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开关电源在电子系统中承担电压隔离变换和功率传递等任务,高可靠开关电源是保障其它电子系统正常工作的前提。面对复杂多变的工作剖面,如何在开关电源设计和样机研制阶段准确地评估其可靠性,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设计,是开关电源厂家和研究人员共同关注的技术问题。目前,开关电源电热仿真分析无法准确描述随电源工况变化的元器件应力,元器件寿命预测对开关电源工作剖面考虑不足,可靠性建模忽略开关电源性能退化及其不确定因素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PoF的开关电源全寿命周期质量波动建模及稳健设计研究”(编号:6167117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关电源在电子系统中承担电压隔离变换和功率传递等任务,高可靠开关电源是保障其它电子系统正常工作的前提。面对复杂多变的工作剖面,如何在开关电源设计和样机研制阶段准确地评估其可靠性,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设计,是开关电源厂家和研究人员共同关注的技术问题。目前,开关电源电热仿真分析无法准确描述随电源工况变化的元器件应力,元器件寿命预测对开关电源工作剖面考虑不足,可靠性建模忽略开关电源性能退化及其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缺乏对全寿命周期的稳健性和可靠性的综合考虑。这些问题导致开关电源可靠性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并且无法从设计源头解决开关电源全寿命周期的可靠性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研究考虑工作剖面的开关电源可靠性评估及优化设计方法,建立开关电源多时间尺度电热耦合仿真模型,将开关电源工作剖面信息转换为MOSFET和铝电解电容等关键元器件的应力变化,进而基于加速寿命模型和累积损伤模型预测元器件工作寿命。从元器件参数退化和开关电源性能退化两方面研究开关电源可靠性评估方法,并分析元器件容差、参数退化和工作剖面波动等不确定因素对开关电源可靠性的影响,最终提出开关电源可靠性稳健优化设计方法,实现开关电源全寿命周期稳健性和可靠性的同步优化。首先,提出开关电源多时间尺度电热耦合仿真建模方法,实现开关电源多时间尺度电热应力的准确分析。针对开关电源中失效率最高的MOSFET和铝电解电容,分析MOSFET开关动态特性,确定特性参数与结温的关系,建立MOSFET瞬态热仿真模型,实现MOSFET电热应力的准确分析;分析铝电解电容电参数与工作条件的关系,建立铝电解电容内核温度有限元热仿真模型,实现铝电解电容电热应力的准确分析。分别利用SABER和ANSYS Icepak建立开关电源电路仿真和温度场仿真模型,并基于i SIGHT平台实现电、热仿真控制与数据交互,分析得到不同工作条件下开关电源的电热特性,实现不同工况条件下开关电源多时间尺度电热应力的准确分析,为元器件寿命预测和开关电源可靠性评估奠定基础。其次,提出基于开关电源工作剖面的关键元器件寿命预测方法,实现复杂工作剖面开关电源关键元器件的寿命预测。针对关键元器件MOSFET和铝电解电容,分析MOSFET和铝电解电容在开关电源中的失效模式与机理,根据器件失效机理进行加速试验,建立关键元器件加速寿命模型,确定元器件寿命与其工作应力的关系。分析MOSFET和铝电解电容损伤累积规律,建立关键元器件累积损伤模型,实现非恒定应力条件下元器件损伤的定量计算。利用开关电源电热耦合仿真模型,分析工作剖面条件下MOSFET和铝电解电容的电热应力,将结果代入加速寿命模型和累积损伤模型,实现复杂工作剖面下的关键元器件寿命预测,为开关电源可靠性评估提供参考依据。然后,提出基于退化的开关电源可靠性评估方法,综合考虑元器件退化不确定性和电源性能退化对开关电源可靠性的影响,实现开关电源可靠性的准确评估。从元器件退化失效和性能退化两方面建立开关电源可靠性模型,得到元器件参数退化和电源性能退化与开关电源可靠性的关系。针对寿命短板铝电解电容,提出基于电容退化失效的开关电源可靠性评估方法,建立基于时变退化分布的参数退化模型,分析铝电解电容参数退化对其寿命的“加速效应”,采用Monte Carlo仿真方法实现考虑退化不确定因素的开关电源可靠性评估。针对开关电源性能退化,提出考虑性能退化的开关电源可靠性评估方法,采用灵敏度分析方法确定导致性能波动变化的灵敏器件参数,并基于径向基函数建立用于开关电源性能快速计算的近似模型,建立开关电源性能极限状态方程,实现考虑性能退化的开关电源可靠性评估。最后,在开关电源可靠性评估基础上,提出基于元器件可靠寿命和电源寿命周期成本的开关电源可靠性稳健优化设计方法,实现开关电源全寿命周期稳健性和可靠性的同步优化。针对元器件可靠寿命优化问题,建立基于可靠寿命的稳健优化设计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电路设计参数及容差,提高开关电源工作剖面波动影响下可靠寿命的稳健性;针对开关电源性能退化问题,建立基于寿命周期成本的稳健优化设计模型,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优化灵敏器件参数容差,提高开关电源全寿命周期的可靠性。
其他文献
