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来源RAP料性能评价及超高比例厂拌热再生利用技术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ezhu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缓解RAP料堆积造成的环境问题与沥青、石料等原材料价格上涨,高旧料掺量厂拌热再生利用技术一直广受人们的重视。但是,一方面来源较为多元的RAP料的变异性对再生料的路用性能影响很大,另一方面新旧沥青融合不足、调和新沥青质量不高导致再生沥青性能较差。以上二者皆制约了超高比例热再生技术的利用。本文对多来源RAP的变异性及由RAP料变异性引起的再生沥青材料路用性能变异性、高胶调和再生旧沥青宏观性能与微观机理展开研究,通过可靠度理论对高RAP掺量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进行设计,保证在控制高RAP再生沥青混合料变异性的同时大幅提升其路用性能。首先,使用燃烧法、抽提法、筛分法、三大指标试验对RAP料进行性能评价,基于变异系数对多来源RAP料变异性分析。结果表明:RAP料中旧沥青三大指标变化较大,整体呈硬、脆特性,老化较严重;以4.75mm为界,RAP料的集料呈现明显的结团和细化现象。在同一路段收集的同一批次RAP料中,旧料级配、旧沥青含量、旧沥青性质是RAP料组成的主要变异来源,其中集料4.75mm筛孔通过率变异系数在13%~15%波动,变异性较大,旧沥青含量的变异系数在3%~5%波动,变异性较小。其次,以再生沥青砂浆为研究对象,分别针对旧沥青含量、旧沥青性质变异所产生的再生沥青材料路用性能变异性进行研究。制备室内模拟制备老化沥青砂浆、再生沥青砂浆,采用基于沥青流变试验仪(DSR)的改进多应力重复蠕变恢复试验(MSCR)、线性振幅试验(LAS)、频率扫描试验(FS)分别评价再生沥青砂浆的高温蠕变性能、中温抗疲劳开裂性能和低温抗温缩开裂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压力老化容器老化的室内模拟老化沥青砂浆的沥青老化程度与RAP料旧沥青性质相仿,但变异性更低,利于制备性能稳定的再生沥青砂浆。MSCR试验的Jnr指标和%R指标表明随着旧沥青含量增高,再生料的高温抗变形能力下降,但高温弹性恢复性能提高;以LAS试验计算所得的0.025%水平下的疲劳寿命表明再生沥青砂浆疲劳性能随着旧沥青含量增高而提升;以G-R常数为指标衡量再生沥青砂浆的低温抗裂性,发现随着旧沥青含量提升,对应砂浆的低温抗裂性能也有一定的提升。随着旧沥青性质的劣化,再生沥青砂浆尽管高温抗变形能力得到加强,但是高温弹性恢复性能、中温抗疲劳开裂、低温抗温缩开裂性能会出现明显衰退。第三,以再生沥青混合料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多来源RAP料级配变异性对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变异性的影响。以修正后的公式计算细度模数作为评价级配的指标,设计不同细度模数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利用车辙试验、间接拉伸疲劳试验、低温SCB试验评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疲劳、抗裂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细度模数提升,混合料级配变粗,动稳定度提升,高温抗车辙能力提升;0.25应力比下的疲劳寿命增加,疲劳性能提升;断裂能提升,低温抗裂性能提升。第四,以变异系数为计算指标计算RAP料旧沥青含量、性质及级配波动与再生沥青砂浆、混合料路用性能的比值,通过该比值可以得出,在对再生料高温性能的影响上,RAP料级配变异性>旧沥青含量变异性>旧沥青性质变异性;在对再生料中温抗疲劳开裂性能的影响上,旧沥青性质变异性>旧沥青含量变异性>RAP料级配变异性;在对再生料低温抗温缩开裂性能的影响上,旧沥青含量变异性>旧沥青性质变异性>RAP料级配变异性。第五,以不同掺量高胶沥青、不同老化程度的老化沥青拌和制成的高胶再生沥青为研究对象,使用基于DSR的沥青宏观力学试验和基于AFM的微观观测试验来对高胶沥青的调和再生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胶沥青能够大幅提升再生沥青的高温抗变形能及高温弹性恢复能力,疲劳性能也会大幅增强,但会对以G-R常数为评价指标的抗裂性能存在一定的负作用。从高胶再生沥青的微观观测结果和粘附力曲线可以得出,胶粉的溶胀作用使得再生沥青的高温性能、疲劳性能得到提高,但吸收的轻质组分和蜡分抑制了“蜂状结构”产生,从而也降低了再生沥青的粘附力。最后,依靠可靠度理论建立了再生沥青胶结料设计方法、RAP料路用性能变异性控制方法,并依靠上述设计方法提出高RAP掺量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案。结果表明,通过4.75mm筛孔筛分RAP料所制备的再生料路用性能变异性受到控制,在70%RAP掺量的情况下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变异性满足需求的可靠度依旧能维持在37.5%;高胶沥青修复老化沥青路面并恢复至较好性能的可靠度达到81%。使用高胶沥青作为调和沥青以及对RAP料进行分档的工艺制备的高RAP掺量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能够在不使用再生剂的情况下以较低的变异性获得远超新料的高温稳定性及低温抗裂性。
其他文献
microRNA(miRNA)的异常表达不仅与肿瘤相关,并且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存在差异。作为癌症信号通路的一部分,miRNA有潜力作为肿瘤的生物标志物,影响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相较于RNA测序法、微阵列法和Northern blot等检测方式,电化学生物传感因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检出限(Limit of Detection,LOD)和成本低等特点,适用于检测丰度低的miRNA。金属有机框架(
