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介绍电视剧文学剧本《血梅花》改编自胡学文的小说《血梅花》,是一部典型的抗战题材电视剧文学剧本。简述该剧以一个普通猎户柳东风为中心,以东北联军抗日活动为背景,讲述了柳东风的传奇人生以及他在抗战过程中遭遇的一系列事件、接触到的各色人等、与他们产生的各种恩怨情仇,多线索地表现了剧中几个主人公的命运,既塑造了在抗日年代以柳东风为代表的英雄人物形象,也描写了以松岛为代表的各种反面人物。文章简要介绍了作者负责编写的16-18集的剧情,也就是柳东风跟随李正英和白水回到狮子山据点养伤到狮子山据点被剿期间发生的这一段剧情。本文简述了剧本主线主要围绕柳东风展开,涉及到的人物有李正英等共产党员、日本派遣在中国东北的秘密警察松岛龙崎、日本特务张瑜、普通老百姓金大夫和狗儿、国民党党员程晓等,各个人物的命运互相交织,反映了他们的遭遇;同时介绍了这3集剧本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主要讲述了柳东风在狮子山据点养伤期间的生活、柳东风协助李正英和白水护送文物至柳河、张瑜配合松岛将虎头山据点和狮子山据点剿灭等一系列的故事。本文强调创作中在尽量保证剧本结构的整体性和情节的连贯性的同时,力求达到主题突出、悬念迭起,以及剧本创作的核心在于人物的设置与塑造,每一部优秀的电视剧作品都力求创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等问题。考虑到大部分优秀的电视剧由于情节生动,主角在其中戏份多、作用突出,其形象很容易在观众脑海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有一些优秀电视剧的配角虽然戏份不多,但是性格突出,并且对于情节的推动起到重要的作用,因而也会让观众过目不忘,因此本文还阐释说明了在这3集剧本的创作过程中,作者为何着力最多、精心设计刻画的是人物,并且在人物塑造方面下了诸多功夫,力图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本文主要是从故事梗概、人物设计、人物塑造三大方面进行阐释,并且在阐释的过程中引用相关的编剧理论进行展开。其中谈人物塑造是本文的重点,作者详细地诠释了本剧本人物塑造的几个要点:突出主要角色,重点写好柳东风,柳东风作为本剧的男一号,是剧本需要浓墨重彩重点描写的最重要人物,本文对这一主要人物的形象刻画、心理描写、人物对话等方面的设计和塑造都作了说明和阐释;对着力塑造共产党员群体形象,紧扣主旋律的问题也作了交代和解读;本文同时强调没有对比和衬托就没有戏剧冲突和立体形象,反面角色也要精心塑造,并从戏剧理论的角度予以阐述;在这一部分,文章还论述了次要角色的不可或缺性,认为配角并非可有可无,次要人物每个都不可取代。在总结创作过程的同时,作者也检讨了作品的不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