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骨整体手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研究

来源 :云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kam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观察筋骨整体手法和常规推拿手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研究筋骨整体手法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机制,寻求疗效依据,为临床治疗粘连期肩周炎提供安全、有效的推拿手法。方法:将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期间在云南省中医医院推拿科门诊及住院部收集的符合诊断标准且自愿的71例粘连期肩周炎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筋骨整体手法组)36例和对照组(常规推拿手法组)35例,其中试验组脱落2例,对照组剔除1例。治疗为隔天1次,5次为1疗程,两组各治疗2个疗程。对两组治疗前、治疗1疗程后、治疗2疗程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治疗前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采用SPSS24.0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对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性别、年龄、患病部位、患病病程、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量表总评分及其各项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对两组内治疗前与治疗1疗程后以及治疗前与治疗2疗程后的VAS评分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疗程后两组间VAS评分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疗程后两组间VAS评分比较,P<0.01,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提示筋骨整体手法在减轻粘连期肩周炎患者疼痛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推拿手法。3.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对两组内治疗前后和两组间治疗后的Constant-Murley总评分及各项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证明筋骨整体手法在改善粘连期肩周炎患者的疼痛、日常生活活动、肩关节主动活动范围以及外展肌力方面均优于常规推拿手法。4.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试验组97.06%,对照组为85.29%;两组愈显率分别为:试验组67.65%,对照组35.29%;经统计学分析,P<0.0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且筋骨整体手法组在临床治愈及显效例数上均高于常规推拿手法组。结论:1.筋骨整体手法和常规推拿手法均能有效减轻疼痛,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肩关节主动活动范围和外展肌力,但两组间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2.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筋骨整体手法组总体疗效优于常规推拿手法组,说明筋骨整体手法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基于循证医学方法论,系统检索国内外关于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通过Delphi构建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并验证该方案的干预效果。【方法】1.理论研究基于循证医学的方法,在导师团队指导下成立循证护理实践小组,系统检索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相关文献,萃取最新、最佳证据并经三轮Delphi后为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
目的:通过观察滋阴平肝合剂对阴虚阳亢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及24小时动态血压的影响,评价滋阴平肝合剂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降压治疗;治疗组:在西药降压的基础上加上滋阴平肝合剂。经4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进行对比及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在中医临床疗效和西医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
研究目的:1.探析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中医证候分布特点。2.探讨NAFLD合并T2DM不同证候分布与一般资料及相关客观指标的关系,为临床辨证提供一定的依据。研究方法:1.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式,以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益气调神针法与常规针法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差异,探讨益气调神针法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有效性,为临床上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提供更加有效、优化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按照1:1的比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分别对患者实施益气调神针法和常规针法治疗,对两组患者每天针刺1次,6天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之间间隔1天,连续治疗4
目的:通过观察腹针联合甲巯咪唑治疗肝火旺盛型甲亢与单纯口服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两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性,探究腹针联合甲巯咪唑治疗肝火旺盛型甲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肝火旺盛型甲亢患者采用SPSS 25.0随机数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予甲巯咪唑10mg po tid,共服用2周(14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腹针治疗2周(共12次),两
目的:通过对比推顶旋颈法与传统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探讨推顶旋颈法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以期更好的完善临床治疗方法,提升患者临床治疗的满意度。方法:所选病例源于2019年12月-2021年3月期间,我院骨科门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CSR患者。其中男女患者分别38和42例;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推顶旋颈法进行治疗,隔天一次,4次为1疗程,共治1疗程;对照组予
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松调拔伸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观察松调拔伸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与常规推拿治疗方法进行对比,观察二者疗效差异,初步探寻松调拔伸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机制,以期为临床应用及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方法本研究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36例和试验组36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推拿手法,试验组施以松调拔伸法。两组患者治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并客观评价畅中饮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虚气滞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从而为该病辨证论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将收集的100例符合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虚气滞证)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予畅中饮,对照组予丁蔻理中丸,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3周),疗程结束后由所得结果综合评定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所收集病例中最终完成研究
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察巨刺法联合蜂针对顽固性面瘫患者面瘫程度及面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分析并评估巨刺法联合蜂针对顽固性面瘫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针灸治疗顽固性面瘫提供新思路。方法 由于针刺的特殊性,本研究采用单盲法,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从针灸科门诊面瘫患者中随机选取符合本研究诊断、纳入标准的顽固性面瘫患者72例,依据其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36例观察组(巨刺法联合蜂针)和36例对照组(常规针刺),通过对
目的:1.从炎性因子(IL-6、TNF-ɑ)等指标探讨蠲痹颗粒治疗RA的抗炎镇痛疗效及作用机制。2.进一步评估蠲痹颗粒治疗RA寒湿痹阻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将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6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RA(寒湿痹阻型)患者,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33例。两组均予西医基础治疗(MTX+叶酸片),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蠲痹颗粒,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