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S联合PSE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并脾亢的临床研究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zhenzs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对脾功能亢进的影响及TIPS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并脾亢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1、回顾收集2014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合并脾功能亢进行TIPS术患者377例,筛选资料完整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165例,根据脾亢程度分A组(轻度)63例、B组(中度)54例及C组(重度)48例,收集术后7天、1月、6月、1年白细胞(WBC)、红细胞(RBC)及血小板(PLT)数值,观察TIPS对不同程度脾功能亢进的影响;2、收集同时段重度脾功能亢进者54例,根据是否行PSE分为TIPS联合PSE(I组)28例及TIPS(Ⅱ组)26例,分析比较两组术后近远期血常规、肝功能、免疫指标、支架通畅性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1、TIPS术后A、B、C组各时段血象变化A组:患者WBC及PLT于TIPS术后1月内各时段数值较术前存在短暂上升趋势,并于1月时达到峰值(t=-2.330,-2.702;P<0.05),1月后各时段基本恢复术前水平(P>0.05)并保持稳定;B组:中度患者TIPS术后1年内WBC与PLT数值基本维持术前水平(P>0.05);C组:重度脾亢患者术后1月内各时段数值较术前无显著差异,6月及1年WBC与PLT水平均呈降低趋势(P<0.05);三组术后各时间段RBC较术前差异皆无统计学意义(P>0.05)。2、Ⅰ组、Ⅱ组术后各时段肝功指标变化Ⅰ组:术后一周:TBIL、PT、ALT、AST等肝功指标及Child-Pugh评分较术前显著提升(P值均小于0.05);术后一月:TBIL、PT较术前升高(P值均小于0.05),余肝功指标(ALT、AST)及Child-Pugh评分较术后1周恢复至正常水平;术后三月至半年:TBIL、PT、ALT、AST等肝功指标及Child-Pugh评分与术前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1年:各肝功指标(TBIL、ALB、AST、ALT、PT)皆较术前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但A、B两组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差异存在差异(t=2.331,P=0.037);Ⅱ组:术后一周:TBIL、PT、ALT、AST等肝功指标及Child-Pugh评分较术前显著提升(P值均小于0.05);与Ⅰ组比较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0.901,P=0.037);术后一月:TBIL、PT较术前升高(P值均小于0.05),余肝功指标(ALT、AST)及Child-Pugh评分较术后1周恢复至正常水平;术后三月至半年:TBIL、PT、ALT、AST等肝功指标及Child-Pugh评分与术前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1年:各肝功指标(TBIL、ALB、AST、ALT、PT)及肝功能Child-Pugh评分皆较术前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但与Ⅰ组比较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差异存在差异(t=2.331,P=0.037);3、Ⅰ组、Ⅱ组患者术后各时段血细胞水平变化Ⅰ组:WBC及PLT水平于术后各时间段皆显著提升,且于术后1月达到峰值(t=0.711;0.693,P<0.01),Ⅰ 组术后 1 周、1 月、半年、1 年,WBC 及 RBC均显著高于Ⅱ组水平,差值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RBC水平未观察到显著变化;Ⅱ组:术后半年至一年呈现降低趋势(P<0.05),余时间段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患者术后各时段免疫指标变化及与肝功相关性Ⅰ 组:术后 1 月 IgA、IgM 及 IgG 显著升高(t=-2.416,-1.903,-5.169;P=0.023,0.000,0.000),且较Ⅱ组数值升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Th1/Th2分泌细胞因子(IL-2、IL-10)术后各时间段差异较术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IL-6均较正常范围偏高,并于术后第3天与1周显著提升(P<0.01),且较 Ⅱ 组升高显著(t=3.217,3.601;P=0.000,0.000);术后1月,Ⅰ组IL-6依旧高于术前水平(t=-1.274;P=0.031);术后1周观察到Ⅰ组IL-8较术前升高(t=-1.308,P=0.029),1月后恢复术前水平(P>0.05)。术后3月、6月及1年时,上述各项指标均回降至术前水平(P>0.05);术后1周,淋巴因子 IL-6 与 TBIL、AST 及 PT 成正相关(r=0.603,0.714,1.217;P<0.05);IL-8 与 ALT 及 PT 成正相关(r=0.801,1.217;P<0.05);同时发现 IL-6 与 IL-8成正相关(r=0.655;P<0.05);Ⅱ组:术后各时段IgA、IgM及IgG差异较术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Th1/Th2分泌细胞因子(IL-2、IL-10)术后各时间段差异较术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IL-6均较正常范围偏高,并于术后第3天与1周显著提升(P<0.01);术后3月、6月及1年时,上述各项指标均回降至术前水平(P>0.05);5、Ⅰ、Ⅱ组患者术后各时段门脉直径,门脉及分流道内血液流速变化两组患者术后1月、3月、6月及1年,术后门脉内径变化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于上述各时间段术后门脉主干血流速度均较术前增加(P<0.05),各个时间段Ⅰ、Ⅱ两组间数值差异均有显著差异(P<0.05);Ⅰ组术后各个时段门脉血流速度皆显著快于Ⅱ组(P<0.05);6、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至1年随访时限结束时无死亡病例,术后1年内Ⅱ组累计出现肝性脑病7例(其中Ⅰ级5例,Ⅱ级2例,予乳果糖口服及门冬氨酸鸟氨酸静脉滴注等治疗后好转),支架功能障碍8例(完全失功能2例,狭窄6例),复现黑便呕血者5例(予分流道修正或/及辅行GCVE后症状缓解);Ⅰ组相同随访周期内累计发生肝性脑病6例(其中Ⅰ级5例,Ⅲ级1例,予上述药物治疗及食醋浣肠等处理后缓解),支架功能障碍8例(完全失功能1例,狭窄7例),黑便呕血再发者6例(与Ⅱ组相同处理后症状缓解),无脾脓肿病例。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缓解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腹痛、发热、呕吐及食欲不佳等情况对症治疗后均可缓解。[结论]1、TIPS可改善轻度脾亢患者短期脾功能亢进,不能改善中-重度脾功能亢进;2、TIPS联合PSE是安全的,可有效控制出血并缓解脾功能亢进,对肝功能及免疫功能有改善作用;3、TIPS及PSE均可导致肝功能短期一过性损伤,1月左右可逐渐恢复,TIPS联合PSE建议在1月后进行;4、TIPS联合PSE可改善脾功能亢进,对者肝功能及免疫功能有一定改善;IL-6与IL-8血清含量变化对肝功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性;5、TIPS联合PSE术后门静脉主干及分流道内血流速度加快,不增加门静脉及分流道内血栓发生率。
