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动力特性的海上溢油动态回收技术研究

来源 :常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m1230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油气资源的持续紧缺,石油对外依存度也逐渐攀升,海上石油运输量持续增长。海洋石油运输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石油及石油制品运输方式。油船靠泊码头进行接卸油作业和码头上输油管的操作不当,极易造成油品泄漏,油品一旦泄漏,将对海洋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一系列的巨大影响和不可挽回的损失。码头区域溢油具有泄漏规模小、受水文条件影响明显、对码头设施污损严重等特征。目前国内外采用的溢油回收器械多为处理开放水域大型海上溢油事故所用,在事故发生后通过回收船或其他动力设备载到事故海域对溢油进行回收,一般采用围油栏配合溢油回收装置的处理工艺。采用小型自航式海上溢油回收装置能够针对近岸油船溢油事故的特点,基于溢油预警信号对溢油进行自动定位,自动导航至目标海域对溢油进行回收,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构建浮码头模型和高桩梁板式码头模型,对不同环境条件下码头区域的溢油运动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溢油控制的重点区域,并提出了一种特别适用于码头区域溢油回收的小型自航式海上溢油回收装置,并对该装置样机的回收效率进行了实验测试和结果验证。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采用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对潮流场的连续性方程和动量方程进行了描述,同时引入了风应力方程,使数值模型更加完善;  2.分别针对浮码头和高桩梁板式码头的不同结构形式,构建了6种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溢油运动模型进行数模运算;  3.对数模运算结果进行了定性分析。通过模拟可知,发生在浮码头区域的溢油事故,溢油重点围控区域为码头侧部及码头内侧区域;对于发生在高桩梁板式码头区域的溢油,溢油重点围控区域为码头内侧、梁板下部和码头两侧靠近岸线处;  4.提出一种采用码头溢油预警系统配合溢油回装置进行码头区域溢油回收的动态溢油回收技术,并设计出了一种特别适用于此区域内溢油回收的小型自航式海上溢油回收装置;  5.对回收装置样机的回收效率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回收装置可用于复杂环境条件下的溢油回收,平均回收效率达91.9%。
其他文献
胜利油田中部和深部地层常常钻遇泥页岩地层、膏盐层甚至是盐膏泥混层,由于地层造浆、垮塌和电解质污染,使钻井液的流变性恶化,给现场维护和调控带来极大困难。前几年的钻井
抽油机井举升方式是目前油田应用最广泛的机械采油方式。为保持抽油机井举升系统高效节能工作,随着开发的深入,必须针对油藏产能、生产水平、地面地下等生产参数的变化,对生
螺杆钻具作为一种重要的新型井下动力钻具,在油气钻井、地质勘探和地下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应用于油气钻井中的定向、造斜、扭方位、侧钻及套管开窗等作业,对于确保各
车镇凹陷陡坡带沙三、沙四段砂砾岩扇体发育,但目前对砂砾岩体横向展布范围及砂砾岩体边界的划分尚不清楚,储层物性难以预测。首先,利用相干分析技术开展砂砾岩扇体沉积相的划分
矿用铲运机是一种重要的工程机械,是矿山无轨运输设备的一种,主要应用于井下煤炭的短壁开采工作面。转向系统是铲运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性能直接决定着铲运机的工作性
随着西部地区地震勘探程度的提高,资料处理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西部大部分地区地表条件比较复杂,地震波传播理论及其成像技术的研究在地震资料处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充分运用地质、测井以及室内分析化验资料,将测井沉积学、石油地质学和计算机技术与传统的古生物学、沉积学等理论相结合,按照从宏观一微观、从单井一多井一区域目的层的研
随着各油田的开采逐渐进入中、后期,低渗透油藏的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低渗储层孔喉细小,经典的达西定律不能够准确表达流体在低渗储层中的渗流规律,所以进一步研究低渗
变速器是叉车动力传动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件,中小吨位叉车多采用有级式变速器,这种变速器不能对传动比实现无级调节,不能保证发动机始终工作在最佳动力性或最佳经济性区域内。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Hydro-mechanical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简称HMCVT,又称双流传动变速器)是一种新型动力传动装置,该变速器将液压功率流与机械功率流并联,充分利用了液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