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背景代谢手术是目前治疗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T2D)最有效的治疗措施。近年来,研究证据表明除早期限制摄入以及体重下降等因素外,代谢术后胆汁酸可作为独立影响因子,参与调节糖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而肠道菌群与胆汁酸代谢存在广泛交叉作用。本研究分别从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对胆汁酸与肠道菌群变化进行探索。研究目的探讨代谢手术对肥胖型T2D疗效以及对胆汁酸的影响,并筛选可能参与手术改善T2D并发挥重要作用的肠道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代谢手术是目前治疗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T2D)最有效的治疗措施。近年来,研究证据表明除早期限制摄入以及体重下降等因素外,代谢术后胆汁酸可作为独立影响因子,参与调节糖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而肠道菌群与胆汁酸代谢存在广泛交叉作用。本研究分别从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对胆汁酸与肠道菌群变化进行探索。研究目的探讨代谢手术对肥胖型T2D疗效以及对胆汁酸的影响,并筛选可能参与手术改善T2D并发挥重要作用的肠道菌群。研究方法第一部分:临床研究回顾性分析226例接受腹腔镜胃旁路术(RYGB)与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SG)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析代谢手术对不同术式患者T2D的中期疗效以及循环胆汁酸变化。第二部分:动物实验建立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注射,诱导形成喂养型肥胖合并T2D大鼠模型,通过实施胃旁路术与袖状胃切除术,比较不同术式对T2D的作用效果及对胆汁酸的影响;通过对大鼠粪便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肠道菌群并筛选参与手术改善T2D并发挥重要作用的肠道菌群。研究结果第一部分:临床研究226例患者(女性121例),平均年龄43.8±13.6岁,平均T2D病程6.8±5.2年,中位随访时间为25(1~32)个月。其中RYGB手术180例,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1例,肠梗阻1例,吻合口水肿2例;SG手术48例,术后并发症残胃狭窄2例。术后血糖改善,代谢紊乱缓解,降糖降脂药物用量显著下降。代谢手术后循环胆汁酸显著增高,且与体重、BMI、皮下脂肪面积显著相关。RYGB治疗T2D疗效优于SG。第二部分:动物实验通过建立喂养型肥胖合并T2D大鼠模型并行代谢手术,大鼠模型总体成功率为51.4%。代谢手术后大鼠T2D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循环胆汁酸水平稳定提升,手术能改变大鼠肠道菌群构成与丰度。RYGB对改善体重、改善胰岛素耐受、下调血脂水平均优于SG;RYGB组术后循环胆汁酸增幅最为显著;RYGB组术后菌群在门、纲水平菌群组成接近正常对照大鼠。变形菌门肠杆菌目萨特氏菌属(Sutterella)在RYGB组含量显著升高,且与胆汁酸变化正相关。结论代谢手术能有效改善T2D及肥胖相关代谢紊乱,术后循环胆汁酸水平增高。RYGB较SG疗效显著,且大鼠肠道菌群成分更接近正常大鼠。代谢手术后大鼠胆汁酸变化与萨特氏菌属显著相关,萨特氏菌属可能是参与调节RYGB术后T2D改善的重要菌群。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TIG2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目的:研究TIG2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及预后意义,探讨TIG2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方法:收集98例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及其相对应癌旁组织。运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Western Blot以及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中TIG2的表达。统计分析TIG2的表达与9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各项临
背景及目的乳腺癌是全世界范围内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而其中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恶性程度最高,预后最差。本研究即通过对E2F家族成员在乳腺癌中表达水平的检测,筛选出了乳腺癌潜在相关基因E2F5,并通过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研究其与乳腺癌的相关性,进而通过体内、体外的一系列实验,揭示E2F5的在TNBC中的生物学功能,并进一步探讨
第一部分外周血B细胞及调节性B细胞与结肠癌的关系目的:分析调节性B细胞量与结肠癌临床分期的关系及对结肠癌复发的风险预测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分析结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D19+B细胞、CD19+IL-10+B细胞的数量,并分析了 CD19+IL-10+B细胞的数量与结肠癌临床资料的关系。通过随访24个月结肠癌临床复发情况,结合患者外周血CD19+IL-10+B细胞的数量,应用Kaplan-Me
膀胱癌(bladder cancer,BC)是一种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严重威胁人体健康。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对BC的认识愈加深入,对其致病机制及发生发展有了更深的理解,在治疗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BC的预后仍不理想,尤其是晚期患者,无法显著改善其生存情况,因此,深入研究BC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制,筛选特异性标志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价值。长链非
第一部分β2-AR及AKR1B1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目的研究精神因素相关信号分子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drenergic receptor,β2-AR)及醛固酮类还原酶1 B1(aldo-keto reductase family 1 member B1,AKR1B1)在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 adenocarcinoma,PDA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
背景: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一个通过肾脏病理形态学诊断的疾病,其病理特征性是肾小球毛细血管袢上皮侧大量免疫复合物沉积,肾小球基底膜破坏;它也是成人肾病综合征常见的原因之一,临床的主要特征为常表现为显著的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和高脂血症。目前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MN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高趋势,已经引起肾脏病医师的广泛的重视。MN按照致病原因可以分为2类,第一类为继
背景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急性、自限性的全身血管炎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中小动脉,尤其是冠状动脉,是成年后冠心病的高危因素。MicroRNAs(miRNAs)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调控着人类近三分之一基因的功能,参与了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和代谢等重要生物学过程。本研究首先通过川崎病患儿外周血标本单个核细胞中miRNA-223-3p(miR-223-3p)表达量的检测,
针对社会组织灾后救援派遣问题,分析社会组织掌握技能情况及灾区应急需求,提出基于社会组织力量的灾后救援派遣模型,以救援效益为优化目标,采用改进模拟退火算法对其求解。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救援派遣模型能够有效解决社会组织参与灾区救援派遣问题,同时也验证了改进算法的可行性。
第一部分 LOX-1在骨关节炎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目的:评价LOX-1和ox-LDL在骨关节炎患者中的水平变化,明确LOX-1和ox-LDL与骨关节炎患者功能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骨关节炎患者40例(n=40),采集软骨和滑液样本;同时从获得无OA史的对照个体40例,获得正常软骨和滑液。通过定量逆转录PCR评价LOX-1在骨关节炎患者中的表达水平。通过酶联
目的:为了验证复合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based nanocomposite,CPN)在椎体后凸成形术(kyphoplasty,KP)的临床应用潜力,首先建立骨质疏松羊椎体骨折模型、尸体椎体骨折模型和基于聚氨酯泡沫的标准模型,并利用上述模型对CPN的抗渗漏性能、椎体强化性能和弥散性能进行系统研究。方法:为了获得骨质疏松羊椎体,使用20%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