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伦理中虚拟与现实的冲突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91393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网络的普及固然对生活质量的提高带来了便利,但也造成了社会的两极分化:虚拟的社会和现实的社会,以及与此相对应的人的分化:虚拟的人和现实的人。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开放性,在现实中循规蹈矩的人,到了网络虚拟社会中却把人性的灰暗面暴露无疑,如在网络游戏中肆意杀人、偷窃等。由此滋生了诸多道德问题和困惑:现实的“我”和虚拟的“我”何者更接近真实的自我?现实中的伦理道德是否适用于网络虚拟社会?如何治理虚拟社会中的道德失范问题?等等,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往关于网络伦理的研究只是就事论事,完全忽略了网络中的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显著的外在差异和内在联系,而这恰恰是网络伦理建设的关键,忽视了这点必然妨碍网络伦理的有效性。因此,本文从伦理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外在差异和内在联系,并指出混淆二者关系可能带来的理论和实践上的不良后果。网络伦理的建构实际上就是解决虚拟社会伦理和现实社会伦理的如何调适、转换和兼容的问题,而关键在于理清两者关系,寻找两者之间的契合点。本文试通过网络伦理的建构,解决人在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中面临的道德冲突,为虚拟社会的道德秩序的建立寻找有效途径,从而维护网络的安全和网络主体的合法权益。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应用有氧运动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现在却走到了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期。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5000美元大关,GDP总量在2011年达到了47.2亿万元,居世界第二位。中国
<正>目的:通过调查永久起搏器置入患者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需求,确立永久起搏器置入患者的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于2012-09至2012-10在某医院心律
会议
话语是影响受众、特别是学生思想与行为的主要因素,接受什么样的话语,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塑造什么样的人.学生工作中,我们也要重视话语权的作用.只有正确把握了话语权,才能
汪象旭创作的仙话小说《吕祖全传》,是明清小说中对黄粱梦故事进行全面创新的重要文学作品之一。他根据自身经历,在原有故事框架基础上,把整个故事内容情节做了全面的改编,用
高校是国家人才战略实施的重要平台,是国家科技、经济和文化进步的助力器,随着高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高校管理人员的作用也显得至关重要。高校管理人员是的服务对象是教师和
为了研究某一地区年降雨量的变化规律、特点,以及该地区的旱涝情况,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减少灾害带来的影响,降低损失,试图通过建立小波与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的方法预测年降
<正> 一子贡是孔子称赞的弟子一般人说,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司马迁的《史记》中《仲尼弟子列传》共列名七十七人,并说“受业身通者七十七,皆异能之士也。”司马迁认为
“弑父”主题在西方文学中源远流长。本文从叙述学、心理学、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了在父系文化的不同历史阶段、在不同性别的作家笔下,“弑父”主题的不同表现。指出西方父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