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MIMO系统自适应波束成形技术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zh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规模MIMO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部署大量天线,极大提升了系统的性能和容量。由于系统中天线数目很多,传统数字波束成形技术由于硬件成本等原因并不适用于大规模MIMO系统,而低成本模拟波束成形又不能满足性能要求,因此将模拟波束成形和数字波束成形级联起来,构成的一种数字-模拟混合波束成形技术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混合波束成形技术中,根据每条射频链路是与所有天线连接,还是仅与部分天线连接,分为全连接结构和部分连接结构。针对全连接结构的大规模MIMO系统,单用户点对点通信的下行链路场景,本文首先介绍了广泛应用的基于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的波束成形方法和一种基于SVD分解的能够取得最接近理想数字波束成形矩阵的波束成形方法。在此基础上,基于最小化残差矩阵和交替迭代思想,提出了一种快速收敛的混合波束成形算法。该算法将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开考虑,在设计模拟域波束成形矩阵列向量时,将残差矩阵的奇异向量模值归一化,作为模拟域波束赋形向量的候选集合,然后根据奇异值对模拟域波束成形向量进行更新。仿真结果表明,在毫米波信道下,提出的算法与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相比,具有更好的频谱效率;与基于SVD分解的逐列更新算法相比,频谱效率性能相当,但是它需要进行奇异值分解的次数更少,复杂度更低。针对部分连接结构的大规模MIMO系统,单用户点对点通信的下行链路场景,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部分连接结构,并基于该结构提出了一种模拟域参数非恒模的混合波束成形设计方案。传统模拟波束成形/合并中,每根天线由一个移相器来实现,由于模拟波束成形求解过程受恒模约束,导致优化问题是一个非凸问题,从而限制了波束成形的性能。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改进的部分连接结构,为每根发射天线配备两个并联的移相器,模拟域波束成形参数通过两个单位向量相加实现。在毫米波信道下的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提出方案的性能提升。
其他文献
以硝酸和盐酸破坏银氰化合物,使氰化物和银分别以氢氰酸气体和氯化银沉淀形式除去,用ICP-AES法连续测定了铜、铁、铅、镉、钙、镁的含量。结果表明,方法检出限为0.0015~0.1100
随着移动业务的需求和移动设备的数量不断增长,低频段无线通信难以担负重任。毫米波通信成为无线通信的研究热点。60 GHz频段频谱资源丰富、免许可,因而受到业界广泛的关注[1]。60 GHz频段具有高路径损耗的特性,使得波束成形技术(Beamforming,BF)成为其补偿路径损耗的必然措施[2,3]。然而波束成形的方向性使得波束之间轻微的未对准就有可能导致无线链路中断。因此,本文主要研究60GHz无
【正】目前,新一代CZ-5运载火箭配套的一、二级氢氧发动机研制工作已取得重大进展,但随着研制进程的不断深入,型号研制过程中依然暴露出一些薄弱环节,如外协外购产品质量不稳
生物科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自然界的生命以及它的变化规律的学科,和其他的学科相比较而言,生物科学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则更加突出。新课程的实施主要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让
颗粒物质是由大量的离散的宏观尺度的颗粒聚集而成的物质形态,它广泛存在于我们的自然界之中,同时由于其兼具流体和固体的特殊属性也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如未来聚变堆中作
随着现代社会车辆数量越来越多,各种交通问题接踵而至。在这种情况下,车辆重识别逐渐被人广泛研究。车辆重识别的目标是在不同的摄像头拍摄的图片下面识别同一辆车。如今重点关注的是在城市监控场景中的车辆重识别,所以实验中采用的数据集是在城市中监控摄像头所拍摄的实时车辆照片。目前交通环境下实时进行拍摄的车辆照片可能并不能拍到车牌,面对无牌车和套牌车时,基于车牌信息的车辆重识别可能并不能完成任务,所以需要研究不
近年来,我国人民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同时也就伴随着对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音乐从古至今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人们表达感情、舒缓身心的重要方式,在当今大
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加速了高中生物教学的改革进程,使高中生物无论在教学模式还是教学方法上都有了一定的变化。而翻转课堂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藩篱,在
一、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是现代中国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中国在19世纪中叶以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封建社会。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资本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
为了提高对非稳态负荷的预测精度,提出了基于Haar小波分析和ARIMAX模型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案。首先,通过Haar小波将高频信息序列与低频信息序列分别从电价与负荷序列中分解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