其他文献
[目 的]炎症因子 IL-β(Interleukin-1 β,IL-1 β)、Toll-4 受体(TLR-4)、核转录因子(NF-KB)信号通路的激活与机体内炎症反应的发生及细胞凋亡密切相关。本课题组前期的细胞实验模型,证实了透明质酸合成酶2/3(Hyaluronan Synthase 2/3,HAS-2/3)表达下调可直接影响软骨细胞骨架(Cytoskeleton,CSK)的形态及功能,可以在核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影响因素,分析淋巴水肿影响因素中的主要风险因子。以便早期筛检出淋巴水肿高危人群,从而做到提前预防和干预,为制定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标准化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在云南省某肿瘤医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收集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的相关资料。用2019版E
[目 的]器官移植后的免疫排斥问题一直是临床上尚未彻底解决的难题。如何诱导移植后的免疫耐受一直是医学界持续关注的焦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具有干细胞特性及多向分化潜能,转化生长因子β 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 1,TGF-β 1)能刺激未成熟的CD4+T细胞分化,抑制效应T细胞的活化和增
[目 的]钩虫病是以人体感染美洲钩虫、十二指肠钩虫为主引起的肠道寄生虫病,其中以美洲钩虫感染最为常见,其发病率和致残率相对较高,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苯并咪唑类药物是最常用的三类驱虫药之一,现研究提示耐药性的产生是由美洲钩虫β-tubulin基因编码的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造成的,且耐药性的产生主要与两个位点198、200的突变(E198A和F200Y)有关,但国
[目的]探讨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在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PTB)患者中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30天不良事件发生的关键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5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并诊断为肺结核患者106例,经我院256层CT肺动脉造影(256层CTPA)确诊为肺栓塞的58例作为实验组(肺结核并肺栓塞组),经25
[目 的]KIR和HLA是关键的免疫系统基因,其等位基因多态性可影响基因功能,与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群体间等位基因的分布及其频率具有差异性,KIR基因和HLA基因多态性的研究对深入了解免疫系统基因遗传多样性与环境和疾病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前期的研究已积累了我国部分民族和地区群体中KIR基因和HLA基因多态性数据,但仍有较多的民族群体中这两个关键基因
[目的]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esophagealgastricvariceal bleeding,EGVB)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 AIMS65、GBS、MGBS、EGBS、CRS、CANUKA、Child-Turcotte-Pugh(CTP)、MELD、MELD-Na评分系统对再出血、需要输血、死亡患者的识别能力,并确定合理的临界值,从而便于临床工作中早期识别出高
[目的]长距离缺损的周围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一直是临床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自体神经移植是临床治疗此类损伤的金标准,但存在供源不足、供体靶器官功能减退以及移植神经的匹配不良等诸多实际问题,限制了其应用。因此,设计一类有利于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的生物材料就显得尤为重要。围绕这一问题,利用聚氨酯(Polyurethane,PU)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具多功能活性位点的特点,结合天麻素(Gastrodi
[目的]应用人工智能测定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非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者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Pericoronary Adipose Tissue,PCAT)脂肪衰减指数(Fat Attenuation Index,FAI)及体积,探讨T2DM患者与非DM者FAI及PCAT体积差异,探究T2DM患者PCAT特点。
[目 的]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DILI往往导致多种包括肝衰竭在内的严重临床结局。当出现肝衰竭时,往往需要进行肝移植(LT)挽救患者生命,但其受限于供体肝脏短缺。近年来,已经证实了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在治疗各种肝脏疾病中的作用,但是关于DILI的研究很少。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DILI患者行非生物型人工肝(N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