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厂煤气信息物理系统协同优化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以来,各国钢铁工业都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一方面,科技的进步使大数据和云计算在各行各业相继取得突破,冶金行业正经历着蓬勃的发展时期;另一方面,生态环境的变化向钢铁工业提出新的时代命题,使钢铁行业自身发展与新时代科学技术相适应,通过以钢铁制造流程物理系统的结构改进和数字化信息系统相互融合,实现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物质流与能量流的协同优化将势在必行。本文将钢铁企业煤气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息系统和物理系统的协同优化方法开展研究工作。(1)全面总结钢铁企业煤气系统的发展过程、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从煤气系统物理结构、功能、研究观点、指导思想等方面进行阐述。指出煤气系统优化过程要以物质流与能量流协同运行理论为基础、以动态的非平衡思想为指导、采用开放系统的观点开展研究工作。结合冶金热能工程专业的发展过程,系统分析了煤气系统研究的不同阶段,包括单体设备煤气产耗的节能研究阶段、系统节能阶段、能量流行为与能量流网络研究阶段及煤气信息物理系统的运行模式研究阶段。(2)建立钢铁企业煤气系统优化研究数学模型,包括煤气流预测模型、煤气资源优化分配模型、煤气信息物理系统硬件体系优化模型。其中,煤气流预测作为煤气系统研究工作的基础,依据物质流与能量流之间的协同关系,提出基于钢铁厂物质流的煤气产耗量预测因果关系法对煤气流进行预测。利用数学规划法建立煤气系统优化调度模型指导煤气资源分配。通过分析钢铁厂煤气系统物理结构优化潜力,建立煤气系统网络节点优化模型和煤气缓冲区域网物理结构优化模型,指导煤气物理系统改进。(3)开展钢铁企业煤气系统物理结构优化研究,分析对煤气流运行的影响。通过对煤气流运行波动特性分析,利用所建两类参数追踪煤气流网络节点和煤气管网系统各管段的煤气波动情况,得到钢铁企业煤气系统网络结构缓冲节点的最佳位置。经研究,改进后的煤气输配系统相比较于原系统运行费用降低约768元/h。煤气系统网络节点容量优化方面,提出基于锅炉燃料负荷调节周期配合条件下的煤气柜柜容设计方法。当锅炉发挥动态调节能力,其调节周期低于2h时,计算得到煤气柜柜容优化值相比于企业实际情况减少约50%,使煤气缓冲节点调节能力更加灵活,降低系统建设成本。煤气缓冲系统物理结构优化方面,研究锅炉燃料负荷和煤气柜柜容的优化设计关系曲线。得到煤气柜与锅炉优化过程应遵循的最佳设计规则,指导钢铁厂煤气系统物理结构优化。(4)研究钢铁企业煤气信息物理系统协同优化。依据钢铁厂物质流与能量流的协同关系,采用因果关系法预测煤气流变化。以协同运行思想、动态的非平衡观点结合煤气物理系统的结构改进指导煤气系统优化运行。相比于企业实际方案,在煤气系统范围内采用系统管控方案开展研究,使煤气系统发电燃耗由503 gce/kWh下降到396gce/kWh,年发电量提高约4.08亿度。以开放系统观点和系统高效益运行思想指导下的协同优化方案,年发电效益相比于企业实际方案提高约3.5亿元,相比于系统管控方案提高约1.5亿元。因此,钢铁企业煤气信息物理系统的研究工作要以物质流与能量流的协同理论为指导、采用开放系统的观点、通过煤气物理系统改进和信息系统运行程序的相互融合来实现,使钢铁企业煤气系统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其他文献
研究一:血管化骨瓣修复面中部创伤性骨缺损的数字化流程和临床应用研究1目的:基于面中部创伤性骨缺损具有临近部位骨折、缺损范围不规则、常涉及面部美容单元、软硬组织缺损共存、二期修复手术中的瘢痕、易感染等特点,评估数字化外科技术辅助血管化骨瓣修复重建面中部创伤性骨缺损的精度及临床效果,建立相应临床工作流程。材料与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8年12月于口腔颌面外科就诊、应用数字化外科技术辅助血管化游
目的: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5%,5年生存率不足20%。对于早期NSCLC患者,手术仍是首选的治疗方案,但有高达45%的早期NSCLC患者会出现术后复发,因此对患者的动态评估和预后分析有利于临床医生的治疗决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循环异倍体细胞(circulat
