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的《救助管理办法》的制定和实施,在此基础上成立的救助管理站取代了原来的收容遣送站,并开始实行人性化的救助和管理。但是,由于新的救助管理办法不够完善、救助管理站工作中存在问题,以及社会上的人,特别是一些别有用心的流浪乞讨人员对新的救助管理办法的误解和利用,孕育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职业跑站者”。“职业跑站”现象的日益泛滥,救助管理工作人员在救助”职业跑站者”时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探索和研究解决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许多救助管理站也在探索着应对“职业跑站者”的救助管理问题的办法。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助人的服务性专业和活动,同救助管理工作的助人理念有着一致的目标,而且在助人的过程中效果突出。所以,社会工作专业的助人方法、理念越来越被救助管理站所运用,国家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在各个服务领域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然而,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在救助管理领域的运用和实施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救助管理工作人员对“职业跑站者”的救助管理工作问题依然严重且需要进一步的改进。社会工作伦理是一种内化的专业价值理念和伦理操守,是社会工作者在进行专业助人时有效的向导,特别是在救助工作中遇到原则和情感的抉择困境时能够给予工作人员正确和恰当的引导,所以,在救助管理工作中对社会工作的引入,不仅是方法的引入,更为关键的是社会工作伦理的引入并实施。本文在社会工作伦理的视角下,从救助管理工作人员的角度,分析和研究救助管理站对“职业跑站者”的救助管理问题。本研究基于笔者在救助管理站的实习以及对站内工作人员的深度访谈,对救助管理站对“职业跑站者”的救助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剖析救助管理工作人员在救助管理“职业跑站者”时出现的行为、态度及心理等方面的一些问题,论证社会工作伦理视角下救助管理站对“职业跑站者”进行救助和管理的可行性和优势,从而提出如何运用社会工作伦理视角促进对“职业跑站者”的救助管理工作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