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 的]钩虫病是以人体感染美洲钩虫、十二指肠钩虫为主引起的肠道寄生虫病,其中以美洲钩虫感染最为常见,其发病率和致残率相对较高,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苯并咪唑类药物是最常用的三类驱虫药之一,现研究提示耐药性的产生是由美洲钩虫β-tubulin基因编码的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造成的,且耐药性的产生主要与两个位点198、200的突变(E198A和F200Y)有关,但国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669560)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不同热带气候地区、不同少数民族人群锡兰钩口线虫的病原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研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钩虫病是以人体感染美洲钩虫、十二指肠钩虫为主引起的肠道寄生虫病,其中以美洲钩虫感染最为常见,其发病率和致残率相对较高,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苯并咪唑类药物是最常用的三类驱虫药之一,现研究提示耐药性的产生是由美洲钩虫β-tubulin基因编码的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造成的,且耐药性的产生主要与两个位点198、200的突变(E198A和F200Y)有关,但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相对匮乏。因此本研究旨在了解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美洲钩虫对苯并咪唑类药物的耐药性,及其美洲钩虫β-tubulin基因耐药性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情况,为该地区钩虫病诊疗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新策略。[方 法](1)对样本虫卵ITS-2基因的PCR扩增鉴定:按不同的海拔区域、不同的民族聚居地,分别收集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嘎洒镇曼典村(傣族坝区寨子)、景洪市基诺山乡新司土村(基诺族低山区寨子)、勐海县勐往乡糯东村(布朗族中山区寨子)常住人口的粪便样本。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对所有粪便样本进行“一粪三检”,通过镜检确定感染寄生虫类型并对各种虫卵分别进行计数,筛选出钩虫卵密度较高的阳性样本保存于4℃冰箱。根据美洲钩虫的ITS-2基因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采用常规PCR方法对样本虫卵DNA进行扩增并测序,经Blast 比对确定钩虫种类。(2)美洲钩虫β-tubulin基因的PCR扩增与耐药相关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在通过合成针对美洲钩虫核糖体第二内转录间隔区(ITS-2)基因鉴定为美洲钩虫的基础上,采用半巢式PCR方法扩增西双版纳地区收集并鉴定的美洲钩虫β-tubulin基因,送克隆测序,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重点对耐药性相关的198、200两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分析。[结 果](1)3个地区镜检钩虫卵阳性样本共77份,其中勐海县勐往乡糯东村39份;景洪市基诺山乡新司土村32份;景洪市嘎洒镇曼典村6份。用常规PCR方法对77份样本虫卵DNA进行扩增,产物经1.5%琼脂糖凝胶电泳后观察结果,有74份样本均扩增出大小约190bp的特异性目的条带。测序后通过Blast比对,结果样本虫卵基因序列与美洲钩虫的ITS-2序列有高度的相似性,均在99.47%-100%,即鉴定为美洲钩虫。经半巢式PCR方法对72份已鉴定为美洲钩虫的β-tubulin基因进行扩增,结果有60份样本均扩增出大小约315bp的特异性目的条带。测序后重点分析了西双版纳地区美洲钩虫耐药相关的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结果表明在检测的60份西双版纳美洲钩虫β-tubulin基因序列中,198和200位点处均无耐药性碱基突变,未发现有单核苷酸多态性情况,共检测到一种基因型,即纯合敏感型(Hs-198,Hs-200),占总数的100%,为优势基因型。(2)新发现37份样本在美洲钩虫β-tubulin基因第251位密码子处存在同义突变,发生了单个碱基的转换,缬氨酸(GTG→GTA,由G转换成A),但未引起编码氨基酸的改变。(3)本研究中经过反复的探索与试验,建立并优化了样本虫卵ITS-2基因与美洲钩虫β-tubulin基因在PCR扩增过程中的反应体系、反应程序。(4)系统进化表明:西双版纳地区的美洲钩虫种群ITS-2基因与多哥、伊朗、澳大利亚及我国南宁地区的美洲钩虫种群ITS-2基因间亲缘关系最近;与澳大利亚外群的ITS-2基因之间有很高的亲缘关系。西双版纳地区的美洲钩虫种群β-tubulin基因与美国地区同种群间的亲缘关系最近,与美国地区外群β-tubulin基因间的亲缘关系较近。[结 论]西双版纳地区的美洲钩虫种群β-tubulin基因中暂未检测到198、200位点处存在苯并咪唑类药物耐药性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共检测到一种基因型,即纯合敏感型(Hs-198,Hs-200),为当地美洲钩虫优势基因型。发现在β-tubulin基因第251位密码子处存在同义突变。西双版纳地区的美洲钩虫种群ITS-2基因与多哥、伊朗、澳大利亚及我国南宁地区间的种群亲缘关系最近,置信度为91%;与美国地区的外群有明显的分支,表明两者之间的亲缘关系相差较大。西双版纳地区的美洲钩虫种群β-tubulin基因与美国地区同种群间的亲缘关系较近,置信度为93%;与墨西哥、荷兰、英国地区的外群有明显的分支,表明种群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
其他文献
