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感”是对数字关系和数字模式的意识,以及运用这种意识灵活地解决数字问题的能力。形成“数感”有赖于对数字知识和数字的简便性的把握和熟悉以及对运算知识和运算的简便性的把握与熟练,并体现在把数字、运算的知识及其简便性应用到需要用数字进行推理的问题解决当中。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浙江省绍兴市小学高年级,即4、5、6三个年级学生的数感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在研究中,从学生的年级差异、在数感各个方面的年级表现特征以及性别差异这3个角度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大多数学生习惯通过精确计算来获取答案,能运用数感来解决问题的学生比例较低,同时还得到了如下的结果:(1)从整体上说,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数感表现呈现上升趋势;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数的意义的理解和用数表达与交流信息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另外4年级和5年级在数感的关于数与数之间关系的理解、对运算意义的理解这两个方面,也有着显著性的差异,在选择适当算法解决问题和学生灵活使用计算策略(包括估算,心算,笔算),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这两个方面,就没有显著性的差异,但是,5年级和6年级,除了对数的意义的理解和用数表达与交流信息方面之外,在数感的其他4个方面,都没有显著性的差异。(2)从整体意义上来说,学生在数的意义的理解方面和数与数之间关系的理解方面表现最好,然后是运算意义的理解方面,而在用数表达与交流信息、选择适当算法解决问题以及灵活使用计算策略方面都较为薄弱。(3)从数感整体来讲,三个年级的男女生总体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同一个年级男女生之间,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使用位置制概念和对数字进行估算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且也倾向于利用数的多种表示,而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利用精确计算去解决问题。文章的最后,根据本研究的发现和结论,笔者对数学教育和后续研究给出了若干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