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益气通脉汤是山西省人民医院已故名老中医原明忠教授(1926.4-2010.6)在多年诊治冠心病的临床实践中所创经验方。原老行医六十余载,勤奋钻研,孜孜以求,精通医理,学贯中西,先后在内蒙、山西多地从事临床与研究。先生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深得患者信赖和社会好评,实为我辈弟子之楷模。原老益气通脉汤的组方思想来源于金元时期李杲所著《内外伤辨惑论》中的生脉饮和清代医家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中的隔下逐瘀汤。该方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中祖国医学诊断为胸痹、心痛之气阴亏虚,心脉瘀滞证。在原老所著《冠心病证治》中,对益气通脉汤的临床运用和辨证思路有着详细的论述。基于中医基础理论,结合文献整理和数理统计。笔者以原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部分医案、著作及山西省人民医院中医科现有的住院、门诊病历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关于益气通脉汤的部分进行整理,对其中的中、西医诊断病名、药物使用频次、服用疗程进行频数统计,并总结兼有症状的用药规律。通过对所搜集资料的文献研究与数理分析,结合后世弟子对原氏学术思想的研究成果,得出结论:益气通脉汤不仅仅适用于冠心病气虚血瘀型的治疗,亦对于心律失常、高血压病、肺心病、高脂血症等多种西医诊断的疾病疗效确切。该方对中医以气阴亏虚、脉络瘀滞为主证的胸痹、心痛、肺胀、不寐、心悸、怔仲、虚劳、眩晕、白疕等内、外科疾病皆有良效,但以治疗胸痹、心悸为主,且服用疗程宜长,多为3个月至1年,患者依从性较好。对40例病案中益气通脉汤的用药频次分析认为:该方必用药物为:党参、麦冬、五味子、丹参、红花、川芎,这些药物以补益气阴、活血祛瘀通络为主要功用,这也与益气通脉汤的适应主证——气阴亏虚、脉络瘀阻相符合。通过对现有病案资料及相关文献研究,可将原老应用益气通脉汤的学术思想总结为:(1)权衡标本缓急,遵循辨证施治;(2)疏通脉络瘀滞,理气活血为要;(3)缓解心脉绌急,芳香温通尤速;(4)辨病辨证结合,异病亦可同治;(5)中医四诊与理化检查合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