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四步骤在《火桂花》英译本中的体现

来源 :西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顾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历程,在中外往来方面,西方优秀文化“引进来”的比例大于中国优秀文化“走出去”的比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中华文化“走出去”是大势所趋。《火桂花》(Huo Gui Hua)是《曹文轩中英双语作品集》中的小说之一,其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曹文轩先生,译者是汪海岚,英译本名为The Cassia Tree。小说围绕一棵桂花树和一个奇妙的“摇桂花”的风俗,讲述了女孩婉灵的故事。作品沿用曹文轩先生一贯的主题,从苦难着手,随着故事的发展,剖析人性的善恶,引人深思。小说中使用了大量的中文特色表达,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英译具有一定的困难,相关英译研究也比较少。如何扭转我国儿童文学作品的地位,将中国儿童文学作品更好的翻译和传播,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以《火桂花》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在斯坦纳翻译阐释学理论四步骤指导下,分析了译者是如何通过信赖、侵入、吸收、补偿四步骤传达原文的意义和形式,从而达到原文与译文的平衡的。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使用了归化还是异化的翻译策略。阐释学理论由古典阐释学发展到现代阐释学,经过了长期的发展。斯坦纳基于哲学阐释学提出了阐释学翻译理论,将翻译分为四步骤。第一步是信赖。初始的信赖是一种信任的投入,以其过去的经验为保证。第二步是侵入。译者理解文本及文化,并从自己的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第三步是吸收。在侵入的同时,译者也会对原文本及其所传达的文化进行吸收,将所学内容纳入自身文化体系中。第四步是补偿。由于文化差异,前三步会导致原文与译文的不平衡,为了恢复先前被打破的平衡状态,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研究发现,在汪海岚《火桂花》英译本The Cassia Tree中,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使用很有规律,阐释学翻译理论四步骤贯穿《火桂花》英译本整个翻译过程,译者充分发挥主体性,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保留中国特色。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四步骤在《火桂花》英译本中的应用分析,有助于探讨该理论对我国儿童文学作品英译的指导作用,以求更好地讲好中国文化、保留中国文化特色,让更多的中外译者看到将中国儿童文学作品外译的可行性,推动中国优秀文化“走出去”。
其他文献
主体唤醒,这是学科教学实现深度学习的基础条件。在数学学科教学设计中,教师适时展开课堂转型探索,在深度学习大背景下进行教学研讨,从教程设计、活动组织、学法传授、课堂评价、训练创新等角度寻找突破口,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示,有效提升学科教学品质和效率。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围绕学生深度学习需要做课堂转型探索,与新课程改革精神相一致,其适合性更高,促使学生顺利构建学科认知体系。
目的 探讨羊栖菜多糖(SFPS)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SFPS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应用Hoechst33258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Bax、Bcl-2和Caspase-3基因m 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SFPS可降低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活
[研究目的]数字经济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极,建构面向数字经济发展的政府数据开放价值创造系统,并对其运行机制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改善政府数据开放实践,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方法]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从创新要素、创新主体、创新机制与创新环境等维度建构面向数字经济发展的政府数据开放价值创造系统。[研究结论]在政府数据开放的过程中,数据供给者、数据开发者、数据消费者等多元创新主体,通过创新平台与数据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社会在不断减少源、荷端的碳排放量,电网自身也需要提出减碳规划,减少网端碳排。为了对电网提出的减碳方案的合理性进行有效评估,为方案的完善和决策提供多维信息,提出一套针对电网减碳方案的综合评价方法。由于减碳方案常涉及新能源接入、电网拓扑优化等影响系统供电可靠性的措施,提出从节能减碳效益、电网安全可靠性和方案经济性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方案进行综合评价。针对目前建设新型电力
<正>杭政函[2022]6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杭州市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实施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22年1月27日(本文有删减)杭州市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21] 24号),高水平开展国家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结合杭州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期刊
新冠疫情在高密度、开放式的办公空间中传播速度较快,如何守护防疫安全,又能平衡开放空间的协作优势,是当前办公场所改造亟待探讨的问题。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利用可移动家具重塑办公空间”为研究目的,按空间类型分析办公室布局及家具设计,并结合讨论防疫辅助设计软件、可移动隔断及办公室整体改造案例,可为我国办公空间的防疫改造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