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静脉溶栓治疗轻型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基于头颈CTA评估颅内外血管狭窄和侧枝循环等因素对静脉溶栓临床疗效的影响,以期对以后轻型卒中患者选择静脉溶栓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09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轻型卒中(Minor ischemic stroke,MIS)患者共169例,将MIS定义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静脉溶栓治疗轻型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基于头颈CTA评估颅内外血管狭窄和侧枝循环等因素对静脉溶栓临床疗效的影响,以期对以后轻型卒中患者选择静脉溶栓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09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轻型卒中(Minor ischemic stroke,MIS)患者共169例,将MIS定义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5分,根据是否进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Intravenous thrombolysis,IVT)治疗分为溶栓组(IT)及非溶栓组(N-IT),其中IT组73例,N-IT组96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并根据头颈部CTA评估其侧枝循环(Collateral circulation,CS)及脑血管狭窄(Cerebral artery stenosis,CAS)情况,收集随访的治疗后90天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评价预后,通过多因素分析其预后的影响因素。运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校正IT组及N-IT组之间一般资料的不均衡,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24小时及7天NIHSS评分之间差值来判断疗效,并记录两组症状性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s ICH)及对神经功能无影响的其他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来比较安全性。结果1.全部169例MIS患者,其中IT组73例,N-IT组96例。对所有MIS患者预后进行单因素分析示预后良好组与不良组在发病至治疗时间、治疗前NIHSS评分、高血压、脑卒中史、侧枝循环、脑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溶栓治疗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溶栓治疗(OR:5.444,95%CI:2.112-14.034,P﹤0.001)、良好的CS(OR:2.670,95%CI:1.173-6.078,P=0.019)及治疗前NIHSS评分更低(OR:1.856,95%CI:1.340-2.570,P﹤0.001)是其预后良好的独立影响因素,存在脑血管重度狭窄/闭塞(OR:0.241,95%CI:0.105-0.555,P=0.001)是其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2.PSM前,两组在年龄、治疗前NIHSS评分及脑卒中史的差异上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SM后共纳入84例患者,其中IT组与N-IT组各42例,两组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PSM前,IT组及N-IT组中无脑血管重度狭窄/闭塞的患者预后良好的比率均较预后不良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T组中,CS良好的患者预后良好的比率较CS不良者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在N-IT组中,具有良好的CS的患者预后良好的比率亦较CS不良的患者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PSM后,IT组与N-IT组在治疗前分别与治疗后24h及7d的NIHSS评分的差值比较上具有统计学意义,且IT组90天预后良好的比率高于N-IT组。两组皆无s ICH的发生。5.PSM后,合并脑血管重度狭窄/闭塞的MIS患者,IT组预后良好的比率较N-IT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合并脑血管重度狭窄/闭塞的MIS患者,IT组预后良好的比例亦较N-IT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CS良好或不良的MIS患者,IT组的预后良好比率均高于N-I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静脉溶栓治疗MIS安全有效。2.对于合并有脑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的MIS患者,可从静脉溶栓治疗中获益。3.良好的侧枝循环(r LMC评分≥15分)有益于MIS静脉溶栓治疗的预后。4.对于MIS患者,溶栓治疗、治疗前NIHSS评分更低及良好的侧枝循环(r LMC评分≥15分)是其预后良好的独立影响因素,合并脑血管重度狭窄/闭塞是其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多目标跟踪技术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在安防监控、智能辅助驾驶、机器人导航等方向取得巨大成功。为了满足这些终端场景的需求,业界广泛采用神经网络处理器芯片进行应用开发。然而随着图像分辨率越来越高,部署在终端的各类人工智能算法算力需求也随之剧增,给神经网络处理器带来新的挑战。因此,本文在计算能力受限的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上,设计一种高效、低计算量的4K高清图像多目标跟踪系统,为神
