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M的黄土高原河网分形盒维数研究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5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形理论最早是由美国数学家Mandelbrot提出的,用分形维数来对自然界中复杂的图形进行描述。随着分形理论的发展,该理论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分形理论在地理学的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分形维数可以从定量的角度来描述戴维斯地貌侵蚀循环理论的各个地貌发育阶段。前人把分形理论应用到了沟谷地貌的形态分析,地貌格局差异等方面,以及分别从全国范围、不同地貌、不同流域、不同比例尺、不同区域等尺度对沟谷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黄土高原作为我国四大高原之一,面积辽阔,水土流失严重是最具有研究价值的区域之一。黄土高原上的黄土经过数万年的堆积和搬运作用,在风力和水力侵蚀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了现在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态。本文采用30米的SRTM1数据作为数据基础,选取了黄土高原上10个完整流域作为实验样区,对其进行分形特征研究。即对黄河流域中游、主干两岸22个流域探讨其盒维数空间分异特征。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本文基于C#语言开发了Net.5环境下盒维数计算软件。该软件可针对不同盒子边长下的盒维数进行计算,并能在基于分形特征较优的前提下自行测算无标度区间。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表明:(1)对10个样区分别提取15个阈值下的数字河网,进行分形分维分析并计算其盒维数。结果表明河网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盒维数值与汇流阈值的选取密切相关。湟水流域、祖厉河流域、洛河流域、延河流域、无定河流域、三川河流域、秃尾河流域、窟野河流域、黄甫川流域、浑河流域在汇流阈值为200-3000下其盒维数值分别为1.3056~1.0901、1.2837~1.0721、1.3063~1.0905、1.2810~1.0632、1.3279~1.0969、1.2943~1.0765、1.3173~1.0906、1.3064~1.0763、1.2963~1.0737、1.3012~1.0817。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汇流阈值与盒维数值之间存在良好的定量统计模型。河网盒维数随着阈值的变小不断变大,其表达式可以概括为D1(28)ax b,其中D1为盒维数,x为汇流阈值,a,b为系数。基于盒维数判别的流域发育阶段也向壮年期不断靠近。因此选取恰当的汇流阈值,对于定量描述流域发育阶段有着指导意义。(2)不同地貌类型下流域的分形特征存在明显差异,汇流阈值与盒维数之间变化趋势也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地貌类型的流域,阈值与盒维数定量统计模型的趋势变化点不同。对于黄土地貌来讲,其中黄土丘陵沟壑区的黄土峁、黄土梁地区的地貌形态最为复杂,该地貌类型区上流域的盒维数值最大,黄土残塬和黄土塬地区的盒维数值相对较小。结合汇流阈值与盒维数之间的定量统计模型,随着系数a的不断增大,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分区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土石山区,风沙区。(3)计算水系分维值,需要对分形的无标度区间进行适当的选择。实验结果表明,在本文选取的10个样区中,在均具有分形特征的前提下,无标度区间的范围越大,其盒维数值越大。并且在相同无标度区间范围的情况下,盒子边长的长度越长,其盒维数值越大。因此,无标度区间的选择,影响盒维数值,从而影响对流域地貌发育阶段的定量描述。本文选取人工判定法和相关系数检验法,并结合自行开发的软件来对河网分形特征的无标度区间进行选择。在此方法下,本文选取的三个无标度区间均表现出了良好的分形特征,表明使用单一一个盒维数描述整个流域的发育阶段不完全合理。(4)河网是由干流以及其支流组成的,本文采取Strahler分级法探索河流支流的分形特征。对实验样区10个完整流域的数字河网提取一级支流,实验结果表明,一级支流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在阈值为200下计算一级支流的盒维数,湟水流域、祖厉河流域、洛河流域、延河流域、无定河流域、三川河流域、秃尾河流域、窟野河流域、黄甫川流域、浑河流域的一级支流盒维数分别为1.0190、1.0330、1.0148、0.9805、1.0178、1.1435、1.1590、1.1569、1.1467、1.1419。全流域盒维数分别为1.3056、1.2837、1.3063、1.2810、1.3279、1.2943、1.3173、1.3064、1.2963、1.3012。实验结果表明一级支流的盒维数值均小于全流域盒维数值。为进一步验证河流支流与盒维数值之间的关系,实验表明随着支流数目的不断增加,其河网形态也更加复杂,河网密度不断变大,盒维数值也不断增加。河网密度与盒维数值间定量统计模型可以总结为D2(28)mx(10)n,其中D2为盒维数,x为河网密度,m,n为系数。该公式揭示了盒维数的值与河网密度间呈正相关的关系,随着系数m的不断变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分区对应的顺序依次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土石山区,风沙区。(5)黄河流域中游主干左右岸的22个完整流域均具有良好的分形特征。其主干左岸流域的盒维数值呈现出小-大-小变化规律,其右岸的盒维数分布较为平稳。黄河流域中游主干左右两岸,左岸流域的盒维数值整体上大于右岸。汇流阈值-盒维数统计模型a与河网密度-盒维数统计模型系数m在空间趋势上特征相反。