大分子自组装是构筑功能化微纳米材料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大分子自组装制备的材料已经被证实在药物载体、微纳马达、光电材料、微电子器材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大分子自组装的研究对象集中在线性嵌段共聚物和支化嵌段共聚物上。事实上,广泛的氢键作用、分子内易引入功能化单体、结构单元交替链接和超强的结晶性等特征使得聚酰胺有望成为一种非常有潜力的自组装基元。然而迄今为止,关于聚酰胺自组装的研究报道还非常少。
煤热解废水中含有多种有毒难生物降解有机化合物,其中含氮杂环化合物(Nitrogen heterocyclic compounds,NHCs)是煤热解废水中典型的高浓度、高毒性的有机污染物,对污泥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具有明显的生物毒性抑制作用,严重影响煤热解废水生化处理单元的处理效果和稳定性。在处理高浓度有毒难降解有机化合物方面,厌氧工艺有着独特的优势。寻求高效可行的强化厌氧技术实现NHCs的有效去除,
随着大数据多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便携设备日益普及,图像作为信息的重要载体,出现在我们身边的每个角落。如何利用计算机充分获取并理解图像信息,一直以来吸引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理论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计算机视觉的经典研究问题,例如图像分类、目标检测等,均取得了快速发展和巨大成功;而在自然语言处理方面,机器翻译、人机对话的相关技术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受此启发,学者们逐渐将目光转
自大数据概念被提出已经过去了将近10年时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计算机应用界所面对的数据量已经逐渐增长到TB、PB甚至EB级。对于如此级别的数据量,线性时间复杂度算法的执行时间也变得不可接受。因此,理论界提出了亚线性算法的概念,从复杂性的角度在根本上解决了大数据计算时间开销过大的问题。本论文挑选了若干比较重要的近邻问题,对其设计了亚线性算法,并以严密的分析证明了这些算法的亚线性时间复杂度。
目前,我国公共建筑多采用集中空调冷水系统来进行室内的温湿度控制。在这类公共建筑物中,空调系统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很大,而其中的供冷水系统能耗又是空调系统能耗的主要组成部分。采用优化运行的方式降低其能耗,一直都是节能领域的热点课题,其中不乏对系统中冷水机组和水泵等各设备的优化运行研究。然而,系统中各设备在进行自身的优化运行时,相互间的耦合作用会对总体节能效果产生影响,只有考虑系统的全面优化,才能获
主要由检修作业机构、液压系统及机电控制系统等组成,通过中心主平台主立柱的举升和两个侧平台水平变幅臂的左右伸展、侧立柱的上下举升,平台横向作业范围可达轨道中心线以外5m的距离,最高作业范围可达距轨面9m高度的区域,侧平台可避开接触网导线,且与接触网距离达到安全规定要求。在复线隧道作业时,亦能控制两个侧平台左右伸展距离不超限界,满足对不同线路隧道上部断面检修作业的需求。
现行的人防工程设计规范还是2005年发布的,其中对型钢混凝土梁截面设计无相关的条文规定,这影响了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也对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带来风险隐患。从人防工程结构设计方法入手,重点介绍了结构需抵抗的爆炸动荷载特点、等效静荷载法和材料的动力性能,对型钢混凝土梁在人防爆炸动载下的抗弯和抗剪承载力计算做些研究,以推动型钢混凝土构件在人防工程设计中的正确应用。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被认为是一种最具潜力的非侵入式癌症治疗方法,适用于个体化精准治疗。光动力疗法的计量化实施需要能够精准地测量光敏剂以及氧分子在组织内的分布与剂量,钆(Gd3+)配位卟啉光敏剂不仅保留了卟啉的光敏性,同时具备磁共振造影增强功能与氧传感能力,利用此功能可以实现光敏剂的可视化检测以及组织氧浓度的监测。因此,钆卟啉极具成为光动力疗法用光敏剂的潜力
镁合金由于具有六方晶体结构的特点,在室温变形条件下独立的滑移系少,导致室温塑性低,变形加工困难,这已成为阻碍镁合金材料大规模应用的瓶颈问题。由于缺少足够的独立滑移系,孪生变形成为密排六方(hexagonal close--packed,HCP)金属中十分重要的一种变形方式。对镁合金孪生变形机理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丰富和发展金属塑性变形的基础理论,另一方面,对于优化塑性加工工艺及研发具有高成形性能的镁合
轻质的Ti2AlNb合金被认为是航空航天发动机减重的理想高温结构材料,在600~750℃有望取代镍基高温合金,但高温力学性能不足限制了该合金的进一步应用。鉴于此,本文以提高Ti2AlNb合金的力学性能为目的,采用球磨和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了原位自生(Ti,Nb)B/Ti2AlNb复合材料,利用SEM、TEM、EBSD、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系统研究了原始粉末状态、烧结工艺、增强体含量及锻造变形对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