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旅游强调规划管理者和旅游者在合理利用生态旅游资源的同时,积极保护生态环境,这种思想是可持续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2002年世界旅游组织提出“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的关键”的年度口号,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明确生态旅游是实现可持续旅游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旅游资源的广泛开发,生态旅游逐渐出现“泛化”现象,带来了诸多的负面效应,这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符。由此提出作为生态旅游活动的始端,如何通过生态旅游地的规划来促进生态旅游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对生态旅游内涵和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的深刻认识和对相关文献资料的讨论,提出生态旅游地规划的重点是生态旅游地的分区规划,并从方法论上探寻实现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引入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安全格局理论,通过对景观资源进行生态旅游阻力评价,构建生态旅游地分区规划的新模式,并以河南省淇县金牛岭森林公园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证明基于景观格局分析的生态旅游地规划分区具有可行性。论文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依据和写作思路。第二部分为生态旅游地的发展现状研究。通过对生态旅游内涵的深入认识和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地的发展与生态旅游内涵相背离。第三部分是对生态旅游地规划研究状况的分析。对生态旅游地规划的理论基础、生态旅游规划研究的重点、以及生态旅游规划的实现途径进行分析总结,提出生态旅游地规划的重点是生态旅游地的分区规划,景观安全格局途径是生态旅游地规划分区实现的有效途径。第四部分为理论框架构建部分。将景观安全格局引入生态旅游地分区规划中,从“源”和阻力因素的选定、阻力值的赋予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构建生态旅游地景观安全格局的具体步骤和方法。第五部分通过实证进行方法论的验证。以河南省淇县金牛岭森林公园为例,通过应用景观安全格局分析,对旅游地进行分区,并对景区景观格局优化提出建议。最后是结论部分,对本文的结论进行了概括,指出了文中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