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取得显著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是笔者也注意到在我国仍有部分群体生活水平低,生活环境差,其中以棚户区最为典型。一直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棚户区改造,并不断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并取得显著的成效,但是由于棚户区改造是一项涉及人员多,改造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的复杂工程,不仅涉及到房屋拆迁,而且涉及到安置模式的选择,还会涉及到后期社区的维护等问题。因此,如何保障棚户区改造工程的顺利实施,维护好人民的最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直思考的问题,并提出以提高棚区内居民的生活水平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为原则,以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宗旨,不断加大对棚户区改造的支持力度,推动我国棚改事业的快速发展,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继续加强棚户区改造,使得这项工作再次成为社会焦点。 巴中市,秦巴山片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位于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地处中国秦岭——淮河南北分界线南,东邻达州,南接南充,西抵广元,北接陕西汉中,同时也是中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素有“红军之乡”、“川东北氧吧”之称。巴中市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对棚户区的改造工作也相对较晚。近年来,巴中市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高度重视棚户区的改造工作,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截至2015年年底,巴中市对棚户区改造已累计投入近200亿元,完成对城市棚户区、国有工矿棚户区,国有林业棚户区以及国有垦区棚户区改造11.8万户。实现了巴中市棚户区面貌的彻底改变,棚户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从巴中市的棚户区改造的过程来看,可以将巴中市棚户区改造工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8年到2013年,这是巴中市棚户区改造的起步阶段;第二阶段为高速发展阶段,时间从2013年至今。在第一阶段中,巴中市棚户区改造工作相对缓慢,而第二阶段则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关于棚户区改造理论的基础上,清晰的界定了棚户区改造的内涵和类别,为巴中市棚户区改造奠定理论基础。然后通过对国外贫民窟改造和国内棚户区改造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本文选取了美国、印度和巴西等国外贫民窟改造以及国内的抚顺市、大邑县以及桂林市鲁家村的棚户区改造为案例进行分析,阐释其成功改造的先进方法和经验,为巴中市棚户区改造提供参考。然后文章对巴中市棚改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巴中市棚改的成功与不足,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和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