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图像边缘检测是图像处理领域中较为基础的研究问题,也是很多计算机视觉任务的技术基础。已有的许多研究工作表明边缘检测在图像特征描述、高级特征提取、目标识别以及图像分割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快速准确定位和提取有效的图像边缘特征信息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现有边缘检测网络模型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特征融合策略、损失函数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跨层多尺度特征融合的二分类边缘检测网络和基于注意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像边缘检测是图像处理领域中较为基础的研究问题,也是很多计算机视觉任务的技术基础。已有的许多研究工作表明边缘检测在图像特征描述、高级特征提取、目标识别以及图像分割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快速准确定位和提取有效的图像边缘特征信息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现有边缘检测网络模型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特征融合策略、损失函数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跨层多尺度特征融合的二分类边缘检测网络和基于注意力机制的语义边缘检测网络,该网络是一种端到端的网络模型,输入RGB图像,输出对应的边缘预测结果。在主流的边缘检测数据集上进行实验,本文提出的边缘检测网络模型性能优于其它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提出一种基于跨层多尺度特征融合的二分类边缘检测网络,在残差网络中引入扩张卷积和混合注意力模块;设计了多尺度融合模块,增大模型感受野的同时提取更高效的边缘特征;为了进一步提取更精细的边缘,设计了跨层融合模块,将高层含有全局信息的特征和低层含有细节纹理的特征进行融合,使得低层特征也能关注全局特征。实验表明,该网络在BSDS500、NYUDv2和BIPED数据集上的性能高于其它网络模型。(2)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语义边缘检测网络,在残差网络中引入全局上下文注意力模块,每个像素点通过注意力模块可以充分利用全局上下文信息;设计了特征标准化模块,将每个阶段的特征上采样到原始图像大小并进行标准化,方便后续进行特征融合也加快了网络的收敛速度;设计了层注意力模块,将低层的细节特征信息进行充分融合;为了弥补高层分类结果损失的细节信息,设计了自适应权重融合模块,将高层含有全局信息的特征和低层含有细节纹理的特征通过自适应的权重进行融合。实验表明,该网络在Cityscapes和SBD数据集上的性能高于其它网络模型。(3)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边缘检测系统。选择输入数据集和对应的网络模型及其训练好的权重参数,系统对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可视化并提供各种性能评价指标。
其他文献
随着高分辨雷达技术和雷达目标识别技术的发展,特征提取方法越加完善,可以从雷达回波中提取更加丰富目标特征信息。理想的点目标回波模拟方式已经不适用于此类具有高分辨特性和目标识别功能的雷达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的全面验证测试,而基于固定多散射点模型的扩展目标回波模拟也逐渐难以满足对回波逼真性越来越严苛的要求。因此,利用电磁场数值计算获得的真实目标特征数据设计雷达回波模拟系统就成了雷达系统研制的迫切需求。本文以
本文围绕低轨卫星通信系统的智能天线相关技术,开展可以用于在轨动态重构的稳健方向图综合算法和能够对主瓣和旁瓣特性进行稳定控制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的研究,并构建智能天线测试环境,开展所提出的相关算法在19阵元三角栅格智能天线系统中的实测验证。首先,针对中大规模阵列任意形状方向图综合,现有的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的交替投影(Least Mean Squares Alternating Projection,L
近几年人们不仅对视频清晰度与流畅度有更高的要求,也开始希望在观看视频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立体感,从而拥有更好的观看体验,由此推动了3D-HEVC编码技术的发展。3D-HEVC的编码树单元(Coding Tree Unit,CTU)内部与HEVC相同,采用基于四叉树的递归分层结构。同时,为了保留锐利边缘的高频信息,深度图像新引入了一些编码模式。编码单元(Coding Unit,CU)复杂的的四叉树结构
随着电子倍增CCD(EMCCD)向高分辨率、高帧频的方向日益发展,传感器对外围电路的驱动能力和噪声抑制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本文以高分辨率帧转移型EMCCD图像传感器CCD201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研究了EMCCD噪声抑制、高性能驱动电路设计、低噪声模拟前端设计、数字图像处理与传输等问题,为高分辨率、高帧频EMCCD的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针对EMCCD的高容性负载特性,在分析
激光引信炸点控制精度高、具有目标方位识别能力,但易受云烟干扰;毫米波引信全天候工作能力强,但易受箔条云干扰且无目标方位识别能力。激光/毫米波复合引信通过激光探测系统与毫米波探测系统的复合应用,可以扬长避短,有效提高导弹引信在复杂战场环境下的目标探测能力和炸点控制精度。本文通过目标激光/毫米波散射特性仿真计算、激光/毫米波探测系统虚拟样机功能模块建模、光电干扰与电磁干扰建模和激光/毫米波复合引信信号
随着社会需求的迅速发展,如何针对不同实际情况下研究一套既准确又高效的电磁仿真分析方法成为了计算电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由于人为或者环境因素等原因,目标的几何外形存在不确定性,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会因为外形不确定性而改变。本文将以精确方法和高频方法为理论基础,重点研究了不确定外形对电大尺寸目标电磁散射特性的影响。对于不确定外形旋转对称体目标的电磁散射分析,本文基于旋转对称体的电场积分方
随着我国电梯保有数量的急剧上升,电梯与日常生产生活的联系越发紧密,如何保障电梯正常运行及时对故障进行诊断与预警,成为了政府与相关学者重点关注的问题。与此同时,物联网技术的兴起带来了先进的智能感知技术,因此能够采集到的电梯运行数据在数量与实时性上都得到巨大的提升,种类也越来越繁多。这些数据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待发掘知识,为电梯故障监测与预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在此背景下,本文对曳引式电梯主要组
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ari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PolSAR)是一种主动成像技术,它通过发射电磁波信号,并接收回波信号来获取地物信息,被广泛应用于植被观测、环境保护以及城市规划等领域。图像分类作为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解译中最引人关注的问题之一,受到科研学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得益于强大的特征提取能力,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方法成为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图像
随着现代电子战场环境日益复杂,单基地雷达已逐渐不能满足战场需求,与此同时,具有潜在“四抗”能力的双基地雷达重新得到了发展。本文以某半主动/主动复合雷达研制项目为背景,对地-空双基地雷达系统协同抗干扰算法展开了研究,采用数据联合关联假设检验的方式剔除距离假目标干扰,对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空中雷达信号处理器多核DSP的软件设计与实现。首先,针对本文的地-空双基地雷达系统,设计了双站数据联合抗干扰算法,根
随着智能化的全面发展,智能化机器逐渐取代人工操作,自动化焊接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工件焊缝提取对于自动化焊接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边缘检测算法进行了研究与改进,提升了工件焊缝及轮廓检测的精度。针对自动化焊接技术的研究现状,研究了一种基于图像特征提取与三维模型匹配的自动化焊接视觉引导系统。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针对焊件图像的特点及现有算法在焊件图像上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跳层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