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羧化骨钙素对老年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合成功能的影响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当前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有关老年男性雄激素缺乏的问题逐渐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late-onset hypogonadism,LOH)是指中老年男性随年龄增大,血清睾酮水平进行性下降而出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睾酮分泌减少是LOH极为重要的特征之一,同时也是LOH诊断的必要条件。最近的研究表明,存在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平行的内分泌通路,该通路能够作用于睾丸的内分泌功能,其中涉及骨源性激素骨钙素。骨钙素(osteocalcin,OC)是成骨细胞分化成熟后特异表达的标志蛋白,被视为骨更新和骨转化的标志物。骨钙素在人体内有羧化完全的骨钙素(c OC)有和未羧化的骨钙素(uc OC)两种表达形式。完全羧化的骨钙素在骨代谢中起到重要作用,能够帮助其于与羟基磷灰石的结合,保持骨骼的正常矿化。另一部未羧化的骨钙素被释放在血液中,具有生物学活性。研究证明,未羧化的骨钙素与男性生殖密切相关,骨骼可以通过未羧化骨钙素调节睾丸间质细胞的功能,并通过睾酮水平的变化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然而骨钙素对衰老引起的睾酮水平下降的作用未知。本研究将通过D-半乳糖溶液皮下注射构建雄性大鼠的衰老模型,研究未羧化骨钙素对老年雄性大鼠睾酮合成功能的影响,希望为临床上利用骨钙素治疗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提供研究基础。目的:建立衰老大鼠模型,探究未羧化骨钙素对老年雄性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合成的影响。方法:1、随机将3月龄的雄性SD大鼠分为两个组,其中一组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10%浓度的D-半乳糖溶液300mg·kg-1·d-1方式持续注射8周制造亚急性大鼠衰老模型,另一组采用相同方式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持续注射8周作为对照组进行对照。8周后采用脱颈法处死大鼠,分别称量大鼠体重和睾丸重量,计算睾丸脏器指数;取眼眶静脉血行睾酮激素检测,用甲醛溶液固定睾丸组织后进行HE切片染色观察;取大鼠睾丸组织检测其氧化应激指标SOD活力和MDA含量,根据检测结果判定大鼠衰老模型是否成功的建立。2、取大鼠睾丸组织,剪碎后利用Ⅳ型胶原酶消化后使用percoll溶液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纯化原代睾丸间质细胞,并采用3β-HSD染色方法对睾丸间质细胞进行鉴定。3、分别用不同质量浓度0(等量PBS溶液)、1、3 ng/m L的非羧化骨钙素刺激大鼠睾丸间质细胞,24小时后收取培养液采用睾酮ELISA检测试剂盒进行睾酮浓度检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睾丸间质细胞St AR、Cyp11a、Cyp17等睾酮合成关键酶的表达。结果:1、亚急性大鼠衰老模型的鉴定:在注射D-半乳糖溶液4周后大鼠逐渐出现嗜睡,活动减少,毛发卷曲丧失光泽甚至部分脱落等现象。在8周后,发现模型组大鼠饮食明显减少,身型萎缩,行动迟缓,反应变慢。相比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鼠血清睾酮水平降低(P<0.05),睾丸指数下降(P<0.05)。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测定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SOD酶活力下降(P<0.05),MDA含量增加(P<0.05)。HE染色显示对照组大鼠睾丸组织的结构完整,生精小管饱满,生精细胞数量相对较多且排列整齐,管内精子含量相对较高,间质细胞数量相对较多。模型组大鼠睾丸组织的结构混乱,生精小管上皮损伤、萎缩,生精细胞数量相对较少且排列无规律;管内精子数目减少,间质细胞少见。2、睾丸间质细胞的培养和鉴定:提取后的原代睾丸间质细胞在培养基中培育12小时候,绝大多数细胞开始贴壁生长,此时睾丸间质细胞成团分布,大多呈现为圆形或者纺锤形,48小时后睾丸间质细胞将会从胞体内生出触角。对培养了48小时的睾丸间质细胞进行3β-HSD染色,阳性细胞胞质内存在大量蓝色物质。3、未羧化骨钙素对衰老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睾酮水平的影响:同加入等量PBS溶液的对照组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相比,加入等量PBS溶液的模型组大鼠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水平下降(P<0.05);对模型组大鼠睾丸间质细胞分别进行1、3 ng/m L未梭化骨钙素处理,相较于模型组加入等量PBS溶液处理的睾丸间质细胞,骨钙素处理组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睾酮水平均升高(P<0.05),但仍低于对照组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睾酮水平(P<0.05)。以上结果表明,衰老模型组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合成能力较对照组下降明显,经uc OC处理后可明显提高其睾酮合成能力。4、未羧化骨钙素对衰老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合成关键酶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与加入等量PBS溶液的模型组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相比,经过1 ng/ml未羧化骨钙素处理后的模型组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的St AR、Cyp11a、Cyp17基因的表达有明显的上升;经过3 ng/ml未羧化骨钙素处理后的模型组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的St AR、Cyp11a、Cyp17基因的表达有显著上升;说明外源性加入的未羧化骨钙素可以促使模型组衰老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合成关键酶表达上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和剂量浓度具有相关性。结论:本研究成功的构建了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大鼠模型,证明了未羧化的骨钙素可以促进D-半乳糖诱导的老年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合成,并且该作用可能是由于未羧化骨钙素促进其睾酮合成关键酶的表达引起的。
