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始终面临着两大问题,一个是生存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而人口问题是关乎两者至关重要的因素,当今世界人口已达70亿之多,且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给地球的承载量带来严重挑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生产力总体不发达,人口众多、底子薄、资源相对不足,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新时期我国的人口又出现了新的发展特征,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与人口就业等问题相互交织,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因此研究现阶段我国的人口特征及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不仅是人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需要。本文首先以历史的视角考察西方国家和中国古代人口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人口的变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和主要推动者,人口的自身特征会影响或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而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又决定了人口的变化和发展特征。文章着重论述了现阶段我国的人口特征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包括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等人口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是复杂而又严峻的:庞大的人口数量造成资源紧张,环境压力大,经济社会发展缓慢;人口素质不高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仍有很大差距;人口结构失衡,老龄化严重,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带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国企下岗职工的就业困难问题等等。目前,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关于我国是否还有“人口红利”,是否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作者认为只要我国拓展和挖掘新型人口红利,实现我国人口红利由数量向质量转变,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全可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这一阶段。本文最后提出了解决中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提高人口素质、积极应对老龄化、控制人口出生性别比,继续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我国一定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