其他文献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机械臂应用变得越来越智能化,其中的一个关键智能化提升就是使机械臂获得在非结构化空间环境中对某种目标物品按某种物理属性进行快速分拣的能力。本文采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DDPG(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代替在机械臂控制中的逆运动学解算方法,通过数据驱动的训练过程控制机械臂到达目标位置,从而抓取目标物体,达到分拣目标物品的目的。
智能建筑是“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智能建筑的环境监测系统是智能建筑的重要子系统,它对建筑体内外环境提供全天候监测,为环境异常预测、节能降耗、安全管控、便捷生活等提供数据支持,有效保障建筑体及内部人群的生命财产安全,一直是现代建筑领域、信
近些年,随着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上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随着信息的指数级增长,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减少信息检索的时间成本,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文本是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传统的文本分类模型需要人工进行特征工程,效率低下。所使用的特征提取方式具有高维度、高稀疏性的缺点。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RNN(Rerrent Neural Network)和
脑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常见肿瘤之一。传统的脑肿瘤诊断方式是医生根据病人身体的不良症状以及眼底的并发症进行判断。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现阶段对脑肿瘤的诊断方式变为了由医生根据病人的脑部MRI图像进行判断,但这种方式随着医生日常增多的工作量以及各个医生临床经验的不同,误诊、漏诊的情况在长期的临床诊断中时有发生。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CAD)可以准确识别图像,协助医生进行日常阅片工作,缓解工作压力,提高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日渐成熟,人脸识别已广泛应用到访问控制、人脸支付和设备解锁等场景中。因此,人脸识别系统的安全性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人脸识别系统主要基于图像特征的提取与匹配,完成身份认证。这种认证方式容易受到欺骗攻击,如在认证系统前呈现伪造的人脸照片、视频或3D面具等,导致虚假认证。人脸活体检测通过分析摄像机捕捉的人脸信息,进而判断认证者是否为活体用户,是人脸认证系统抵御欺骗攻击的重要技术手段。目
眼底视网膜血管的不同形态(如直径、长度、分支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可用于监测和分析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和眼科疾病。自动分割眼底图像中的视网膜血管,可以有效帮助医生对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和眼科疾病病人做出更全面的诊断和进一步的治疗,增加治愈的可能性。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由于采集设备、拍摄角度和光照等的差异对眼底图像获取的影响,想要对眼底图像的视网膜血管进行精准分割就显得十分困难。而且现有模型存在分割过程中
汽配件喷涂是汽车零配件生产流程中重要的环节,对汽配件颜色喷涂生产问题进行优化,有助于企业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而目前尚无文献对该类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数学模型和解法,故针对汽配件喷涂生产问题提出高效的求解方法对实际生产具有理论指导意义。首先,将实际单轮汽配件喷涂生产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考虑到每一个汽配件必须喷涂且只喷涂一次,具有旅行商问题(TSP)的基本特征,故采用借鉴TSP问题建模的方法对单轮汽配件喷
在推荐系统中,高维稀疏矩阵常用来描述用户和项目实体间的二元关系,隐特征分析方法能够对高维稀疏矩阵中缺失值进行估计,通过缺失预测达到对用户进行个性化推荐效果。随机梯度下降法是求解隐特征分析模型的有效策略,然而基于随机梯度下降算法的隐特征分析模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超参数学习率的选择。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因其收敛快速和实现简单的优点已经被成功用于隐特征分析模型的超参数学习率的自适应调谐,但是由于标准P
得益于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研究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但是在实际生活场景的应用中,并未达到人类实现高效管理最理想的效果。比如交通参与者是道路交通活动的基础,随意运行的车辆和行人容易打破良好的交通秩序,对其进行检测有助于优化城市管理,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比如,绝缘子是架空输电线路的绝缘控件,需要承受超高的机械强度,自爆后需要及时更换,否则将会难以管控线路的输电调度。人工智能赋能行业发展,目标检测作为其基础课题
通过编译优化分析发现,GCC编译器所采用的无效代码删除和自动向量化优化策略较为保守。当函数调用层数太多、复杂度太高时,无效代码删除优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另外,循环自动向量化优化效率受不同数据结构布局方式的影响较大。为此,本文研究了编译器中无效代码删除和自动向量化的优化原理和实现方法,提出一种激进蝴蝶优化方法的解决方案,侧重解决分支路径依赖动态参数值及循环结构内自动向量化的优化问题。通过编译分析,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