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人的主体性问题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nabaow1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体性是人的根本属性之一,是人在认识和改造客体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为主体所特有的特征和性质、属性和机能的总和。对主体性的探索和追寻,是两千多年哲学发展中持续不断的主题和贯穿始终的线索,也是人类不断追求真善美、拓展自由度和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在西方思想史上,主体性思想萌芽于古希腊的文化鼎盛时期,经过中世纪漫长的沉寂之后,在文艺复兴的召唤下重新复苏,并成为近代哲学得以奠立的基点和轴心。然而,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片面发展了理性主义的认知主体性,遂又遭到了现当代哲学、后现代哲学的激烈批判甚至彻底消解,“主体性的黄昏”、“主体已死”等不绝于耳。问题在于,如果抽离了主体性,人将何以为人?人之为人的有限性和人类价值的永恒性,向哲学提出了最高问题:必须重建主体性!主体性的重建在大数据背景下面临更加尖锐的挑战。大数据技术在增强人的主体性的同时,也给主体性造成了新的迷失与困境,技术的双刃性与主体性的两面性之间的张力在大数据背景下愈发难以平衡。走出主体性的当代困境,重塑当代主体性的努力,需要发挥马克思哲学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双重功能。马克思哲学实践论的思维方式,从现实的人出发,强调人不仅是抽象的“认知主体”,而首先是从事感性活动的实践主体,人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人的本质力量和基本属性,构筑人不可剥夺的主体性,并在生活世界中不断展现和提升人的主体性。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阐明本文的选题意义,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总体结构。第二章主体性及其历史发展。分析主体、主体性等相关概念的内涵,从主体性的觉醒、主体性的张扬和主体性的黄昏三个阶段梳理了主体性发展的历史-逻辑进程,突出了马克思主体性思想对现代西方主体性思想的超越。第三章大数据背景下人的主体性的提升。从人的实践能力提升、认知能力提升、把握未来的能力增强等方面考察大数据技术对主体性发展的积极效应。第四章大数据背景下人的主体性困境。从人的主体性异化和人的主体性消解两个方面,分析大数据时代人的主体性发展所面临的现实困境。第五章大数据时代人的主体性的重塑。根据前面的研究,从在虚拟实践中发掘现实主体、正视大数据与数据技术、完善技术与制度等方面,提出大数据时代重塑人的主体性的若干对策,促进实现大数据时代人的主体性向人自身的回归。
其他文献
纺织工业作为传统支柱产业,近年来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一套产业化、规模化的产业体系.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纺织工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新建、改建、扩建的项目更是
目的:探讨皮层下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性认知障碍的证候分型特征与影像表型负荷、抑郁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符合标准受试者131例,分别评估其MoCA积分、HAMD-17
本文认为,追溯当前会计诚信危机的根源,应是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缺陷.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缺陷主要表现在:第一,委托代理结构不合理;第二,产权结构一元化;第三,法人治
纺织服装业是潍坊市传统和支柱产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近几年来,随着国际产业转移的加快和周边地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潍坊市纺织服装业面临新
对钢铁企业煤气安全事故进行研究,通过建立煤气在大气中的扩散模型,分析企业常见的泄漏、中毒、火灾、爆炸事故,为企业的煤气安全运行提供指导和借鉴,为其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
高增长的财政性拨款是我国高等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自2012年来教育财政性拨款实现了“超常规”的快速增长,超额提前完成了“4%目标”,但是制约高等教育财政性拨
结课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师生以及整个教学过程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虽然结课的价值不言而喻,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在对不同课型的结课设计过程中仍存在着结课意识薄