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景观资源是旅游资源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是指具有游览、观光、休闲等价值的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平衡的前提下,适度的开发森林景观资源发展旅游业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也是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方向。福州北峰近郊优势及丰富的森林景观资源为其发展生态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从该地旅游业发展现状来看,森林景观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及保护。如何开发利用北峰现有旅游资源,使北峰生态旅游业走向持续、健康的发展道路,对于北峰生态旅游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亦可为福建省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本文首先对景观、森林景观、森林景观资源的概念,国内外对森林景观资源的评价及开发利用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以福州北峰为实例,对该地的森林景观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并应用心理物理学方法对北峰不同类型(天然林、天然次生林、人工林)风景林及几个景区(皇帝洞景区、寿山瀑谷景区、汶洋景区)的森林景观资源进行评价。在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北峰森林景观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经营保护措施。 由不同类型的风景林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北峰的天然林较人工林景观效果好,而人工林又比天然次生林更具有观赏价值,其中,经营管理水平也对风景林的观赏价值有很大的影响。从各种类型的林分来说,部分天然林因缺乏合理保护其景观效果较差,而天然次生林中亦不乏有景观效果较好、观赏价值较高的林分。在各类型林分评价的基础上.针对北峰不同类型风景林提出相应的经营措施,保护现有天然林景观,对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进行相应的改造和经营。 通过对几个景区的森林景观资源评价,可以看出:皇帝洞景区的森林景观比汶洋景区的观赏价值高,而汶洋景区的森林景观效果比寿山瀑谷好。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北峰境内以山、水、森林为主要景观要素的森林景观资源,在几个景区森林景观的评价过程中,本文首次采用了美景度评判法建立北峰森林景观与美景度的数量化模型。由建模的结果可知:在以山、水、森林为主要景观要素的森林景观中,景观布局色彩变化对森林景观的美景度影响最大,另外水体奇特性、对比度、整体组合状况、植被种类、地形变化等也对森林景观的美景度有显著影响。由此可知,在北峰森林景观资源开发过程中,要以突出森林景观色彩,营造特色风景林来提高森林景观资源的美景度;在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要突出山水的奇特性和绿色保健,紧紧围绕当地人文景观资源,充分体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真实和原始,争取将北峰现有的特色资源合理的开发利用。 最后,根据北峰森林景观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结合目前福建省、福州市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方向,提出北峰的生态旅游业发展要充分利用森林、野生动物、少数民族风情和寿山石文化四大特色旅游资源;突出森林观赏与游憩,森林保健与疗养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在保护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众多的风景林资源,辅以必要的旅游设施和景观建设,将旅游区建成特色突出,集“观光游览、休闲健身、疗养度假、科普修学”于一体的多元化旅游方式,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层次游客的需求。树立福州“后花园”的品牌,争取将北峰建设成为“一心、二线、四区、八精品”的综合型生态旅游区。即以岭头乡为综合服务中心,向南、北扩散形成两条旅游主线; 福建农林大学2004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依据资源分布情况及旅游组织路线,逐步形成“生态寻幽旅游区、“风情文化旅游区”、“名胜风光旅游区”和“休闲度假旅游区”共四个功能区;树立“水上游乐”、‘旧溪生态寻幽”、“舍族风情”、“寿山石文化”、“北斗洋文化”“修学朝圣”、“鼓岭度假会务”、“岭头生态观光”八大旅游精品项目,使北峰的生态旅游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