低延迟和高可靠性是无线通信发展的重要趋势。新一代数据链路系统,战术目标网络技术,以及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都对延迟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通信业务数据多样化的今天,传统媒质接入协议已经不能满足某些高精度业务的质量需求,基于优先级统计的多址接入协议(SPMA)凭借其出色的性能表现能够应用于这些系统。与传统的链路层媒质接入协议相比,SPMA协议可以为不同的业务提供不同的QoS保障,为高优先级业务提供
由于人脸在二维图像上存在大姿态下的自遮挡问题,与人脸相关的算法在该情况下很难表现的令人满意。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重建算法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关注,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三维形变模型的人脸重建网络,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当前人脸重建网络的训练都离不开二维人脸特征点数据集,但是当前这些数据集的标注并不统一,不同的人脸特征数据集标注了不同数量与位置的特征点,导致网络的训练中只能在特定的数
医学图像分析能有效地反映人体的健康情况,辅助医生诊断和治疗,因而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医学图像涉及病人隐私,公开数据集稀少,可用的样本量也较少,这对医学图像的智能化分析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而元学习在处理小样本学习的问题上具有优势,因此,本文分别以医学图像的分类和分割问题为研究对象,研究基于元学习的医学图像分析方法,主要工作如下:(1)医学图像分割往往需要大量人工标注的数据进行训练,才能达
目的:探讨洛伐他汀(Lovastatin,LV)对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细胞糖酵解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1、LV对TNBC细胞代谢的影响:用LV处理TNBC细胞MDA-MB-231后,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技术检测细胞中的代谢物,并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PLS-DA)分析代谢物VIP(Variable Importance
本研究的目的是考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FGF21)对骨骼肌肌纤维类型转化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低蛋白日粮对猪肉品质和肌纤维类型的影响及FGF21在其中的作用。试验一:FGF21对小鼠骨骼肌肌纤维类型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试验采用2×2试验设计,选用24只体重相近的6周龄健康C57BL/6雄性小鼠,根据体重分为四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
细粒度图像识别是计算机视觉中一项基础且重要的工作,其目的在于区分常人难以辨别的对象类别(例如不同子类的鸟类、花卉)。除了视觉分类中常见的姿态、光照和观察视角变化因素之外,细粒度数据集还具有一定的类间相似性和类内差异性,这些都是传统分类方法无法有效区分的。目前,利用机器视觉的细粒度分类方法是研究热点之一。然而,现有的细粒度分类方法仍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对目标局部区域进行精细特征表示不足)。为了进一步提
量子秘密共享(QSS)作为量子密码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传统秘密共享(CSS)技术在量子信息时代的替代者,实现了用量子手段将一个秘密数据分成多份并同时分发给不同的参与者,只有在所有的参与者共同合作下,解密者才能重现秘密。任何单一参与者或者外部窃听者均不能独自或者合谋得到秘密。与CSS比较,QSS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可以在过程中进行窃听检测,判断是否存在窃听行为,以保证协议的安全性。本文重点研究
我国是世界苹果生产大国,产量和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一,然而,在苹果生长过程中,为保证苹果产量及质量,农户会对果树进行疏果处理,许多苹果幼果(thinned-youngapple)被直接丢弃在果园中,造成了大量的浪费。苹果幼果的多酚含量为成熟苹果的10倍,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易于获得的多酚来源加以利用。本研究以短枝富士、粉红女士、金世纪、瑞阳和秦阳五个苹果幼果品种为材料,对其多酚含量、抗氧化能力进行比较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处理能力的提升,自动驾驶汽车的研究得到众多学者的青睐。自动驾驶是依赖于计算机处理系统,通过道路环境感知、位置计算、自主决策等协同操纵汽车的技术。然而,自动驾驶车辆终端的存储空间、计算能力以及所载的电池容量难以满足密集计算和时延敏感型任务的资源需求。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EC)作为一种新型的计算架构,将计算资源下沉至网络边缘,形成分布式计算核心。EC网络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