[目 的]本研究旨在评价藻酸盐敷料与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体敷料(Silver Sulphadiazine Impregnated Hydrocolloid Dressing,SSD)联合应用在创伤患者供皮区伤口处的临床效果,与供皮区传统治疗方式对比,比较其在预防创面感染、促进创面愈合、减轻换药时创面疼痛、提高创面瘢痕质量等方面的优劣以及相应的经济成本。探讨能促进供皮区创面经济、有效的愈合方法,为今后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自我管理现状,探索降低糖尿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干预措施。运用TTM理论结合MMC平台制定个性化糖尿病健康教育干预方案,为临床糖尿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严格根据纳排标准选取79例研究对象:来自2020年6月—2020年8月,在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目 的]1.了解云南省烧伤研究所三年间烧伤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中心静脉导管的穿刺率和感染率。2.通过循证和德尔菲法构建预防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循证实践方案,为临床的持续质量改进/实施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1.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研究所收治的烧伤患者的病例资料,收集的信息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烧伤面积、烧伤原因、转归、住院天数
[目 的]构建适合临床护士的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培训方案,初步评价其培训效果。具体目标:①编制问卷调查云南省临床护士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知信行水平;②结合文献研究、现状调查及德尔菲法构建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培训方案,为今后开展临床护士失禁相关性皮炎培训提供理论依据;③评价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培训方案的应用效果。[方 法]本研究由3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云南省临床护士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知识、态度、行为现状的
[目 的]在文献回顾和胜任力理论探究的基础上进行质性访谈,了解卒中中心护士的工作职责及其胜任卒中护理工作应具备的胜任力要素,结合Delphi专家咨询法构建卒中中心护士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此形成卒中中心护士胜任力自评问卷并检验其信度和效度。[方法]第一部分:卒中中心护士胜任力评价指标的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抽取云南省2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认证的卒中中心13名护士及5名护理专家
[目的]1.旨在运用扎根理论进行质性研究,深入探讨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宫颈癌、肺癌以及结直肠癌造口患者歧视感的成因及表现。2.开发并检验适用于宫颈癌、肺癌以及结直肠癌造口患者的歧视感特异性量表。3.使用EORTC QLQ-C30量表评估患者生命质量,分析其与歧视感强弱间的相关性,同时比较不同临床资料及一般统计学资料分组患者的歧视感差异。[方法]1.半结构化访谈:检索相关文献,构建访谈提纲,依据入排标
[目 的]对妊娠相关焦虑量表进行跨文化调试,并分析中文版量表的信效度,丰富我国妊娠期焦虑的评估工具,了解妊娠期妇女焦虑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为后续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相关依据。[方 法]1.通过邮件与PrAS原作者取得联系并得到授权,经过翻译、回译、专家咨询、原作者审核、预调查,并进行信效度检验,最终形成中文版妊娠相关焦虑量表。2.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0年1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
[目 的]炎症因子 IL-β(Interleukin-1 β,IL-1 β)、Toll-4 受体(TLR-4)、核转录因子(NF-KB)信号通路的激活与机体内炎症反应的发生及细胞凋亡密切相关。本课题组前期的细胞实验模型,证实了透明质酸合成酶2/3(Hyaluronan Synthase 2/3,HAS-2/3)表达下调可直接影响软骨细胞骨架(Cytoskeleton,CSK)的形态及功能,可以在核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影响因素,分析淋巴水肿影响因素中的主要风险因子。以便早期筛检出淋巴水肿高危人群,从而做到提前预防和干预,为制定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标准化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在云南省某肿瘤医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收集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的相关资料。用2019版E
[目 的]器官移植后的免疫排斥问题一直是临床上尚未彻底解决的难题。如何诱导移植后的免疫耐受一直是医学界持续关注的焦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具有干细胞特性及多向分化潜能,转化生长因子β 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 1,TGF-β 1)能刺激未成熟的CD4+T细胞分化,抑制效应T细胞的活化和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