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单一救援资源的动态配置方法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8555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的城市化提高了人员和社会财富的集中,突发事件所给人民群众的威胁和损失更加不容小觑。近年来,自然灾害的频发给我国的城市经济建设以及发展带来了极为严重的损失。如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如何更有效率的提高有限资源的使用效率,挽救更多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日益成为相关领域研究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自然灾害—地震为背景,探讨在存活量最大为目标的多灾点多阶段救援资源的配置问题。首先,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提出本文主要研究的方向。其次在对应急资源的分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5.12汶川地震经验和国际人道主义救援总结出了地震后的救援资源的分类的具体情况并对救援资源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再次,对震后救援资源的需求进行定量分析,以地震为背景假设了受灾群众的五种连续的存在状态,建立了状态转移矩阵,并且对转移之后的多阶矩阵进行归纳总结,得到了以历史数据为参考的估算模型并给出算例进行了分析说明,为应急资源的保障储备提供了参考价值,进而提高了日后对于应急管理的响应度。在地震发生后的短时间内,由于对各种不同救援资源的大量需求,有时候即使某种救援资源满足了受灾点不同时间的需求,但是其它救援资源也很难保证在同一时间内得到满足,所以供不应求这一现象是最常见的。本文在供不应求的假设下建立了以存活量最大为目标的多灾点多阶段震后救援资源的配置模型,证明了最优解的存在和唯一性。对于阶段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验证和说明,最后给出具体的算例并对模型中的重要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由于资源配置问题的复杂性,本文只在一个小的层面上对其进行了研究,尚存在着很多不足。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做了总结,并且指出了所研究领域中可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和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改变了人们的传统交流方式,同时使得学习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学生出于心理原因不愿意动手学写汉字,更
说明文教学是比较枯燥的,因此教者也经常在探究这些课文的切实可行的方法,以期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我们要抓住语言的缰绳,也要组织扎实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进行阅读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情趣.但是现阶段小学阅读教学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进一步
【摘要】“有趣,才能生趣”。特别是小学低年段,老师的教学富有趣味,学生才会有浓浓的学习兴趣,才能让课堂富有生气,否则怎能成就有效的课堂、高效的课堂?让教学饶有趣味,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是让教师需要深入骨髓的意识。确实,老师的“妙趣”可以“横生”出很多精彩的教学场景,收获意想不到的教学惊喜。  【关键词】趣味;思考;课本;古诗;活起来  【中图分类号】G623 【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需求了,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式.语文在我国的教学过程中一直都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界人士对于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语文在整个上学生涯来说非常重要.而语文中的阅读,是人类最基本的一项学习本领,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首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