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相关论文
双碳目标是近年来我国相关学者提出的全新的发展战略目标,其中心思想是在不影响我国各部门发展的前提下结合传统生态智慧与生态文明......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作为碳排大户的建筑行业推动建筑碳减排尚有潜力可挖,而发展绿色建筑则成为实现建筑业碳减排......
为研究既有产业园区低碳化升级的实际问题,从城市和产业园区两个维度分析其低碳化升级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立足于城市、产业园区、企......
碳中和目标下水电高占比电网的煤电陆续退役、新能源加速发展,将带来调节能力和安全稳定弱化等诸多问题,电源结构和网架形态的适应能......
在碳中和框架下,日本特别设置了以“绿色创新基金”研发资助体系为主的政策工具,确保在国际技术市场占据优势地位。从基金总体部署......
回顾"十三五",商业银行作为绿色金融主要资金提供方,为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进入"十四五",浙江省银行业紧紧围绕......
文中以近城市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为研究对象,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发展背景下,针对国有林场发展和改革遗留的旧问题和当前面临的新机遇......
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影响各行各业的重要因素。数字经济带来的科技革命也逐渐在绿色金融、节能减排等领域发挥......
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碳排放量的增长,二氧化碳排放改变了温室气体浓度,使地球温度升高,气候变化成为人类社会生态圈的严峻挑战,威胁着地球......
碳市场的建立和运行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按时、高质、保量地完成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性保障。碳信息的真实、完整与合法,是......
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节点,老旧小区节能优化则是双碳政策、节能环保的战略点,科学、合理的改造技术,可降低基础能......
我国于2020年9月明确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与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双碳目标的提出彰显了我国加速推进绿色发展的决心,绿色发展......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提出了将打造10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园区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载体,管......
基于福建省财政造林补贴和林业碳汇项目实施情况,以52个县(市)为样本,以“碳中和”下减排增汇为目标对政府和市场化生态补偿方式有效性......
随着化石资源的日益枯竭及其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开发与利用可再生资源得到广泛关注。农林生物质是一种低成本、易得并且分布广......
为落实“双碳”战略决策,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我国全文强制工程建设规范GB 55015—2021《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
论述了碳中和的意义,介绍了对碳中和敏感的若干基础行业,分析了对于碳中和进行研究的信息文献,总结了目前双碳(碳达峰与碳中和)背景下的......
目前,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生态环境污染成为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先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更是一场改......
近年来,气候变化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习总书记提出了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30·60”目标,为我国碳减排明确了时间表。而要完成......
转型金融是支持碳密集产业低碳转型的重要金融工具,碳密集产业是中国乃至全球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其面临较大的转型风......
实现生态现代化离不开科技创新,但人们常常把科技创新与生态现代化对立起来,奉行“非此即彼”矛盾对立的思维模式,实际上科技创新与生......
为探究碳中和目标下制造企业闭环供应链低碳转型机制,采用文献研究法和DEMATEL-ISM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出18个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中心......
碳达峰和碳中和发展战略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石油等能源需求量的持续增长,为CO2驱油与埋存技术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前所未......
土壤碳库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库中占比达到90%以上,是植被碳库的3~4倍、大气碳库的2~3倍。为了充分发掘土壤碳库巨大的减排增汇效益,实现......
绿色发展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已成为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是煤炭工业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分析矿区土地复垦与......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重要组成部分,是碳排放较......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本着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我国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以期为经济社会高......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国家战略目标,不仅体现了我国作为世界大国的担当,也符合我......
近年来,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提出,我国就环保问题采取了很多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新能源汽车因其接近零排放且低碳绿色,在......
“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不仅影响我国的产业结构,而且影响金融资源的供给结构,尤其是影响银行信贷资源的供给结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