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我国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农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在新农村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不可避免的遇到了诸多问题,因此,在当前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对今后促进我国农村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综合运用需求层次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等理论资源,利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农村社区建设和管理进行研究;以当前新农村社区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为切入点,借鉴国内外典型社区的成功经验,对中国当前农村社会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阐述了研究背景,指出研究新农村社区建设和管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概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指出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是相关概念的阐述,主要介绍了农村社区、社区管理的概念,借鉴相关理论资源指导农村社区的建设和管理;第三章是我国农村社区管理的历史变革,详细介绍了我国传统社会、建国初期、人民公社时期、改革开放后四个阶段中农村社区管理模式的历史变革,指出各阶段的特点;第四章是国内外农村社区管理实践及启示,详细介绍了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华西村、诸城市、青岛市黄岛区六个地区的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和经验借鉴;第五章是现阶段农村社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出现问题的基本原因;第六章是优化新型农村社会管理模式的总体思路,给予对策支持。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1)现阶段“乡政村治”管理模式存在着诸多缺点,包括国家基层政权与群众性组织之间的矛盾、制度的缺失、公共产品的供需失衡、资源整合乏力、文化认同危机、非政府组织匮乏等。(2)国内外社区的成功经验表明,要结合当前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实行政府资金扶持,社区自治的管理方式,逐渐发展为社区善治。(3)优化农村社区管理的总体思路是:在农村社区主体行为方面,转变政府的社区职能,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增强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在制度安排方面,整合各类资源,完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采用多样方法,促进农村社区管理法治化;在经济支撑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多元投入机制,实行项目外包,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文化建设方面,挖掘乡土文化,繁荣农村社区文化,构建诉求体系,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加强舆论引导,传播农村社区管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