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电影海报发展研究(1949—1966)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aibin_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电影海报的发展(1949—1966)在中国电影发展史、新中国建设史和中国平面设计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新中国电影海报发展的探索阶段。本文从1949至1966年新中国电影海报发展的历史背景出发,结合我国艺术发展与政治的关系,以当代设计的视角,分析本时期电影海报的政治性与艺术性特征,为当代中国电影海报民族化的发展提供图文支持。本文由六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从文章的内容、目的、意义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线索和依据。第二章从电影海报与电影、各宣传绘画之间的关系,概述电影海报的起源、功能等信息,对电影海报的概念进一步的清晰界定。第三章进入本文的主题,通过对电影与电影海报的发展、电影海报的创作政治、艺术环境及外来艺术对电影海报的影响对1949—1966电影海报的发展概况进行综述。第四章从电影的风格演变、表现形式、构成要素、民族特色等四个方面对新中国电影海报(1949—1966)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探寻政治文艺纲领下,电影海报的艺术美学特征。第五章阐述新中国电影海报艺术的艺术价值及对当代电影海报设计国际化与民族化交融的传承与借鉴。第六章对文章进行总结,对中国现代电影海报艺术的发展提出展望。新中国电影海报发展与研究(1949—1966)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美学价值。处在新旧交接的时代,新中国电影海报的发展既继承了建国前的优点,又吸收国外文化并结合民族特色,按一定的审美原则创作出经典的作品,为现代化、科技化、国际化的当代电影海报民族化设计提供依据。其艺术特征为现代电影海报设计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基础。研究新中国(1949—1966)电影海报的发展,对避免由于国际设计趋势带来电影海报中民族性的削弱,而造成千篇一律缺乏生动性的局面有深刻的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CCSD(T)/aug-cc-pVTZ//B3LYP/6-311+G(2df,2p)方法构建了HO_2+ClO反应体系的单、三重态反应势能剖面,并对该反应主通道的速率常数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HO_2+ClO反应中存
对于新媒体时代下国有企业宣传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通过分析新媒体优势、研究国有企业宣传工作特征探究国有企业宣传工作的提质增效途径,这对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脉冲微分方程和时滞微分方程被广泛应用到流行病动力学的研究中.时滞脉冲微分方程不但考虑到瞬间变化对事物状态的影响,而且考虑到过去状态对事物变化的影响,所以能够
目的 通过对成人大脑冠状面MRI图像和横断面CT图像与相应断层标本的对照观察,依据大脑髓质发出的髓突,利用表盘定位法追踪、定位相应脑回,为脑功能的影像学研究和术前病理学
借助霍维茨等人设计的外语课堂焦虑量表(FLCAS)对非英语专业的227名学生和英语专业的89名学生进行外语焦虑调查和对比研究,探究减轻外语焦虑的有效策略。运用SPSS17.0统计软
声乐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过程是否客观直接影响声乐教学效果,文章就教学客观性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语言和个人审美四个方面展开了论述。
癌症是威胁全球人类生命的最大杀手之一,也是当前医学研究领域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随着纳米材料的快速发展,近年来纳米医学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引起了广泛关注。与传统药
背景和目的:脑血管病是人类第三大致死原因,为中老年人致残的首位原因。在我国,缺血性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病。发病后6h之内的缺血性脑梗死为超急性期脑梗死。这一时期,在
<正>蒙古草原狼Canis lupus是一种体型中等的狼,体貌较之北美灰狼,体毛呈棕黄色,腹部略白,而北美灰狼北部呈灰黑色,腹部呈灰白色,体型比北美灰狼瘦小很凶猛的一种动物。主要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