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的生态旅游地规划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hsl76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旅游强调规划管理者和旅游者在合理利用生态旅游资源的同时,积极保护生态环境,这种思想是可持续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2002年世界旅游组织提出“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的关键”的年度口号,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明确生态旅游是实现可持续旅游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旅游资源的广泛开发,生态旅游逐渐出现“泛化”现象,带来了诸多的负面效应,这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符。由此提出作为生态旅游活动的始端,如何通过生态旅游地的规划来促进生态旅游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对生态旅游内涵和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的深刻认识和对相关文献资料的讨论,提出生态旅游地规划的重点是生态旅游地的分区规划,并从方法论上探寻实现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引入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安全格局理论,通过对景观资源进行生态旅游阻力评价,构建生态旅游地分区规划的新模式,并以河南省淇县金牛岭森林公园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证明基于景观格局分析的生态旅游地规划分区具有可行性。论文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依据和写作思路。第二部分为生态旅游地的发展现状研究。通过对生态旅游内涵的深入认识和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地的发展与生态旅游内涵相背离。第三部分是对生态旅游地规划研究状况的分析。对生态旅游地规划的理论基础、生态旅游规划研究的重点、以及生态旅游规划的实现途径进行分析总结,提出生态旅游地规划的重点是生态旅游地的分区规划,景观安全格局途径是生态旅游地规划分区实现的有效途径。第四部分为理论框架构建部分。将景观安全格局引入生态旅游地分区规划中,从“源”和阻力因素的选定、阻力值的赋予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构建生态旅游地景观安全格局的具体步骤和方法。第五部分通过实证进行方法论的验证。以河南省淇县金牛岭森林公园为例,通过应用景观安全格局分析,对旅游地进行分区,并对景区景观格局优化提出建议。最后是结论部分,对本文的结论进行了概括,指出了文中的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追求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是当今时代的特征,新课改也提出了高效课堂的理念,如何在固定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完成更多的教学内容,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是广大教师正在思考的问题。初中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学好语文是语文学习的目标,也是为学习其他学科打下良好的语言文字基础。本文以初中语文教学为载体,对高效课堂的构建提出如下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尺度一直是地理科学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随着GIS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和需求层次的日益提高,利用多尺度空间数据实现多层次观察和分析地理现象变得越来越重要。空间数据的多尺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灾害已经成为当今人类发展所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城市作为一个人口与经济密集的巨大承灾体,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及国家灾害防御的中心和重点。
司马金龙墓葬中的墓志和漆画中含有一系列的书法资料,其书法主要以魏楷为主。该墓是建于北魏平城时期,漆画大篇幅的文字更具观赏和研究价值。墓志表铭文。书法风格呈现了一种
自覆膜栽培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后,全球每年农用地膜消耗量约为500百万吨。我国目前农用地膜消耗量达到131万吨/年,土地覆膜面积已超过1758万公顷,覆膜农田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农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种新型的语文教学模式——体验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本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着重介绍了构建体验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方法,通过体验式的课堂教学能够实现教学目的。  一、创设多样情境,怡情怡性  适当的情景体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语文是一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初中语文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道德情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情景体验,能够更好地实现
农作物产量的估产是当今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世界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要依据。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人口,国家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人口的粮食问题。玉米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确保玉米生产的安全性在粮食安全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高光谱遥感监测技术在多种信息的监测和获取方面发展迅速,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实时、准确地获取玉米生长信息与冠层光谱特征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对农业估产意义重大。高光谱遥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