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舞蹈教育现状及分析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heng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舞蹈是一门以人体动作为主要手段的独特艺术,但舞蹈绝不仅仅局限于人体动作本身。同任何艺术一样,舞蹈是人类社会行为的产物,是人类的思想和情感在虚拟世界中的一种浪漫行为。不同民族、不同人群、不同时代会产生不同情感、不同形态、不同美感的舞蹈。当然,不同特点的舞蹈也会体现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不同美学观、不同文化心理以及不同的生活和情感轨迹。因此,研究舞蹈不能脱离特定的时代、特定的民族、特定的人群、特定的社会活动以及特定的心理状态。自然,研究舞蹈教育也不能离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该论文研究的主要价值就在于它将中国专业舞蹈教育研究同社会文化变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社会文化的大视野看待中国舞蹈文化和舞蹈教育,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分析中国专业舞蹈教育的培养目标、办学方针和方法。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更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人类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蕴藏着对文化艺术的巨大需求。如何办好中国专业舞蹈教育?中国专业舞蹈教育应该造就什么样的人才?用什么样的思维去主导舞蹈教学?以上几点很值得我们关注。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舞蹈教育也同样呈现出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前进趋势。但当各院校专业扩招、人数增加的同时我们也不可避免地看到了一些问题:有的学生不清楚自己的意愿便盲目投入到专业的舞蹈学习中来,有的只注重舞蹈身体的训练,而忽视舞蹈理论的学习和艺术修养的培养,还有的则一味依赖老师和学校,无法形成自己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造成了舞蹈学习的盲目性和被动性,久而久之便会影响到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和学校的教学质量。那么如何正确面对当前中国专业舞蹈教育的状况,如何加强舞蹈学子们的思想意识和文化知识修养,如何建立科学的舞蹈学习观和价值观便成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比较倾向于在实行传统舞蹈教育的同时吸取国外有益的因素,即对受教育者,从幼儿教育开始,直到高等教育,实施普遍而正规有序的舞蹈教育,将舞蹈作为一门既健美人的体魄,又陶冶人的性情,既阐扬人的艺术个性特点,又培育人的集体团队理念的独立学科。只有这样,才能使舞蹈教育名副其实地登上教育的大雅之堂,才能够培养出卓越的舞蹈人才。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舞蹈教育传统。舞蹈作为一门艺术教育学科能够和谐地将身体、精神、情感以及各种文化融合在一起。专业舞蹈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知识技能全面、多元的复合型人才。舞蹈本身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这一教学宗旨。笔者认为,改革舞蹈教育需要剔除和改善陈旧的、不合理的教育模式,建立起一个较为完整的、科学系统的舞蹈教育学科,不仅仅要从教育模式走出来,而且要根据现代社会的特点及就业市场的需求,挖掘出与其他学科相通的认知规律,体现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把握中国舞蹈教育的最新动态和信息,不断提高更新教育和被教育者的舞蹈水平和理念,培养出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可持续发展的舞蹈人才。
其他文献
唐君毅(1909-1978),四川宜宾人,当代著名哲学家、新儒家代表人物。他的思想领域广泛、内容丰富,其著作在海内外影响深远。唐君毅先生的著作《中国人文精神之发展》从儒学的价
认为汗法不仅用于表证,亦可用于里证,现代医学之脑中风、高血压病、冠心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皆可用汗法。同时指出汗法的应用指征、疗效标准及条件等。
基于沪深股市自建立以来的月A股价指数序列,采用方差比检验法,对两市A股股价指数是“随机游走”,还是存在“均值回复”的假设进行实证分析。一般性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沪深两市
教学有效性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尽管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全面指导下,课程教学改革沿着素质教育的方向扎实地推进并取得阶段性和实质性的成果。
本文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中西方美学思想为参照,在梳理我国商标翻译理论成果的基础之上,总结了存在的问题,论证了直译、音译、意译以及直译与意译结合的商标翻
<正> 抢夺罪是一种颇为常见的侵犯财产罪。目前我国刑法理论上对此罪尚缺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对抢夺罪中存在争议和较为重要的几个问题略作探讨。
通过对云南普米族乡村一群年轻人的微信使用和微信群活动——自我表达和互动表现的民族志考察,可以发现,微信既是一种完全自我参与式的文化"书写"和实践过程,又通过西尔弗斯
朱陆之辨是理学史上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历来学者并未形成一致的看法,这就给我们提出了诸如会通的可能性、现实针对性、会通的方法等更深层面的问题。清初思想家李二曲在肯
<正> 进入5月份,老山汉墓的发掘工作暂停,工人们开始在墓穴上方搭建一座跨度为36米的金属大棚,以便保护墓穴不受风雨的侵袭。虽然新闻媒体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未再报道汉墓的
恩格斯晚年目睹了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他以辩证唯物主义发展为主要观点,对社会形态与社会主义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同时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理论基于科学实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