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数控机床普遍存在精度保持性差的问题,需要开展长期的精度检测,传统的基于激光干涉仪的测量方式费时费力、价格昂贵,且只能得到机床空间低频误差项,开展高效、低成本的在机检测方法对于机床精度高效测量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开展数控机床在机测量技术研究,采用加速度传感器对直线度误差进行测量,通过卡尔曼滤波消除部分测量噪声,对加速度信号两次积分得到位移,设计零相位高通滤波器去除积分趋势项误差,最终实现数控机床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控机床普遍存在精度保持性差的问题,需要开展长期的精度检测,传统的基于激光干涉仪的测量方式费时费力、价格昂贵,且只能得到机床空间低频误差项,开展高效、低成本的在机检测方法对于机床精度高效测量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开展数控机床在机测量技术研究,采用加速度传感器对直线度误差进行测量,通过卡尔曼滤波消除部分测量噪声,对加速度信号两次积分得到位移,设计零相位高通滤波器去除积分趋势项误差,最终实现数控机床直线度误差高效、在机测量。首先,介绍惯性测量的基本原理及惯性测量在数控机床直线度误差测量中的应用。分析测量平台匀速移动速度大小对于测量加速度信号的影响,在高速、中速、低速三种测量速度条件下,测量垂直运动轴线方向的加速度信号,在空间误差频率不变的基础上,拓宽测量加速度信号的带宽。提出多速测量数据融合的方案,将不同测量速度下测量得到的数据融合,提高测量精度与鲁棒性。其次,针对测量得到的初始加速度信号中存在零漂、环境噪声等影响因素的问题,研究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数据预处理算法。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测量噪声数据的AR模型,进而得到卡尔曼滤波器中的系统状态方程与观测方程。将含噪声的加速度信号通过卡尔曼滤波器,实现测量的加速度信号降噪,提高数据的稳定性和准确度。然后,推导加速度积分过程,对加速度积分中产生误差趋势项误差的问题进行研究。对现有的趋势项误差方法,包括多项式拟合,高通滤波,频域低频截止等算法,进行推导,发现其中的不足。提出基于端点延拓的零相位高通滤波算法,保证滤波前后相位的稳定,抑制滤波中“端点效应”的发生。将提出的算法用数值与参考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提出来的趋势项消除算法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最后,进行实验验证。搭建用于实验测量的软、硬件平台,分别在人为模拟误差、传感器安装角度偏置、机床误差实测等情况下,对本文的数据测量、处理方案进行实验验证。结果分别于误差预设值、激光干涉仪测量值等参考值进行对比,对比显示,采用本文提出的测量方案测量精度良好,可以满足数控机床直线度在机测量的要求,为机床精度的维护提供有效的依据。
其他文献
节能是目前世界上一个重要的关键词,节能教育也开始备受重视与关注。在我国中小学教育过程中,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中小学生的节能教育,推进教育品位的提高,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目的:探索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初诊时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淋巴细胞绝对值(ALC)在预测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于江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消渴方配合降糖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T2DM)疗效及对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和血清nesfatin-1、apelin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90例T2DM患
作为管理思想史上一次最著名的实验,霍桑实验主要是在具有人类学背景的梅奥、人类学家沃纳以及梅奥的助手罗特利斯博格等的指导下展开的。他们运用人类学的参与观察法和深入
上世纪30年代张岱年先生曾提出“综合创新”论的文化发展观,引起学界关注。但是在如何实现综合创新的问题上,大家又感到缺乏切实可行的操作手段。笔者冒昧提出以下几点,供学界同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在进入21世纪以来进行了多次教学方面的改革,在教案、教材、教法等各个方向都有所突破,使得人才培养质量有着显著提高,但同时也有诸多未被解决的问题。“教师缺乏企业经验,不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教材内容缺乏职教特色,教学案例与生产实际相脱离”等。从机械制图的课堂教学来看,由于近几年教学设备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教学被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使图样和视图变得可视化和立体化。但多媒体
微波功率模块结合了固态功率器件和电真空功率器件的优点,在现代雷达、电子对抗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微波驱动前端是微波功率模块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承担着微波功率模块主要的增益放大工作,直接决定着微波功率模块的工作性能。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微波驱动前端需要更高的工作效率、更小的尺寸来适应复杂应用环境。宽带工作状态下,行波管和固态放大器难以实现平坦输出,需要均衡器提供复杂均衡曲线修正行波管输出曲线
本文基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针对目前国产滚动直线导轨副在精度保持性方面的相关研究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一主要问题,选用国产某型号导轨副作为研究对象,对VMC850E型立式加工中心进行改造,搭建完成试验台。对导轨副精度保持性的试验方法、数据分析方法及评估方法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为国产导轨副精度保持性的进一步升级提供可靠的数据和理论支撑。首先,在导轨副精度保持性试验台设计及试验方案拟定方面。结合导
随着“中国制造2025”与创新驱动战略的确立与发展,制造业对智能制造应用技术人才的渴求使得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在国家大力支持与推进下,获得巨大的发展机遇。然而,在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如对高端培训设备投入过大、新兴专业盲目发展、教育资源重复投入等。随着经济的转型,这种外延式的发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急需深化改革,走内涵发展之路,为国计民生作出贡献。从本质
随着传统制造业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逐渐融合,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智能制造的基础是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的互联互通,而数字孪生是实现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融合最佳途径。本文基于数控机床的数字孪生,研究了机床加工过程多源异构数据的可视化监控技术、机床数字孪生物理规则的融合方法,最终开发了基于数字孪生的机床加工过程虚拟监控系统。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虚拟监控系统的整体设计:提出系统设计目标、原则、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