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历史古镇历史景观保全方法的比较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g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古镇的历史景观是历代居民在漫长时期内与自然互动后形成的共同作品,既是民族文化的基因,也是世界人民共有的宝贵财富,其保全工作是人类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历史古镇的历史景观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历史风貌丧失、生活品质下降等诸多问题,探索适合的历史景观保全方法已是当务之急。本文采用以历史比较及平行比较为主的综合比较研究法,将对历史古镇历史景观的保全置于中日比较的框架中进行深入地挖掘和阐释。 论文前半部分从中日历史古镇历史景观的形成、演变和形态特征的研究入手,分析中日历史景观的保全历程以及中国历史景观保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不同历史景观的传统特性并将中日景观置于民族文化的大背景下予以综合比较,同时详细阐述了历史景观的分析与表现方法,作为景观保全的第一步,为下文对景观保全方法的展开论述奠定基础。本文后半部分主要论述了两大内容:其一,从景观的分类型保全、景观的分层次保全这两个方面出发论述中日两国各具特色的名镇景观保全方法,在此基础上对中日名镇历史景观的保全方法作了总结并予以分析比较;其二,结合中日景观保全的实例,详细论述了在实践中实现保全理念的若干方法与手段,在对中日景观保全实践作了深入的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中国历史景观保全未来发展的几点构想。 纵观全文,笔者采用资料收集与演绎归类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结合的方法,以城市规划、建筑学、景观生态学、历史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为支撑,探索适合的中国历史景观的保全方法,并研究如何通过适度更新,创造出有地方传统特色的理想的景观环境,为今后的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全文共约70200字,图表65幅。
其他文献
矿业城市面临着资源枯竭、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产业结构不合理、城市空间结构需要优化以及下岗职工再就业等生态、经济和社会问题。辽宁省是我国矿业城市问题集中地区,作者从
天主教堂作为西方重要的建筑形式之一,同样也是近代武汉城市建设过程中重要的建筑组成部分,而在武汉现存完好的六座教堂中,柏泉天主教堂是其中从建成到现在受到损坏最少的的一座
学位
近几年来,国内城市化速度逐步增快,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而城市景观特色却日渐消失。人们的审美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不断发展,城市景观特色的逐渐消失于人们日益高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国居民住宅观念和住房需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住宅发展已从“量”的需求提升到“质”的享受,人们利用采暖、制冷设备改善冬夏
本文以改革开放后中国各地兴起的打造城市地标建筑热潮为背景,针对出现的问题,利用传播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分析。论文不拘于传统建筑理论的解释及评价约束,将地标建筑的设计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动化进程加快,汽车已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而现代城市的布局受现代交通交通量大与行驶快速的影响,导致道路趋向大尺度、建筑趋向大体量、道路环境
西安是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久远的文明传承。   中国古代建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建筑体系之一,其风格多异、独树一帜。从民国时期开始以至新中国成立
砌块建筑在传统建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历史上散发这无限魅力,这与砌块在传统建筑中的工艺与技术密不可分。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砌块工艺和技术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砌块建
土地为不可再生资源,由于土地资源的匮乏骤减,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要珍惜土地,当前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思潮已成为热门话题,高校校园用地的集约化利用探讨乃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