本文从架桥车的工程需求出发,对架桥车架设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首先,针对架桥车架设过程中桥跨的振动变形问题,对桥跨进行振动特性分析。先建立桥跨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试验对有限元模型修正,在修正的有限元模型基础上对桥跨结构进行模态分析。根据振型特点分析桥跨结构的薄弱之处,为桥跨结构优化提供建议。其次,根据架桥车桥跨推送过程的特点,将桥跨简化为轴向移动悬臂梁系统,采用拉格朗日方程和假设模态法建
由于传统化石资源的消耗日益加剧,利用生物质资源制备包括燃料、平台化合物以及多功能材料等多种化学品,可以代替部分传统化石能源作为生产制备大宗化学品的原料。其中通过纤维素催化转化制备5-羟甲基糠醛(5-HMF)是一种利用生物质资源高效生产高附加值化学品的可行方法。5-HMF作为一种重要的平台化合物,可以转化为多种高价值的化学品。因此,本论文通过设计合成了一种以Si O2微球作为载体负载磷酸盐的催化剂,
“碧螺”牌作为苏州“老字号”茶叶品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加之碧螺制茶的匠心精神,使其茶叶品牌在市场深具影响。课题围绕苏州“碧螺”牌茶叶品牌包装设计这一问题,深入研究品牌包装及叙事性包装设计的相关理论,从“品牌包装的设计要素、品牌定位和叙事性包装设计的表现策略入手,深入剖析设计文献资料、品牌案例与优秀设计作品,在对“碧螺”牌茶叶文化性、地域性的资料调查和市场走访中,寻找品牌叙事性包装设计的构建元素
目前指静脉识别作为第二代生物识别技术具有活体认证、高度防伪、采集便捷、安全性高等优势,在生物识别领域得到快速发展。然而设备互换性差、只适用本地识别的缺陷极大限制了指静脉识别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因此一种能够适用大规模身份认证应用场景的云端识别系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研究设计基于C/S架构的指静脉云端识别认证系统,包含指静脉采集端、客户端和服务端,主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技术为:1)指静脉采集仪具有GD3
基于视觉的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VSLAM:Visual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是自动驾驶、虚拟现实、无人机等机器人系统中的关键技术,然而当前的VSLAM系统主要面向静态环境,算法的定位精度和稳定性会受到环境中运动物体的影响。此外,在工业制造、游戏娱乐、文物重建等领域对于三维模型的精细度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研究的是基于深度学习的室内动态环
目的:制备并体外评估新型紫杉醇-聚乳酸/羟基乙酸(PTX-PLGA)涂覆的镁基复合支架的物理学特性及生物相容性,动物实验评估其治疗良性食管狭窄(benign esophageal stenosis,BE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lactic acid-glycolic acid,PLGA)和紫杉醇(paclitaxel,PTX)混合涂覆在镁丝编织的支架上,
近年来,我国造价咨询企业蓬勃发展。对造价咨询企业进行信用评价,是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归纳总结、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专家打分、网络分析、模糊综合评价以及案例分析等方法,构建了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信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通过案例验证了模型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具体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系统梳理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信用评价相
锂离子电池(LIBs)的电化学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极材料。其中,比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的负极材料,是决定LIBs储电性能的关键材料之一。目前,商业上主要是以导电性高、稳定性好的石墨材料作为LIBs的负极材料。但石墨负极的理论比容量低,严重限制了其在高比能电池领域中的应用。过渡金属基材料(如过渡金属氧化物、硫化物等)的氧化还原位点丰富,理论比容量高,但其较低的导电性和严重的体积膨胀效应,导致其倍
红外非线性光学材料是固态激光器的频率转换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广泛应用于激光制导、激光通讯、激光切割、激光雷达等领域。当前可以商业化使用的红外非线性光学材料主要有Ag Ga S2,Ag Ga Se2和Zn Ge P2等,它们具有优异的非线性光学性能和宽的红外透过范围,并且都比较容易生长出大尺寸的单晶。但是它们本身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窄的带隙,这会使得它们的抗击光损伤阈值降低,严重的双光子吸收现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