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孟河名医丁济万临床用药规律研究

来源 :云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z_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整理《丁济万医案》一书中的医案,运用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研发的“古今医案云平台”数据分析系统,对医案进行数据分析,探究丁济万先生临床用药规律,并总结用药特点。方法:将《丁济万医案》一书中所收集的医案按姓名、诊次、病名、症状、舌质、舌苔、治法、方剂、药物组成等字段录入Excel表格,建立丁济万医案数据表,参照中医药术语类字辞典等权威工具书,并结合“古今医案云平台”医案标准化模块,对医案进行标准化处理。导入“古今医案云平台”数据分析系统,对整体医案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病名统计选取出现较多的同类疾病医案以及丁派擅长的病种进行单独分析,主要对医案中记录的症状、用药以及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等进行频次统计,对药物和药物之间以及药物和症状之间进行关联分析,对药物进行复杂网络、聚类分析等处理,并结合典型医案,分析得出丁济万先生对不同疾病的临床用药规律及特点。结果:本次研究共收集丁济万医案352诊次,共出现72个疾病名,出现320个症状,包含138味中药,药物四气以性平、性寒、性温、性微寒为主;五味以苦、甘、辛为主;药物归经以肺经、脾经、胃经、肝经、心经居多。茯苓为其最常用药物,出现频率为67.32%,常用方剂为二陈汤加减等。通过对外感疾病的78诊次医案分析得出:共使用中药138味,选取出现频率≥30%的药物共13味,使用频次最多的药物为茯苓,占比为85.90%、其次为薏苡仁、苦杏仁、半夏、黄芩、佩兰、陈皮等;常用高频药物组合有:“薏苡仁-茯苓”“浙贝母-枳壳”“半夏-茯苓”“佩兰-茯苓”等,常见药症关联有:“郁金-身热”“连翘-身热”“金银花-身热”“薏苡仁-胸闷”等;核心药物有:茯苓、薏苡仁、黄芩、柴胡、枳壳、陈皮、川贝母、浙贝母、半夏、佩兰、苦杏仁;四气以性寒、性微寒、性平、性温为主;五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以肺经、胃经、脾经为主。通过对咳嗽疾病的37诊次医案分析得出:共使用中药95味,选取出现频率≥30%的药物中药共13味,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分别为茯苓,占比94.59%;其次为冬瓜子、苦杏仁、浙贝母、前胡、桑叶、半夏、竹茹、薏苡仁、瓜蒌、远志、桔梗等;常用高频药物组合有:“前胡-茯苓”“瓜蒌-茯苓”“薏苡仁-茯苓”“桔梗-茯苓”“远志-茯苓”等;常见药症关联有:咳嗽分别与前胡、半夏、芦根、远志、桔梗、冬瓜子、苦杏仁等药关联密切;核心药物有:茯苓、薏苡仁、冬瓜子、桑叶、浙贝母、瓜蒌、苦杏仁、前胡、半夏、芦根、陈皮;四气以性微寒、性寒、性平为主;五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肺经为主,占比76.24%,其次胃经、脾经、心经。通过对血证的32诊次医案分析得出:共使用中药135味,选取出现频率≥30%的药物中药共9味,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分别为牡丹皮、茜草、侧柏叶、藕节、川贝母等为主,其次为竹茹、白茅根、蛤粉、蚕豆花、墨旱莲等;常用高频药物组合有:“茜草-牡丹皮”“牡丹皮-侧柏叶”“白茅根-茜草”等;常见药症关联有:吐血与(茜草、牡丹皮、侧柏叶、川贝母、竹茹等)关联密切;核心药物有:墨旱莲、茜草、白茅根、牡丹皮、川贝母、竹茹、蚕豆花、侧柏叶、栀子。四气以性寒、微寒、性平为主;五味以甘、苦为主;归经以肝经、肺经、心经为主。通过对咽喉疾病的22诊次医案分析得出:共使用中药69味,选取出现频率≥30%的药物中药共14味,其中玄参占比最高,达到80.95%,其次是连翘、芦根、桔梗、浙贝母、赤芍、竹叶、甘草、僵蚕、薄荷等占比≥50%;常用高频药物组合有:“竹叶-连翘”“僵蚕-连翘”“连翘,芦根-桔梗”;常见药症关联有:“咽喉痛-僵蚕”“咽喉痛-薄荷”“咽喉痛-连翘”“咽喉痛-桔梗”“咽喉痛-浙贝母”;核心药物有:竹叶,连翘、芦根、赤芍、桔梗、浙贝母、玄参、僵蚕、薄荷、甘草;四气以性微寒、性寒、性平为主;五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以肺经最为突出,占比70.04%,其次为胃经、心经、肝经均占20%以上。通过对外科疾病的29则医案分析得出,共使用中药72味,选取出现频率≥30%的药物中药共10味,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分别为浙贝母、赤芍、僵蚕、甘草、连翘、当归、丝瓜络等占比≥50%,其次为桑枝、薄荷、丹参等;常用药物中有“僵蚕-浙贝母”“当归-赤芍”“赤芍,浙贝母-僵蚕”“甘草,浙贝母-僵蚕”等常用药物组合;常见药症关联有:“疼痛-连翘,浙贝母”“疼痛-僵蚕,连翘”“疼痛-甘草,连翘,浙贝母”“肿硬-当归,浙贝母”“肿硬-当归,僵蚕”“肿硬-赤芍,当归,浙贝母”;核心药物8味,分别为:当归,连翘,丝瓜络,赤芍,僵蚕,浙贝母,甘草,桑枝;四气性平、性微寒、性寒为主;五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以肺经、肝经、胃经为主。结论:丁济万临床用药特点为:1.注重脾胃,善化痰湿:常用茯苓健脾除湿,善于把握痰湿易化热碍气的特点,常佐以清热理气之药。2.攻补兼施,用药平和:各科用药苦味药和甘味药几乎各占一半,苦泄甘补,四气少有大寒大热之药,可见丁济万先生用药并非一味攻伐祛邪,而是攻补兼施,用药平和,也符合孟河医派用药特色。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并客观评价畅中饮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虚气滞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从而为该病辨证论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将收集的100例符合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虚气滞证)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予畅中饮,对照组予丁蔻理中丸,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3周),疗程结束后由所得结果综合评定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所收集病例中最终完成研究
