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温阳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抗炎、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来源 :内蒙古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i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肠炎温阳散保留灌肠的疗效,并探讨其在抗炎、免疫调节等方面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有效的方法与依据。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开拓新的思路,寻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领域新的突破点。  方法:将入选的63例观察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以1∶1的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脱落1例,对照组32例,脱落2例。治疗组用肠炎温阳散药液(9g)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对照组在口服药的基础上采用100ml温盐水保留灌肠。美沙拉嗪肠溶片的服药方法是三餐前1小时服用,用药剂量是0.5g/次。肠炎温阳散药液的灌肠方法是将9g药液稀释在100ml开水中,水温至38-40℃时开始保留灌肠。两组患者灌肠的时间均为每晚睡之前,每天1次,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各临床症状积分、肠镜粘膜下表现积分、免疫学指标、理化指标的变化差异,并对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作出评价。  结果:治疗后两组在中医证候、各临床症状、肠镜下粘膜表现、免疫学指标、理化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86.7%。用药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部分临床症状积分比较(腹泻、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腰膝酸软、形寒肢冷)有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腹痛、腹胀症状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免疫学指标(IL-6、IL-8,TNF-a)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肠镜下粘膜表现积分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理化指标(C反应蛋白、血沉)比较有差异(P<0.05)。  结论: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各临床症状(腹泻、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免疫学指标、肠镜下粘膜表现、理化指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在改善腹痛、腹胀方面两组无差异。表明肠炎温阳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效且可以提高临床总有效率,能降低患者血清中血沉、C反应蛋白、IL-6、IL-8,、TNF-a,证明肠炎温阳散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上具有抗炎、免疫调节的作用。
其他文献
在中学物理教育中引进“物理学史”,是让学生们认识了一些物理学家和深刻了解这些物理学家所研究的内容及他们对我们现代生活、政治和文化所作出的贡献。物理学史学习的内容可以使学生对物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生们学习物理的激情。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渗入物理学史的教育,可以让学生阅读到物理史上丰富的素材,学生就能对材料上的人物故事和探究过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说牛顿被苹果砸中进而提出
教学过程是一种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认识主体的主动参与,教学就无法进行。学生是学习和认知的庄体,教师只起主导作用,而教与学只有紧密的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强大的师生合同力作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学习物理也一样,必须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才能达到既学到了初步的物理知识,又获得了观察,实验的初步技能及分析、概括和应用的能力。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物理教学实际来谈谈让学生主动学好
目的:探讨超微粉化对生脉散主要成份及其抗缺血心肌重塑作用的影响,并从金属基质酶和抑制剂角度阐明其抗心肌重塑的作用机理。 方法: 1.采用气流粉碎方式制备微米级超微生
1956年,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制定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他提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目标领域。根据布卢姆等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结合我国的教育教学实际,新课程将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现将如何在物理教学中体现三维教学目标的教学浅见简述如下:  一、以知识为基础  知识是能力、品格、方法得以形成的基础。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概念,要帮助学生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证明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心绞痛疼痛程度、减少其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为中医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提供新
目的:通过建立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模型,动态观察UUO大鼠肾功能,肾组织病理改变和肾组织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BB,PDGF-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