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生猪养殖大国,生猪养殖过程温室气体排放是农业温室气体关键排放源之一,特别是粪便管理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生猪养殖过程及生猪产业链绿色、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顺应温室气体减排政策的必然要求。但目前国内针对生猪养殖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研究明显欠缺,存在核算体系不统一、核算标准不具备针对性、核算方法不明确、核算流程不具体、实践性不强等问题。本研究梳理了国内外企业和产品层面的温室气体核算体系和标准,并参考现有核算方法标准,提出生猪养殖企业温室气体核算规范化步骤。通过对肠道发酵甲烷排放核算方法、粪便管理过程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核算方法的总结梳理,提出应通过实际测量大量数据,解决我国缺乏特征排放因子问题。在肠道发酵甲烷排放核算方法方面,运用现有的调研基础数据,探索了肠道发酵甲烷排放高层级的计算方法。针对本研究提出的规范化核算流程,本文以北京市24家生猪养殖企业为例,运用科学的核算方法和规范化核算流程计算了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归纳梳理了国内外企业和产品层面的温室气体核算体系和标准,确定了生猪养殖企业温室气体排放规范化核算流程,包括确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边界和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两项内容。在确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边界环节,具体分为确定养殖模式、确定核算边界(燃料燃烧排放、过程排放和购入电力和热力产生的排放)、确定核算的温室气体范围三步;在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环节包括识别温室气体排放源和温室气体种类、选择合适的核算方法(收集活动水平、确定排放因子)和计算汇总排放量三步。(2)以北京市24家规模化猪场调研数据为基础,计算了各类别猪肠道发酵甲烷方法2的排放因子,断奶仔猪、生长育肥猪和母猪肠道发酵甲烷排放因子分别为0.53 kg CH4/头/年、1.46 kg CH4/头/年和2.34 kg CH4/头/年,北京市规模猪场肠道发酵甲烷排放因子缺省值为1.41 kgCH4/头/年,小于北京市地方标准《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畜牧养殖企业》中的缺省值1.5 kg CH4/头/年;按照我国《规模猪场建设》(GBT 17824.1-2008)标准,计算600头基础母猪存栏的规模化猪场中,我国规模猪场猪肠道甲烷排放因子缺省值为1.32 kgCH4/头/年,大于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我国《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中的缺省值1.0kg CH4/头/年。(3)基于北京市24家规模化生猪养殖企业的生产数据,计算得出单位生猪温室气体排放量为2.19kgCO2e/kg生猪,其中肠道发酵、粪便管理和能源消耗排放量分别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7.40%,49.32%和43.28%;CH4、N2O和CO2排放分别占12.68%、44.04%和43.28%。若不考虑能源消耗的排放,温室气体排放共130.68kgCO2e/生猪,仔猪、生长猪、育肥猪、母猪四阶段各占16.18%、23.43%、49.87%和10.52%;肠道排放和粪便排放分别占13.05%和8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