乡村师资队伍的稳定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研究选取乡村新教师作为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是我国高等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种特殊模式,对该培养模式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研究还极少。本研究尝试通过对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一系列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