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束支区域起搏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na1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左束支区域起搏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目的左束支区域起搏是心脏起搏领域的一项新技术,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左束支区域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研究方法研究入选14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应用左束支区域起搏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收集患者术前资料、手术资料和术后随访资料,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起搏参数和临床症状等指标变化,分析患者心功能改善程度,评估左束支区域起搏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研究结果14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成功实施左束支区域起搏手术,术后及随访期间无不良事件发生。平均随访10.2±5.1个月,经左束支区域起搏治疗后,患者QRS时限较术前明显缩短(123.6±11.0ms 比 177.3±20.5ms,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明显提高(50.2±12.2%比34.1±7.4%,P<0.001),血BNP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681.8±616.5pg/ml 比 2328.1±566.8pg/ml,P<0.001),NYHA 心功能分级较术前明显改善(1.4±0.5比2.6±0.6,P<0.001),起搏参数术后及随访期间保持稳定,平均起搏阈值0.77±0.23V、感知12.6±5.7mV、阻抗495±60Ω。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应用左束支区域起搏具有临床安全性与有效性,可以明显缩短患者QRS时限,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血BNP水平,改善左室心功能,恢复心室同步性,同时保持稳定良好的起搏参数,术后及随访期间无不良事件发生。第二部分 左束支区域起搏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室起搏依赖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左束支区域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室起搏依赖患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研究方法研究纳入4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室起搏依赖患者,应用左束支区域起搏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收集患者术前资料、手术资料和术后随访资料,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起搏参数和临床症状等指标变化,分析患者心功能改善程度,评估左束支区域起搏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研究结果4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室起搏依赖患者均成功实施左束支区域起搏手术,包括2例起搏诱导心肌病患者、1例持续性房颤行房室结消融术患者、1例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平均随访6.8±3.8个月,经左束支区域起搏治疗后,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较术前明显改善(1.3±0.5比2.75±0.5,P=0.013),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提高,但差异不显著(44.5±6.2%比36.3±7.6%,P>0.05),起搏参数术后及随访期间保持稳定,平均起搏阈值0.63±0.14V、感知9.9±4.8mV、阻抗475.0±71.1Ω。术中及术后随访期间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室起搏依赖患者,左束支区域起搏具有临床可行性,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保持起搏参数良好稳定,但其远期疗效仍需大规模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基于中国食管癌高发区人群,描述其口腔、食管、贲门部位菌群基本特征和构成特点,对比不同食管、贲门疾病状态人群口腔部位菌群构成差异,并筛选差异性菌群,探索上消化道微生态变化与食管癌、贲门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关联,为我国食管癌和贲门癌的病因学探索提供微生物组学方向的新思路。材料与方法1.中国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及贲门癌患者菌群特征研究:以河南林州食管癌医院确诊的 67 例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
第一部分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及数据处理关键步骤多模态影像联合分析法能联合各种磁共振成像方法的优势,利用其互补性,提高对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学特点的全面认识。本论文主要采用QSM、DTI、rs-fMRI和ASL这4种磁共振成像技术对ASD患者和AD患者进行研究,这一部分主要介绍这4种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原理及数据处理关键步骤。第二部分基于多模态磁共振影像探索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脑发育状态影像学生物
第一部分 单层或双层金属裸支架治疗冠状动脉瘤的流体力学分析目的冠状动脉瘤现有的介入治疗方法包括覆膜支架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等,但这两种方法各有不足,本研究旨在结合医学流体力学方法探讨一种介入治疗冠脉瘤的新方法。方法选取3例瘤体直径不同的冠脉瘤患者,测量冠脉瘤体和载瘤动脉直径等数据,用于血管模型构建。根据瘤体直径不同分别给予植入单层或双层金属裸支架治疗,使用计算流体力学模拟单、双层支架植入过程,分析
目的:当前,在临床工作中,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的首选治疗方案是新辅助同步放化疗(NCRT).但是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预测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治疗疗效及其预后。因此,本研究旨在患者行NCRT前,探讨患者血液检测相关指标与NCRT治疗反应和患者无病生存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行NCRT并接受根治性手术的427例直肠癌患者,收集并分析NCRT前患者
目的:日光中的UVB辐射可引起包括日晒伤、色素沉着、皮肤鳞状细胞癌在内的一系列皮肤病。表皮角质形成细胞是UVB辐射在表皮的主要作用靶点,UVB辐射几乎全部被角质形成细胞吸收,并可引起出现包括基因突变、DNA损伤修复、氧化应激及炎症在内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二甲双胍除了具有降血糖效应外,已有大量研究表明,该药在多种疾病的体内外模型中展现出了良好的抗炎效应。本课题中,我们在UVB所致急性皮肤光损伤的离
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的临床特征及急性期手术特点;第二部分:分析冷冻球囊消融持续性房颤的长期疗效结果及复发影响因素;第三部分:分析冷冻球囊消融持续性房颤术后复发房颤的二次手术特点。第一部分 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的临床特征及急性期手术特点目的冷冻球囊消融(冷冻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被证明有可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单纯应用冷冻消融隔离肺静脉治疗
目的:通过监测术前和术后多种肾损伤相关生化指标、及炎症指标的变化,探讨肾部分切(NSS)术前应用他达拉非是否可以减少肾损伤。并通过诸多肾损伤指标代表的不同肾损位置,探索肾部分切造成肾损伤的具体部位,以及他达拉非发挥肾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以期在未来的临床工作中,优化肾部分切的诊疗方案,并最大程度减少肾部分切相关的肾损伤。方法:本实验为最小化随机、对照、双盲实验。共纳入36例肾肿物的患者,其中试验组和
背景当今时代,随着人们的生活饮食逐渐高糖、高脂肪化,代谢综合征成为了世界各国重大的卫生健康负担。代谢综合征的典型表现包括肥胖、高血糖、高血压、高血清甘油三酯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心血管疾病、全因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为此,饮食健康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以往研究表明,时间限制性饮食作为一种新兴的饮食方式,通过减少每日摄入食物的时间窗,能够起到一定的健康效应,包括延缓衰老、减轻体重、改善高脂饮食所引起的
第一部分 中国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DNAJC7基因突变的研究[研究目的]:DNAJC7基因是2020年新发现的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致病基因,本研究旨在探讨DNAJC7基因在中国ALS患者中的突变率及临床特点,优化中国ALS患者突变基因筛查的决策。[研究方法]:入组了 2017.8-2019.7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诊断为肯定ALS,拟诊ALS和实验室支持的ALS患者326例,其中散发ALS患
研究背景:胶质瘤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恶性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分级、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突变情况、端粒酶逆转录酶(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TERT)启动子突变情况、O6-甲基鸟嘌呤-DNA 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