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日语教师对微课的认识、制作及应用状况的基础研究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ntdi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课”是以短小的视频为主要媒介的学习资源,它短小精悍,聚焦于某一知识点或教学活动,可谓是“互联网+”时代课堂上教学资源的最佳表现形式之一(王·罗,2018)。王海啸(2017)指出,微课的出现从根本上是由于学习者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要同传统教育机构和教学模式之间的矛盾。微课这一新型学习资源具有开放性、共享性和多元性特征,其资源形态朝着碎片化、微型化、主题化的趋势发展。微课与“互联网+”这一时代特征相吻合,其应用的常态化不仅能迎合信息化社会学生微学习、移动学习、混合学习的需求,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国内相关研究指出,微课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微课的认识不足”,“构成要素不完整”,“质量不高”,“利用率低”等。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源在于教师对微课的认识不足以及制作技术的掌握不够,外部的支持不足。因此,笔者聚焦中国大学日语教师,探究他们对微课的认识及制作、应用的现状,旨在发现问题,探究原因,思考对策,以促进中国日语微课的发展。针对以上研究目的,本文设置了以下研究课题:课题1 大学日语微课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课题1-1 日语教师是如何认识微课的?课题1-2 日语教师是如何制作微课的?课题1-3 日语教师是如何应用微课的?课题2 日语教师对微课的认识与其行动有何关系?课题2-1 日语教师对微课的认识与其制作有何关系?课题2-2 日语教师对微课的认识与其应用有何关系?课题2-3 日语教师对微课的制作与其应用有何关系?为了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本研究做了以下改进。首先,制作了覆盖制作者对微课的认识和制作、应用整体过程的问卷,特别是对制作部分制作者最重视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详细调查。同时,调查了影响应用的因素及利用后的评价和反思、修改等内容。其次,考察了制作者的制作意图及制作视角,让制作者对自己制作的微课进行了自我评价。最后,利用“问卷星”可同时筛选两道题目的功能,对教师对微课的认识及制作、应用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的研究结果与讨论如下:首先,对微课的认识方面,随着微课的发展,教师对其的认识也日益稳定。然而,教师对其构成要素及特点(互动性、真实场景)等的认识仍然不足。一方面,微课大赛的相关规定给教师对微课的认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教师参与微课制作的动机也正在从竞赛获奖向为了学习者、教师自身、教育改革等方面改变。教师对微课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其次,在微课的制作方面,从整体平均分来看,情况比较理想。与以往研究指出的微课存在结构性缺失(如缺少导入、练习等)不同,微课的结构得到完善。微课制作的准备阶段,教师大都能够对学习者和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然而,近半数的教师并未接受专家指导,教师们对于开头是否预告核心内容产生了意见分歧、仅有30%的教师在微课末尾处预告了下回内容。但是,教师在激发和维持学习者动力方面付出了一定的努力。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通过自学掌握微课制作技术的教师得到了一定增加,然而如郑(2016)所言,技术仍然是制约微课发展的重要因素。此外,与同事、学生一起制作微课成为主流,出现了系列化制作微课和外包给专业公司的新趋势。最后,微课的应用率得到提高,但对应用方法和模式的掌握不足妨碍了教师实际应用微课。微课虽然均衡地应用于课前、课中和课后,但受制作的微课种类的限制,其应用集中在基础日语课中。而且,微课的实际应用效果有待提高。实际应用微课后,只有57.35%的教师对微课的教学设计及内容和效果进行了反思与修改。教师的认识和行动既有一致的地方,也存在一定出入。究其根源,是由于教师对微课的认识不够充分。如,教师在实际制作微课的过程中,在“提供真实场景”和“提高学生参与度”等方面做出了相应的努力,但并未认识到微课具有相应的特点。从外部环境对微课的制作和应用产生的影响可以看出,有必要加强研修,提供相应的支持。基于以上的研究结果和讨论,得到以下启示。首先,教师有必要提高自身对微课的认识和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同时,教师需要考虑学习者的感受,对制作的微课进行相关改良。其次,学校应提供资金和设备的支持,为教师提供参加研修和学会的机会。最后,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在研修和学会、大赛的召开及平台建设方面进行改进。然而,本文尚存在不足。首先,由于时间和人脉的限制,本研究未能反映全国的大学日语微课发展现状,在数据的代表性方面有一定欠缺。其次,在结果分析的过程中,对制作者的个体差异关注不够。为了改善这些问题,今后计划扩大调查范围,并采取访谈等质性研究的方法,深入挖掘制作者的想法,对研究做出相应改进。
其他文献
数学概念是人们对客观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方面本质属性的抽象。一切数学规则的研究、表达与应用都离不开数学概念,因此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
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防治中承担医疗救治、传染病管理、接受行政征用与调遣等法律义务,同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
为分析非密闭条件下高浓度过氧化氢的爆炸原因,设计了两种试验条件对爆炸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模拟。第一种试验的条件是使高浓度过氧化氢处于完全敞开体系,第二种试验的条件是使高
<正>说起俞正强老师,我们会很自然的联想到他所倡导的且已产生广泛影响的"种子课"研究。在专著《种子课:一个数学特级教师的思与行》中,俞老师认为,有些课在知识体系中处于相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东部发达省份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吉林省作为中国主要粮仓,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从翻耕施肥、作物栽培、收获等主要生产环节大都实现了机械化,但在作物喷药方面仍然依靠工人和半人工方式实现,不但严重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而且危害种植户的人身安全。农业植保无人机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迫切需求。本文针对吉林省近年来农业发展需求,开展了无人机植保技术和应用平台开发的研究,并进行
卟啉化合物是一系列以卟吩为母体的化合物的总称。它是自然界中比较普遍的一类具有较大共轭体系的化合物,比如在动物体内有运输氧功能的氯化血红素,即一种铁卟啉化合物;在叶
<正>由于在学习小数的意义之前,学生尚未系统地学习分数的意义,所以要让他们在相对抽象的层面理解小数的意义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如果能充分利用几何直观,把抽象的数与具体的
研究目的 1、探讨64层螺旋CT肝动脉血管成像技术,比较不同扫描启动时间与不同浓度对比剂两因素对CTA成像质量的影响。 2、研究CTA对肝动脉正常解剖和变异的显示及对临床
文章分析了西方和国内生死教育发展的现状,比较了中西方在生死教育在教育取向、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环境等方面的主要区别,并分析了造成这些区别的原因在于传统生死观念
网络社区是一组网络节点构成的集合,集合内部节点间互相连接的概率相对高于集合间节点互相连接的概率。社区结构是网络重要的结构特征,它能帮助我们了解网络拓扑结构、认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