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在有效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作为自然保护区的一种类型,为人类提供多种水产品和农产品、调蓄江河洪水、提供优美景观、栖息野生动植物、净化污染物等。然而,建立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仅仅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第一步,如何有效地管理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最大程度发挥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所涉及的内容不仅仅是自然生态,还包括了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因此,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解决好其中的冲突矛盾,对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其它类型自然保护区进行有效管理具有借鉴价值,对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范围;以公共管理理论和自然保护区理论中的相关原理作为理论基础,确定在当前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中自然保护区管理者、当地政府、社区、区内企业等利益相关者为研究对象;以吉林省典型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针对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益相关者之间冲突问题开展实地调研,采用社区农户个体访谈、群体访谈、利益相关者座谈会等方式,实地调查研究自然保护区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和利益冲突;运用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对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利益相关者进行剖析和研究;最后联系我国基本国情,基于文献和实际调研的结论,探索解决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冲突问题的机制和对策,从而促进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推进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健康发展。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包括我国自然保护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发展的简要历程与建设管理中存在的冲突问题,说明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主要目标,确定了思路框架和采用的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主要描述自然保护区和利益相关者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研究依据的理论基础,包括自然保护区与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和分类等,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冲突理论等。第三部分比较深入地揭示目前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现状,包括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管理机构和人员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诸如湿地保护的认识不同、法律法规滞后、资金投入不足、自然保护区内与周边社区贫困、冲突不断等问题;并运用公共管理学和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对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划分,分别是自然保护区管理者、社区居民、自然保护区内企业、科研工作者和当地政府部门等。第四部分主要以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实例,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其利益相关者,并剖析了莫莫格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乡镇村屯社区居民关于土地使用、生产生活的冲突,与吉林油田关于开发油井的冲突,与望月滩、哈尔挠渔场关于渔场经营的冲突,与地方政府发展旅游、兴修水利设施的冲突问题等。第五部分针对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利益相关者间的冲突问题,提出解决冲突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包括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定有利于自然保护区利益相关者的政策、建立有效的伙伴合作机制等。本文从理论方法和实证研究分析方面丰富自然保护区公共管理研究,为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