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出导向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行动研究

来源 :淮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yr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是人们用书面语言表达思想的过程,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尤为重要。传统的英语教学课堂注重语法和阅读教学,忽略写作教学。当前我国高中生存在英语写作能力不高的问题,不能将习得的语言运用到实际的交流中,为解决目前国内“学用分离”的问题,文秋芳研究小组提出了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文献的梳理,发现产出导向法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对高中英语写作的实证研究则很少。本研究以“产出导向法”为理论指导,在宿州市某中学高一A(5)班开展为期14周的英语写作实验,旨在培养学生英语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本研究探讨以下两个问题:(1)产出导向法是否能够培养高中生的英语写作兴趣?(2)产出导向法对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有何影响?本研究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采用调查问卷,访谈,英语试题了解学生的写作能力及对英语写作的感受和态度。第二阶段根据第一阶段行动研究发现的问题,笔者运用产出导向法进行英语课堂写作教学,并通过访谈了解和分析本阶段的教学效果及存在问题。第三阶段反思改进研究方案,继续利用产出导向法进行英语写作教学。本研究对每个阶段研究后收集的数据进行量化和质性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产出导向法能够激发高中生的英语写作兴趣。学生对英语写作态度发生转变,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学生对产出导向法认可度较高,笔者通过三次与学生的访谈,结果显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学生十分喜欢产出导向法,并且期望以后能多上作文课。(2)产出导向法能够提高高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学生作文成绩平均值由11.26上升至14.12,作文文本在词汇、语法、内容、结构上的分数都有所提升。本研究探讨产出导向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但由于研究对象较少,笔者教学经验不足,因此,如何更好地将产出导向法应用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还需更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其他文献
<正>1引言在教学中,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学习,拓展学生参与的范围和程度,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和时间,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迸发智慧的火花,提高课堂效率[1].针对学生参与课堂学习,重视学习过程的教学方式,笔者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实践,下面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课教学为例,谈一谈自己的实践,与各位同行进行交流.2导入:提出问题——明确研究的方向师:我们知道生活中处处都是数学,但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
期刊
听说读写是英语教学的四项基本技能,写作牵涉到综合技能,也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但是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着学用分离,写作教学薄弱,尤其是新高考题型,对写作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产出导向法”是由文秋芳教授及其带领的研究团队创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历经十余年的发展,产出导向法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并在国内许多高校付诸实践。研究结果表明产出导向法能促进英语写作教学(文秋芳,2015,张文娟,2
传统的拓扑优化方法依赖耗时的有限元迭代算法,其随着设计域的大小和设计变量的增加,计算时间呈指数增长,导致即所谓的"维数诅咒"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去噪的条件生成对抗网络(Conditional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CGAN)的实时拓扑优化方法,其使用由SIMP法生成的拓扑优化结构和对应的条件编码向量构成的数据集对模型进行训练,通过训练好的模
目的 了解纳米碳示踪剂在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中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甲状腺全切除及中央组淋巴结清扫,观察组加用纳米碳示踪剂。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淋巴结清扫和转移数、血钙和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术后2 d血钙和PTH水平、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而淋巴结清扫数和转移数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阅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获得知识,还能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下教育的主旋律,所以教师应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奠定基础。基于此,文章对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了探索。
以江西省为例,从林权流转、森林质量、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林业特色产业等方面,介绍了江西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践措施和成效,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本文基于“双减”政策要求,提炼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的着力点,建议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优化分层作业设计。
“双减”政策的颁布和实施最直接的体现是,减轻了学生课后作业负担和课外辅导压力,实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双减”背景下的小学作文教学,既要落实“双减”政策,又要顺应新课程改革下核心素养理念的要求,这就对小学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文章从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特征出发,分析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双减”背景下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旨在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成效
<正>我国高校对法学专业开展实践教育的探索比较早。1998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提出要求,高校要通过法律咨询、社会调查、专题辩论、模拟审判、疑案辩论、实习等方式,开展法律实践教学。按照这个要求,我国各高校在开展法学实践教学、提升法科生实践能力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2011年,教育
期刊
为提高教育质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双减”政策的实施,能够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双减”也意味着提质减负,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授课策略,构建有效课堂。本文针对小学高年级段学生,对“双减”政策下如何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进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