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流传播特性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保护方案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1986527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压直流输电(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技术具有传输功率大、输电距离远和经济效益好的优点,在远距离大容量输电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直流输电线路数量众多,且工作环境复杂、故障率高。因此可靠的直流输电线路保护,对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实际工程中的HVDC系统线路保护存在一些问题:(1)现有工程中采用的行波保护存在的耐受过渡电阻能力较弱,导致可靠性不足。(2)纵差动保护原理无法反应故障暂态特征,导致速动性不足。因此,本文针对以上两类问题,以提高现有保护方案的可靠性和速动性为目标,围绕输电系统对故障电流的影响分析,开展了基于电流传播特性的高压直流线路保护方案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有:(1)介绍了现有工程中采用的西门子行波保护和纵差动保护的配置方案,并根据实际保护配置方案建立了仿真模型。通过仿真研究了现有工程中行波保护和纵差动保护在各种类型故障下的动作情况。在此基础上,对行波保护和纵差动保护适应性不足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2)针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现有行波保护故障识别准确率不高、耐过渡电阻能力不强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故障电流传播特性的单端保护方案。基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等效电路,分别分析了故障电流从换流侧到线路、从线路到换流侧以及在线路上的传播特性,进而分析了不同位置发生故障时,整流站线路边界两侧故障电流特征的差异性。基于此,利用特征频段电流构造了区内外故障的识别判据,设计了直流线路单端保护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保护方案能够准确识别出区内外故障,且具有良好的耐过渡电阻及抗噪声干扰能力。(3)针对现有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纵联保护受分布电容影响大,动作速度慢从而导致系统闭锁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不受分布电容影响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方向纵联保护方案。通过分析模电流传播特性得到线模电流具有受分布电容影响小的特点。基于输电线路线模阻抗推导了区内和区外故障下线路两侧测点电流幅值特征,从而利用整流侧和逆变侧测点线模电流故障分量幅值比的差异作为保护判据,构建了区内外故障识别方案,并通过理论分析为保护阈值选取提供了依据。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保护方案能够可靠识别区内外故障,保护结果不受分布电容影响,对采样和通信要求不高,并具有较强的耐过渡电阻能力和抗噪性。
其他文献
当今世界,可充电电池作为储能载体广泛应用于不间断电源、人造卫星、电动汽车等领域。锂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低自放电率和无记忆效应的特点被认为是最具吸引力的可充电电池之一。由于单节锂电池的电压低,容量小,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将多节电池串联或并联,以满足负载需求。然而,不同的电池单体在电化学、容量、内阻等方面存在细微的差异。电池组内单体电池参数的不均匀性会导致电池单体的过充或过放电,这将降低整个电池组的容量和
三电平半桥双向有源变换器(Dual Active Bridge,DAB)具有高压和双极性输出特性,是一种适用于直流微网等应用中对地具有正负两极输出要求的拓扑。本文以双极性直流微网为研究背景,以三电平半桥DAB变换器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平衡负载条件下变换器支撑电容电压不均衡的问题,提出了调制均压控制策略与周期组合序列控制策略,实现了负载波动与切换时平衡电容电压的作用。全文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首
磁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Inductive Power Transfer,IPT)技术通过非物理接触的方式实现电源与负载之间的能量传递,具有实用性、便捷性以及特殊场合的适用性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应用。然而在许多应用场合,松耦合线圈原副边的相对位置较为灵活,线圈参数极易发生改变,导致传输功率发生较大的波动,输出特性发生较大改变,大大降低了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可靠性与实用性。随着IPT技术的不断成熟,
学位
风电机组的偏航控制系统通过电机驱动机舱旋转,保持桨叶对准风向,以捕获最大风能。早期,偏航控制系统多采用电机直投方式驱动机舱,当机舱与风向角度相差超过15度时,直接投入驱动电机以调整偏航角度,这种直投方式必然带来电流冲击和机械冲击。电流冲击会导致开关跳闸,无法偏航,只能通过人工恢复;机械冲击导致齿轮磨损,使得偏航系统机械寿命缩短,维护成本增加。采用变频驱动偏航电机可以消除直投电机带来的问题,本论文开
目前,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爆发时期,地铁成网运行日渐完善。在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中,由于钢轨自身存在纵向电阻且与大地不能做到完全绝缘,杂散电流的泄漏问题在所难免。本文基于CDEGS软件通过合理的简化和假设搭建了包含地上牵引供电系统和地下地网结构的多区间杂散电流仿真模型。通过设置观测线和观测面可以仿真计算得到各个观测点的标量电位,同时介绍了地中杂散电流的计算方法。首先,搭建了均匀地质条
学位
随着稀土永磁材料开发力度的增加与电机制造工艺的提高,永磁同步电机凭借其物理结构简单、使用可靠性好,高功率密度和高动态性能的优点,逐步在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电力船舶、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得到应用。以高速列车和城轨列车为典型代表的大功率交流传动场合中,牵引变流器受限于安装空间和散热条件,一般要求功率器件降低工作开关频率以满足温度和开关损耗要求。传统的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算法在低开关频率下都难以保持较高的
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国家,而滑坡作为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严重威胁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滑坡参数的定性判识与定量计算对灾后风险评估,应急抢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传统的野外测量方法,工作量大、效率低,无法满足灾后应急抢险需求,非接触式的遥感测量方法如摄影测量和三维激光扫描可以提高处理效率,但是对设备要求较高,且需要测量人员具备扎实的测绘知识基础。所以对于灾后抢险工作而言,迫切需要
川藏铁路是一项建设难度极大、环境影响极其深远却又必须要建的国家重大区域性基础设施工程。其建设将对沿线藏区脆弱的生态系统带来巨大的扰动,其中铁路车站片区所产生的干扰最为持续和突出。川藏铁路站点和站区的建设极可能为沿线区域的生态环境及生态安全格局带来众多干扰因素,例如景观异化、自然生态区域被侵占、生境恶化等。川藏铁路沿线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以藏族为主的社会经济模式具有极大的地域独特性,且社会发展和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