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绘画一贯体现的是笔墨情趣、法道自然、天人合一等自然观与人生观,而当代艺术家则是对这一表现形式和精神本质借用并加以延伸的过程。与古人相比,他们所面对的是当代文化情境——一个多元化的信息图像时代。在这个时代里,艺术家们也在各自寻找着自己的方式来实现对当代社会的关注与表现,致使艺术风貌的多元化,水墨艺术生命力不断的绽放光彩。中国绘画的精神,是传承,是不断的吸收总结与革新。本文从当代工笔花鸟画家苏百钧的绘画角度入手,分析中国传统工笔绘画发展至今的又一高峰的新变特点。以此说明绘画在当代的继承与发展,同时从画家作品的形式与内容,绘画语言与视角等方面来进行分析与深入拓展。苏百钧的绘画以清韵淡雅的田园风格在当今工笔画坛独树一帜。古往今来成功的作品往往是“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心悸的律动。在当代画坛中,苏百钧的风格绘画可以说是代表了这个时代工笔绘画发展的一面。然而,当我们在作品前为之惊叹的同时,更要透过表面加以深刻思考探究,他的作品是如何形成自己的创作观念,又是如何表述出来,这与其个人的成长环境,情感体悟,价值取向,审美观念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章的第一章对苏百钧的艺术之路进行综述,从地域生活到绘画学习再到绘画教学这样一系列成长过程分析探究其个人绘画风貌的形成。文章的第二章简单回顾工笔花鸟的绘画发展历史,并从苏百钧绘画意境及风格特点入手概述了其个人工笔花鸟的艺术风格特征,从而在工笔绘画发展的整体角度上看待其绘画作为当代工笔花鸟绘画发展中的过渡阶段,来进行总体概述。文章的第三章是作为分析第四章的铺垫,从师从古人,师从自然两方面交代出苏百钧的绘画创作观念。文章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分别从绘画作品中的题材,构图,色彩三个方面着手分析苏百钧在对中国传统基础上结合西画元素的创作,从技法语言上追寻其个人的绘画体貌特征。文章的第五章从苏百钧的绘画到本人自身的绘画创作,在对苏百钧绘画风格特点进行分析探究后的一些实践过程做出的总结,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再从实践到理论的进一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