研究背景及目的:作为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一部分,近年来免疫治疗取得了很大进步,在众多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只有部分对治疗敏感的患者可以从中受益。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可以提高肿瘤免疫治疗的响应率。作为人体内主要的益生菌之一,双歧杆菌已被多项动物研究和人体临床研究证实,在机体免疫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尚不清楚这一现象背后的详细机制。本研究中,我们使用具有低免疫原性特征的小
大范围提高煤层透气性是高效抽采煤层气(瓦斯)的关键。传统煤层增透技术如密集钻孔、水力割缝等单孔增透范围偏小、抽采效率较低;常规水力压裂技术受地应力束缚易形成单一裂缝,裂缝两侧增透“空白带”内遗留瓦斯在后续煤炭开采过程中易诱发瓦斯灾害等事故。如何在煤层内大范围均衡构造裂隙网络是实现煤层瓦斯全面高效抽采的关键。为此,研究团队提出了煤矿井下树状钻孔均衡增加煤层透气性的方法,即利用穿层钻孔作为树干孔,通过
大规模网络系统具有复杂的动态特性,其优化问题既十分重要又极具挑战性。与传统集中式优化相比,分布式优化具有可扩展性好、灵活性高、协作性强、隐私数据泄漏少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智能电网经济调度、传感器网络最优资源配置、多机器人系统定位等领域。近年来,基于多智能体协调技术的分布式优化算法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地,由于一些实际优化问题对收敛速率具有较高的要求(如微电网的经济调度问题),因此研究保收敛性
夏热冬冷地区冬季阴冷潮湿室内热环境恶劣,室内热环境具有分散、间歇和局部供暖的特点,人员长期生活在此具有一定冷暴露经历的环境中,形成了相应不同程度的生理适应性。因此,在此背景下如何准确评价该地区冬季室内环境舒适性,对该地区合理调控供暖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热感觉预测方法如PMV指标没有考虑人体适应性,而适应性热舒适模型建立在黑箱理论基础上,适用于自然通风建筑人体产生完全冷适应的热环境评价,对于具有不同程
钽合金是一种典型的体心立方(Body centered cubic,BCC)难熔金属,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高温应用、化学加工、核工程、航空航天以及生物医学等领域。为获得钽合金的高性能制品,需对其在热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微观结构演变、力学及耐腐蚀性进行系统研究。近三十年来,基于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
自从1958年Modigliani和Miller提出MM定理开始,资本结构理论衍生出权衡理论、代理理论、优序融资理论以及市场择时理论等多个分支。国内外文献从不同角度探讨公司资本结构的选择、变动规律以及影响因素等诸多理论和实际问题,其中动态权衡理论在近年来受到诸多学者的认同和支持,逐渐成为资本结构研究的主流逻辑框架。动态权衡理论认为公司存在一个最优的资本结构,它不仅反映公司价值与风险之间的最优匹配,
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是交通工具上常用的轻质结构材料。目前新能源汽车、高速列车等先进的交通工具发展迅速,对所使用的铝合金的性能要求不断提高。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经过时效产生的析出相及其在晶粒内部和晶界的分布对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塑性变形和热处理相结合的形变热处理工艺可以通过引入位错、细化晶粒和产生析出相来充分挖掘铝合金的强化潜力,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加工方法。但是形
随着煤炭、石油等常规化石能源的消耗与日益枯竭,能源开发经历着从传统化石燃料向清洁和环境友好型新能源的过渡和转型。天然气水合物(简称水合物,又名“可燃冰”)是一种新型清洁能源,具有储量大、分布广、能量密度大的特点,被认为是未来具有应用前景的新能源之一。水合物资源的安全高效开发对于调整和优化我国能源供给结构、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研究多孔介质中水合物的生成与分解特性及其关键影响因素,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