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较好的工业基础,中央决定集全国的人力和物力优先对其进行建设,为全国出机器、出经验、出人才,使之成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作为社会主义经济重要支柱的国营企业,其兴旺发达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命脉和社会主义政权的稳定。 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及连年的战争破坏,东北解放后,各地国营企业面临着管理混乱、人才短缺、财政困难。在内部缺乏社会主义企业工作经验,和外部资本主义对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采取包围和封锁的双重压力下,东北国营企业只有向社会主义苏联学习,根据中共中央的要求和东北人民政府的号召,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学习苏联时代背景下,东北国营企业在借鉴、推广苏联企业经营管理方法的过程中,中苏合营的企业的工作方法,起了示范作用,中长铁路曾经是中苏合办的一个模范企业,苏联社会主义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在不同程度上被中长铁路复制和应用,并创造了许多新的先进的工作方法,值得东北国营企业借鉴:主要包括生产工作方法、管理工作方法、宣传工作方法、教育工作方法、以及工会工作方法。 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宏微观结合法以及学科交叉法,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立足于中长铁路工作方法,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国营企业的借鉴效果展开论述。 总的来看,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各地国营企业通过借鉴中长铁路工作方法,对东北国营企业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如确立东北国营企业的基本工作方法、促进东北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当然,其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给东北国营企业发展带来一些消极影响。通过客观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国营企业在借鉴中长铁路工作方法上的得与失,可以为我们今天振兴和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有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