其他文献
目的:由美国Millennium Pharmaceutical公司开发的硼替佐米,通过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和套细胞淋巴瘤,是首个人工合成的蛋白酶体抑制剂。本课题以硼替佐米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化合物,期望克服其耐药性或降低副作用,并对其体外酶活性进行评价及分子对接研究,为硼替佐米类似物的进一步结构改造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以硼替佐米为先导化合物对其进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致使西方文化开始渗入中国,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各种价值观对大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西方文化极大地冲击了我国的教育,
随着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愈加复杂,呈现网络化特征,使得乘客在城市轨道交通出行中,存在多条可选择的出行路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突发事件是影响其正常、安全运营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城市轨道交通乘客根据自身的选择偏好重新进行路径决策,易造成线路之间客流分布不均,甚至可能会造成局部区域过度拥挤,从而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因此,有必要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下的场景研究乘客的
随着全世界范围对能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空间太阳能发电概念为全面开发利用空间太阳能提供了可能。由于空间太阳能发电需要通过微波电能传输技术才能将电能传送到地面,所以与传统能源(煤炭/石油/核能)类似,空间太阳能发电必然影响地球环境,尤其是使用高功率微波长时间、固定位置穿透大气层并长期照射地面接收站。因此我们必须分析和研究空间太阳能发电对环境的影响。由于发射天线会影响地面接收天线不同位置处的功率密度,因
在移动网络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光纤的应用也不断增加,现代光纤技术的不断发展也给光通信带来了飞速的发展。光子准晶光纤(PQF)作为一种新型的微结构光纤,凭借高双折射、可控色散等优良特性受到广泛关注,同时也在许多光学领域上有着重要应用。研究表明,通过改变光子准晶光纤的结构能够使得光纤的光学特性发生变化,通过调节这些参数的变化来实现所需要的光学特性。本文首先对不同结构对光学特性的影响做了简单分析,在此基础
进入新世纪以来,科学技术不断更新,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具有怎样素质的人,才能适应新世纪社会的发展?拥有什么能力的人,才能推动社会发展?是各个国家教育部门思考的首要问题。根据我国提出的“立德树人”等教育目标,确定高中化学学科的教育价值在于学生形成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元素化合物知识是高中化学的核心内容,是培养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本文将以两种元素化合物知识为例,
牛胚胎的体外生产和其他辅助生殖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胚胎的IVP仍面临着一些未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优质胚胎产业化生产更广泛的实施,包括体外卵细胞成熟后卵母细胞质量下降和胚胎的质量降低,氧化应激等是卵母细胞质量和胚胎发育的重要机制。本研究旨在探究广谱植物生长调节剂矮壮素(CCC)对牛卵母细胞的影响以及在受损卵母细胞中补充褪黑素(MLT)对卵母细胞质量及后续发育过程中对胚胎的影响。本研究主要
黑龙江省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热量资源是玉米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因此常需通过抢前抓早来确保玉米的产量,春季玉米播种期的确定对玉米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深入研究不同播期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方法,选择哈尔滨地区常用的品种先玉696为试验材料,2018年、2019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哈尔滨科技园区(哈尔滨市民主乡)的试验基地进行田间试验。共
背景:转移是头颈部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死亡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构建高度模拟体内HNSCC转移特征的细胞模型对阐明HNSCC转移机制具有重要意
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是隶属于鲑形目(Salmoniformes)、鲑科(Salmonidae)、大麻哈鱼属(Oncorhychus)的一种典型的冷水性养殖鱼类。虹鳟性成熟时,能量多用于满足性腺发育和维持第二性征以及生殖行为,导致二倍体虹鳟肉质和外观品质下降。三倍体雌性虹鳟的卵母细胞发育受到完全抑制,性腺发育异常恰消除了由性成熟引起的不良结果。然而目前三倍体雌性虹鳟性腺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