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GF和EGF在大鼠皮肤及移植口腔粘膜创伤修复中的表达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ipi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在伤口愈合过程中,通常会形成瘢痕,人类口腔黏膜的创伤修复同皮肤创伤比较愈合快,形成的瘢痕组织少。因此,口腔黏膜为我们提供了成体组织无瘢痕创伤修复的研究主体,其创伤愈合过程能够为皮肤创伤修复的改善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创伤修复的每个时期都是生长因子,细胞,细胞外基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生长因子对细胞和细胞外基质起重要作用。本课题首先将大鼠口腔黏膜移植至大鼠腹部,待伤口愈合后,在移植部位和对侧对应部位制备切伤,伤后不同时间段取创伤部位标本,检测bFGF和EGF的表达情况,探寻皮肤、移植后的口腔黏膜自然创伤过程以及改变生长环境的创伤修复过程中bFGF和EGF的作用。目的:研究改变基质环境的口腔粘膜和皮肤创伤修复过程中的相关生长因子bFGF和EGF的表达情况,为临床上瘢痕的防治,提高创面愈合质量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将大鼠舌部口腔黏膜移植至大鼠右侧腹部皮肤,移植后3周,在移植部位和对侧对照部位制备大鼠皮肤全层切伤模型,并于伤后0h,12h,1d,2d,3d,4d,5d,6d以及7d处死大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从基因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研究细胞因子bFGF和EGF的表达情况。结果:1.创伤模型建立后,伤口的愈合时间实验组快于对照组,实验组愈合瘢痕小而对照组瘢痕相对较大,两组伤口在一周后均愈合,情况良好,无不良愈合情况。2.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实验组bFGF在创伤后12h明显表达增强(P≤0.05),同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1d时几乎未表达,而3d时表达同对照组相似。实验组EGF在创伤后3d内表达较低,3d至5d时表达逐渐增强,至5d时实验组表达明显增强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3.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bFGF表达广泛,在上皮层及真皮层中均可见。在伤后12h时,实验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后表达逐渐降低,而至3d至7d内,同对照组表达水平相当,与实时定量PCR结果一致。EGF主要表达于上皮层。在伤后3d内,两组表达均较低(P≥0.05),在5d时,实验组染色颗粒深于对照组且表达较多(P≤0.05),而在7d时,实验组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1.bFGF在创伤后24h表达明显增强,说明舌粘膜的创伤修复过程中bFGF的迅速表达对于降低瘢痕的愈合以及指导EGF的表达,共同促进伤口的愈合有重要意义。之后随着伤口的逐渐愈合表达逐渐下降。表明bFGF在创伤愈合过程中可趋化并促进创伤修复细胞迁移和增值,促进新生血管形成。2.EGF在创伤后开始到第3天开始一直处于低表达状态,后表达增强,至第5天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区别,这提示我们EGF的作用可能滞后,其在伤口肉芽组织增生,毛细血管形成后再主导发挥作用,促进伤口愈合。其在促进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增殖,诱导角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向创面迁移中发挥积极作用,在促进损伤修复中扮演重要角色。3.实时定量PCR的结果和免疫组化的结果基本相符和,表明在基因水平的表达趋势与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所示的蛋白表达趋势基本一致。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技能的主要途径。为了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师要认真分析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以及低效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与方法。  关键词:低效;兴趣;实践 高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课堂教学作为师生活动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各种技能的主要途径。那么,如何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是每位数学教师理应思考、探索的主要课题。学生不
摘要:概念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的基础,它可以准确地反映物理现象及过程的本质,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概念和规律把握程度,将直接影响高中物理教师能否高效进行物理教学。因此,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提高对概念教学的重视,帮助学生准确的掌握物理规律意义重大,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让学生被动的从教科书上接受物理概念或者物理规律,而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地去记忆物理概念,并能够正确的加以使用。本文就如何开展物理概念教学进行探
摘要:新课程要求作文教学应注重学生情感态度目标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鼓励学生个性化表达, 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本文通过对目前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了优化初中作文教学的教学策略,旨在促进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科学化、合理化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分类号】G633.3  初中的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在新课标的改革过程
【分类号】G623.5  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在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一项涉及到多方面教学内容的系统工程,“计算”在教学中所占的比重相当大,无论是应用题、统计知识,还是几何题、简易方程,都离不开计算。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因此,
乌审旗第一幼儿园创建于1959年,在园舍、设备、环境、管理、教育教学、卫生保健等方面为乌审旗幼儿园学前教育起到了示范、辐射、引领、帮扶的作用。现有教学班11个,在籍幼儿640多名,教职工50多名。近年来,乌审旗第一幼儿园以办学有特色、管理有特效、教师有特点、幼儿有特长的“四特”为办学思路,正向自治区、国家级“高标准的设施设备、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质量的教育效果”的宏伟目标而奋进,全面推进乌审旗第一
【摘要】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升的重要基础保障,处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以往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有效适应当前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要能够积极的探索科学化的教学方法加以应用。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要从实际出发,本文主要就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然后结合实际探究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方法,希望此次的理论研究对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能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