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骨性Ⅰ类牙列中度拥挤患者进行自锁矫治技术非拔牙矫治,对比矫治前后硬组织及软组织侧貌的变化情况,探讨自锁矫治技术非拔牙矫治牙列中度拥挤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沈阳市口腔医院2010年2月收治的骨性Ⅰ类牙列中度拥挤患者1例,女性,26岁,上牙弓拥挤6mm,下牙弓拥挤4mm,前牙反覆(殆)反覆盖Ⅰ°,双侧磨牙、尖牙近中关系。通过对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对其记存模型、头影测量数据等进行分析,并结合患者主诉要求,决定采用自锁矫治技术非拔牙矫治,利用自锁托槽的优势(如低摩擦力促使牙齿移动快、对牙齿精确的三维控制、保护牙周组织健康、缩短治疗时间等)解除上下牙列拥挤,排齐牙列,整平牙弓。病例使用3M公司的SmartclipTM自锁托槽矫治器;治疗过程中佩戴下(殆)垫去除上下前牙(殆)干扰,同时利用(殆)垫对后牙的压低作用来对患者颅面部垂直向高度进行控制;使用颌间牵引调整牙齿咬合关系。矫治前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选取E线及Downs分析法、北医分析法中的测量项目,共24项,对比矫治前后硬组织、软组织侧貌变化情况。
结果:矫治疗程27个月。矫治后患者口内上下牙齿排列整齐,上下牙列中线居中对齐,前牙建立正常覆(殆)覆盖关系,双侧尖牙、磨牙中性关系;颞下颌关节检查开口度及开口型未见异常,双侧关节区无弹响,双侧咀嚼肌无压痛,上下颌牙齿无(殆)干扰,无其它咬合问题;面部侧貌有改善;患者对矫治结果满意。矫治后上下牙弓形态与矫治前对比分析显示:(1)上牙弓前段长度增加5mm,中段长度减小1.5mm;下牙弓前段长度增加2.5mm,中段长度减小1mm;虽上下牙弓中段长度有减小,但是上下颌牙弓总长度是增加的。(2)上牙弓中段宽度增加1mm,下牙弓前段宽度增加3mm,中段宽度增加4mm,牙弓其余各段宽度无改变。患者矫治后头影测量数据与矫治前对比显示:(1)SNA增加1°,说明上颌骨在水平方向上有向前生长;(2)U1-SN增加8.8°、U1-NA增加6.7°、L1-MP增加5°、L1-NB增加4.7°、U1-L1减小10.5°,说明上下前牙唇倾度、突度增大;(3)MP-FH增加1°、MP-SN增加0.5°,说明高角有轻度增加;(4)NP-FH增加1.5°,NA-PA增加2.5°,说明面部上颌部分相对于整个侧面有增长;Y轴角减小1°,说明颏部突出;(5)NLA减小7°、Ls-E增加2.2mm、Li-E增加1.5mm、ULP增加1mm、LLP增加1.5mm,说明软组织侧貌有改善。
结论:1.应用自锁矫治技术非拔牙矫治骨性Ⅰ类牙列中度拥挤,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矫治后牙齿排列整齐,上下牙列中线居中对齐,前牙建立正常覆(骀)覆盖关系,双侧尖牙、磨牙中性关系,面部侧貌有改善,患者对矫治结果满意。2.SmartclipTM自锁托槽扩大了牙弓长度和宽度,解除了牙列中度拥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