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文化强国战略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才,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大历史使命。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2016年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可见,文化育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法手段,在高校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本文内容包括如下五个方面:第一,阐述了文化的内涵、属性、育人功能以及文化育人的内涵和目标。本文认为,文化具有主体性、实践性等本质属性;文化的基本功能是塑造人或教化人,文化功能实现的过程,就是文化育人。文化的育人功能主要是文化的意识形态性体现,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文化育人的内涵不是单一的,它具有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人、在渐进的文化过程中培育人、从人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仰层面培育人三重内涵。文化育人的目标也在多个层次上有所体现,分为核心目标、根本目标和基础目标。第二,阐述了文化育人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借鉴。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化是人的本质性存在、人的解放与文化发展相辅相成、人的精神动力推动文化发展的思想和列宁关于灌输的理论思想为我们研究文化育人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人、文化环境濡染人、隐性方式育化人的思想也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另外,现代社会学习理论中关于人的观察学习规律的阐述也为本研究提供了思想借鉴。第三,阐述了文化育人的要素、机理和实施条件。文化育人有育人主体、客体、媒介和环境四个基本要素,它们相辅相成、密切配合,共同构成相对稳定的要素结构;文化育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文化价值客体主体化的过程,其内在机制主要有人化与化人互动机制、文化认同机制、文化内化与外化机制、感染与模仿机制。实施文化育人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对文化主体的精神文化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发展都是有一定的条件要求的。在当今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文化强国时代,人与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基本上满足了文化育人的条件,主要体现在社会文化的发展与成熟、人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精神凸显。第四,从高校文化育人工作发展、现存问题及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对当前高校文化育人现状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高校文化育人工作发展主要体现在文化育人理念和实践进一步深化、文化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大学文化的功能得到全面发挥。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文化育人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组织实施不深入、缺乏合力育人、学生知行不一。分析其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于社会文化大环境、校园文化环境、教育者、教育机制几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社会转型中国家主导文化受冲击、不良的校园亚文化环境影响、教育者育人理念不坚定、文化育人实践机制不完善。第五,从文化育人的原则、方法、四要素协同育人三个方面提出文化育人的发展理路。一是要坚持文化育人的基本原则,即马克思主义指导原则、尊重学生发展与教育规律原则、合力育人原则、真善美统一原则。二是要完善文化育人方法,针对文化育人的隐蔽性、场域性和生活实践性特点,提出隐性育人法、场式育人法、生活养成法。三是从文化育人的四个基本要素入手,构建“四要素”协同育人体系,具体包括提升教育者价值引导力、促进大学生自主发展、优化文化育人环境、建设文化育人主阵地四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