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察巨刺法联合蜂针对顽固性面瘫患者面瘫程度及面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分析并评估巨刺法联合蜂针对顽固性面瘫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针灸治疗顽固性面瘫提供新思路。方法 由于针刺的特殊性,本研究采用单盲法,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从针灸科门诊面瘫患者中随机选取符合本研究诊断、纳入标准的顽固性面瘫患者72例,依据其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36例观察组(巨刺法联合蜂针)和36例对照组(常规针刺),通过对
目的:1.从炎性因子(IL-6、TNF-ɑ)等指标探讨蠲痹颗粒治疗RA的抗炎镇痛疗效及作用机制。2.进一步评估蠲痹颗粒治疗RA寒湿痹阻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将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6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RA(寒湿痹阻型)患者,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33例。两组均予西医基础治疗(MTX+叶酸片),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蠲痹颗粒,对照
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观察筋骨整体手法和常规推拿手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研究筋骨整体手法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机制,寻求疗效依据,为临床治疗粘连期肩周炎提供安全、有效的推拿手法。方法:将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期间在云南省中医医院推拿科门诊及住院部收集的符合诊断标准且自愿的71例粘连期肩周炎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筋骨整体手法组)36例和对照组(常规推拿手法组)35例,其中试
【目的】本课题旨在观察调盆松筋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Piriformis syndrome,PS)的临床疗效,并将常规推拿治疗梨状肌综合征设为对照组进行临床研究。通过观察疼痛、功能活动等相关指标评估调盆松筋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调盆松筋法在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有效性和优越性,以期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梨状肌综合征提供更多新的有效方法和思路。【方法】本研究将云南省中医医院2020年06月至20
目的:本研究将叙事护理运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以探究其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焦虑抑郁、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的干预效果,为在临床开展叙事护理提供了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类试验研究的研究方法,便利选取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0月入住云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风湿免疫科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8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SLE患者在进行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文化交流空前活跃,文化交融日益加深,文化交锋复杂尖锐,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世界百年变局历史和时代的制高点上提出了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文明交流互鉴思想。它以马克思主义文明发展观为指导,结合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发展规律,阐释了世界文明平等相待的相处之道、美美与共的共生之境、开放包容的互鉴之心、与时俱进的创新之路。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天下情怀和兼容并包,表达了深沉的文化自信,有很
目的:运用数据分析法对全国名中医孟如教授辨治系统性硬化症的组方用药规律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全面、准确地传承研究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方法: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3.0)为主,对孟如教授学术继承人收集的1997-2010年期间孟如教授诊治系统性硬化症临床病例资料中基本情况,用药频次,中药药性、药物功效进行统计分析,并对药物组合、聚类关系以及主症-药物之间的关联等进行分析,研究孟如教授辨治本病的组方用
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调胸稳颈手法和常规推拿手法对青少年颈型颈椎病的治疗疗效,观察调胸稳颈手法对青少年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探索其疗效依据,为临床治疗青少年颈型颈椎病寻找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且自愿入组的患者72例,病例来源于2019年11月至2021年02月期间,云南中医药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和云南省中医医院推拿科门诊患者。将72例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推拿手法+导引
目的:本课题旨在观察和研究温肾调体方对阳虚质CKD 2~3a期肠道益生菌菌群(双歧杆菌、乳酸菌)及肾功能的影响;基于“肠-肾轴”理论,初步探讨温肾调体方对阳虚质CKD 2~3a期的临床疗效作用机制,为临床运用温肾调体方干预阳虚质早中期慢性肾脏病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计划选取符合纳入标准患者35例,采用自身对照方法纳入临床研究。受试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温肾调体方(采用中药免煎颗粒剂)内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