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完成财税体制改革是实现经济“新常态”发展的重要一环,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又是财税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根据“十二五”规划的要求,要在“十二五”期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营改增”。目前正在进行“营改增”试点的行业主要是房地产业、建筑业、金融业等,它们和国计民生密切相关,同时又因为行业特性复杂,改革难度较大,其中房地产业尤其具有代表性。本文写作中主要运用理论研究和实地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分析案例公司的情况,分析“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根据分析的情况,综合国际上的通行做法,给出相关建议与对策。首先介绍本文的整体框架,本文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阐述写作的背景和意义,评述国内外研究情况;第二部分是研究的理论基础,介绍了本文写作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是房地产业“营改增”情况概述,从行业现状、税制现状和改革进度几个方面介绍了房地产业“营改增”的情况;第四部分是房地产业“营改增”的国际借鉴,选取加拿大和德国作为代表国家,介绍两种不同的房地产增值税制度,分析对我国企业的启示;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五部分是通过案例J公司的数据资料,从税负变动、财务管理和税务管理三个方面分析“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第六部分则根据第五部分的分析,结合理论依据和国际借鉴,分别针对这三个方面的影响提出建议和对策。在本文的第一部分,阐述了本文写作的背景和意义,主要是分析此次改革对房地产企业的流转税税负和企业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方面的影响,冀图有所助益。本文第二部分主要是表述了笔者写作时依托的几个重要理论,简单介绍了理论的内涵和发展情况。在本文的第三部分,主要概述了我国房地产业“营改增”的当前情况,包括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房地产业营业税制度现状和“营改增”试点推广的情况。从宏观上分析我国将“营改增”改革推广到房地产业的经济环境、改革动因与推行时机。因涉及的信息较为宏观,主要采用文献法进行研究。在本文的第四部分,分别介绍了两种国际通行的房地产业增值税制度,选取了两个范例国家,并分析了我国房地产企业从中可借鉴之处。这一部分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文献法。本文的第五部分,引入本地房地产企业J公司的案例,具体研究“营改增”在微观层面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是本文最重要的主体部分。在研究过程中对案例公司进行了实地调研,和企业财务负责人进行了深度访谈,取得了一些实际一手资料,为了保护企业商业秘密均进行了处理。这一部分首先介绍了案例公司基本的经营和涉税情况;然后选取其两个近期项目数据,测算“营改增”对企业税负的影响,并得出初步结论;接下来是同实际的现状相结合进行分析,主要包括财务指标、会计核算、纳税管理几个方面。在本文的第六部分,根据之前背景阐述、实际案例和国际借鉴的结果,给房地产企业提出建议来应对改革。主要是同第三部分内容相呼应,从税负变动、财务管理、税务管理几个方面对房地产企业提出针对性建议。在应对税负变动方面,房地产企业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合理开展税收筹划、在内控体系中强化涉税控制和优化生产销售模式等,要高度重视对建安合同的评审、供应商的选取和子公司、项目部等的管理。在完善财务管理方面,房地产企业要做好会计核算培训、改进发票管理制度、提前做好内部试运行、适当调整企业机构设置、优化企业资金管理,财务人员必须熟悉会计核算的变化,正确计算各类财务指标,同时最好增设专门的税务部门;对资金应当集中管理,综合考虑各子公司项目部税负和现金流情况,防止出现资金浪费或现金流困难。在加强企业税务管理方面,房地产企业要做好与税务机关的良性沟通、做好涉税实务内部培训和税款的抵扣,充分利用税务机关的服务资源减少政策盲区,在改革伊始就培养财务人员适应新税制的能力,提高对发票获取与充分抵扣的重要性认识,为企业争取最大的利益。本文试图通过实证研究方法论证房地产业“营改增”的可行性,主要是为给完成财税体制改革是实现经济“新常态”发展的重要一环,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又是财税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根据“十二五”规划的要求,要在“十二五”期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营改增”。目前正在进行“营改增”试点的行业主要是房地产业、建筑业、金融业等,它们和国计民生密切相关,同时又因为行业特性复杂,改革难度较大,其中房地产业尤其具有代表性。本文写作中主要运用理论研究和实地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分析案例公司的情况,分析“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根据分析的情况,综合国际上的通行做法,给出相关建议与对策。首先介绍本文的整体框架,本文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阐述写作的背景和意义,评述国内外研究情况;第二部分是研究的理论基础,介绍了本文写作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是房地产业“营改增”情况概述,从行业现状、税制现状和改革进度几个方面介绍了房地产业“营改增”的情况;第四部分是房地产业“营改增”的国际借鉴,选取加拿大和德国作为代表国家,介绍两种不同的房地产增值税制度,分析对我国企业的启示;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五部分是通过案例J公司的数据资料,从税负变动、财务管理和税务管理三个方面分析“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第六部分则根据第五部分的分析,结合理论依据和国际借鉴,分别针对这三个方面的影响提出建议和对策。在本文的第一部分,阐述了本文写作的背景和意义,主要是分析此次改革对房地产企业的流转税税负和企业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方面的影响,冀图有所助益。本文第二部分主要是表述了笔者写作时依托的几个重要理论,简单介绍了理论的内涵和发展情况。在本文的第三部分,主要概述了我国房地产业“营改增”的当前情况,包括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房地产业营业税制度现状和“营改增”试点推广的情况。从宏观上分析我国将“营改增”改革推广到房地产业的经济环境、改革动因与推行时机。因涉及的信息较为宏观,主要采用文献法进行研究。在本文的第四部分,分别介绍了两种国际通行的房地产业增值税制度,选取了两个范例国家,并分析了我国房地产企业从中可借鉴之处。这一部分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文献法。本文的第五部分,引入本地房地产企业J公司的案例,具体研究“营改增”在微观层面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是本文最重要的主体部分。在研究过程中对案例公司进行了实地调研,和企业财务负责人进行了深度访谈,取得了一些实际一手资料,为了保护企业商业秘密均进行了处理。这一部分首先介绍了案例公司基本的经营和涉税情况;然后选取其两个近期项目数据,测算“营改增”对企业税负的影响,并得出初步结论;接下来是同实际的现状相结合进行分析,主要包括财务指标、会计核算、纳税管理几个方面。在本文的第六部分,根据之前背景阐述、实际案例和国际借鉴的结果,给房地产企业提出建议来应对改革。主要是同第三部分内容相呼应,从税负变动、财务管理、税务管理几个方面对房地产企业提出针对性建议。在应对税负变动方面,房地产企业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合理开展税收筹划、在内控体系中强化涉税控制和优化生产销售模式等,要高度重视对建安合同的评审、供应商的选取和子公司、项目部等的管理。在完善财务管理方面,房地产企业要做好会计核算培训、改进发票管理制度、提前做好内部试运行、适当调整企业机构设置、优化企业资金管理,财务人员必须熟悉会计核算的变化,正确计算各类财务指标,同时最好增设专门的税务部门;对资金应当集中管理,综合考虑各子公司项目部税负和现金流情况,防止出现资金浪费或现金流困难。在加强企业税务管理方面,房地产企业要做好与税务机关的良性沟通、做好涉税实务内部培训和税款的抵扣,充分利用税务机关的服务资源减少政策盲区,在改革伊始就培养财务人员适应新税制的能力,提高对发票获取与充分抵扣的重要性认识,为企业争取最大的利益。本文试图通过实证研究方法论证房地产业“营改增”的可行性,主要是为给房地产企业带来的减税效应,同时指出企业可能因此而面临的财务和涉税风险,希望在相关政策还未正式落实之前提供一定的预测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